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园资讯|美术学院2012级绘画国画班写意人物·花鸟课堂习作展

 伦博朗耘 2018-04-26

2012级绘画国画班

写意人物·花鸟课堂习作展


NWNU  #毕业季# 美术学院  


2012级绘画国画班同学


3月2日(明天)上午,美术学院2012级绘画国画班写意人物·花鸟课堂习作展将在美术学院一楼展厅进行。


  这是绘画国画班同学上完高波老师和张伯智老师带的写意人物·花鸟课堂,两门课的习作展。内容有写生、临摹及一些创作、共170多幅。

  老师和同学们希望通过画展让同学们能听到其他老师、同学和观众的批评意见,这样更有利于他们看清自己的问题所在;改正自己的缺点。他们相信通过这个展览,同学们会对作品及自身都有一个新的认识和评价。或许,可能你会觉得展出的作品有很多不足,很稚拙,但都是同学们用心画的,同时也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教师赠言

  1、艺术是实践性的:提高(进步)的硬道理是多练手,达到手心同一。

  2、青春是美好的!

     独立思考!

     艺术的背后是生活!

(高波、张伯智)





 同学们的话

  老师说临摹不了50幅画,不许写生,所以当时每天待在教室画,画到30多张时,看以前画的画,简直没法看了,画着画着也越来越喜欢写意了。画到200多张时,加上老师的夸奖,自己对自己的写意画也有信心了。

(党福强)

  我喜欢写意人物,虽然老师说我画得不错,但觉得很难,存在着许多困惑。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准确表达人物的形体、比例、结构,二是如何处理好笔墨关系,达到二者的统一,这让我很头疼!另外,我也想在今后的写生中将人物的个性特征、精神气质能表现出来。

(梁大烔)

  画了一些课堂写生后,有些不满足,产生了搞创作的想法。在创作过程中意识到艺术来源于生活。只有做生活的有心人和观察者,才能挖掘出创作素材并激发灵感。

  另外,也体会到创作可以促进写生,创作与写生是相互融合的。在创作过程中我也尝试去表现人物的生活状态、身份、气质及精神面貌。

(齐楠)

  在上写意花鸟课时,喜欢画水仙花,但没见过真的水仙花,浪费了不少宣纸,画出来的结构不对。老师一遍一遍地讲述、示范水仙花的结构和画法,但还是不太清楚,后来查阅了一些资料和图片,对水仙的习性、结构有了认识。再反复地练习,终于对画水仙花有了把握。这也让我体会到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赵学平)

  认真的画,努力的画,就会有属于自己的惊喜!

(刘一飞)

  自己原本是喜欢写意人物、花鸟的,但却浪费了许多的时间,画得不太好,算是一种教训吧!

(胡明远)

  很喜欢花鸟画,后来感到花鸟画越来越难,慢慢地开始逃避,浪费了很多时间,直到后来老师强制的那段画画时间,画了很多画,看到自己一点一点进步了,真的感触很深。

(寇佩)

  开始接触写意花鸟时,也不知从何下手,先临摹了王雪涛、吴昌硕、潘天寿的作品,直到临摹齐白石的画时,被他作品清新、天真、淳朴的情绪所感染,让我产生了共鸣。我喜欢上齐白石的写意画,也喜欢上了写意画。

(全莉)

  在大三里接触了写意人物和写意花鸟,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了写意画,渐渐喜欢上了写意画。临了许多吴昌硕的画,老师说我画的画笔头重,有厚重朴拙的感觉,希望我能保持住。听到老师鼓励的话让我很开心。

(牛慧君)

  潘天寿先生的画线条见长,果断老辣如锥画沙,还有构图险峻、奇绝,在不平衡中求平稳,画上的题款也很有特色,这些我通过临摹学习才认识和体会到的。

(周娇娇)

   在画面上提上字,盖上印章,画面一下变完整了。而且红色的印章调节了画面的色彩关系。尤其是纯水墨画,有了红色的印章画面一下子活起来了。通过自已的实践,对诗、书、画、印有了进一步认识。

(王丽研)

  开始画花鸟,提不起笔来,老师让我们开始练习写篆书,写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线条有力气了,能提起笔了。

(沈亚飞)

(2012级绘画国画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