分享

李白最快乐的送别诗,意境唯美,最后两句堪称绝唱!

 岐黄堂中醫 2018-04-26

大概在李白38岁时,步入中年加上长期蹉跎漂泊,让这位大诗人内心突然有了一丝悲凉,于是他在送别友人的诗中写到:“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安史之乱前夕,江山飘摇,李白已年过五旬,友人王昌龄却遭流放。再落拓不羁的诗人依然不免感到悲伤无奈,所以他在当时所写诗中会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但此时不同,李白才30岁,年富力壮,有梦想,有实力,有美好生活和充满光明的未来。

更何况这次送别的对象是自己的大偶像,相互倾心的知己,风流倜傥的田园派大诗人——孟浩然!

所以虽为送别,但这次李白留下来的杰作,却诗意盎然,情深而不悲,不同于天下一般送别诗的格调。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是一个开明大气的时代。正值唐朝的黄金时期,上有明君,下有贤臣,海内几无战事,百姓安居乐业。寒门子弟大可以通过科举,翻身一跃成为天之骄子,或者觉得自己很牛,直接向朝廷自荐,走上人生巅峰。

这是一个风流不羁的朋友。才华横溢名动天下,行事直爽任性,这样的孟夫子爱山爱水,脚下土地让他诗意腾飞,眼前江山叫他才思泉涌。所谓离别,实际上只是出发去探寻新的风景,去追求新的体验。

不是挽留,相反,是羡慕。对于孟浩然的离开,诗人是带着自己的尊崇来写的。黄鹤楼,烟花三月,扬州,充满魅力的人文景观,色彩绚丽烂漫的风景,迷人的远方。

只有知心,才会如此赞同和向往对方的追求。

所以才会长久目送,眺望,回味,直到船儿走远,变小,只剩模糊的灰影,最后消失在水天尽处。

面对自己的偶像,写出来的东西自然不敢糟糕,更何况作者是诗仙——天才中的天才。

最后两句简直传神,变成了一幅情韵隽永的画卷。

送别的背景是碧空,亮色,不沉郁。

写友人远走,却一字不提人,而是描写船帆渐行渐远的状态。空间变化,暗示出时间流转——诗人一直在那里目送,直至行舟消失在视野中。

最后一句更是一个绝妙的空镜头,一无所有,唯有江水在天边流淌。言已尽,而意无穷。画外有袅袅余音,诗中有拳拳深情。

​诗意的年代,才会有这样诗意和明朗的告别吧。

并不只有伤情,才能说明情深。

我们希望在远走他乡的时刻,不再永远下着绵绵细雨,而是和风吹拂,阳光灿烂,这样的路,走起来才会轻盈,才会连接着更美丽的远方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