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集中供热管网节能技术研究

 一飞图书馆 2018-04-26

2017-10-25 21:59

随着供热建筑面积的不断增长,集中供热已成为我国城镇供热的主要方式。供热能耗逐步成为建筑能耗的主要环节,但其同时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对集中供热管网进行有效的节能技术改造成为目前供热行业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本文主要探讨的内容。

集中供热系统是一个由热源、输配管网、热用户组成的一个严密的、系统的、复杂的综合工程。作为一个动态的流体网络系统,如何降低其管网输热能效,使其运行更加经济、安全和可靠是当下首要克服的问题。本文在相关理论和方法的支持下,对目前的供热管网能耗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节能改造方案。

供热管网节能技术的研究方向和技术改造的可行性探究

目前,供热管网的结构相对比较复杂,要实现供热管网的节能,必须注意科学技术的应用。现阶段,供热管网节能技术的研究主要在这几个方面:

第一,利用传输过程的保温性,尽可能的降低传输过程的热能损耗;

第二,进一步提升管网的水力平衡技术,通过开发更加先进的仪器,使得探测的相关工作数据更加精准;

第三,降低输送耗电,节约用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利用问题越来越重要。

由于能源的不可再生性,能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在所有的能源消耗中,供热系统的消耗占到了很大的比例,因此,必須要重视供热节能问题。集中供热无燃烧、供热品质好以及运行稳定等优点使其成为我国供热的主要方式,已经基本替代的传统的分散供热。而在集中供热系统中,供热管网又是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必须对供热管网进行节能技术改造,这样才能实现能源利用的最优化,同时也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供热管网节能技术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供热管网节能技术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热源的运行调节性较差。目前,我国的锅炉房运行效率普遍低于60%,锅炉运行调节主要依靠工作人员的经验,经常造成供热量大于热用户需热量,不能根据室外气象条件变化实现总体调节;

2)管网布设不合理。为适应集中供热建筑面积增加的现状,有些企业增设了许多支管线,但是这些新增的管线大多没有进行水力计算;

3)运行调节的模式相对单一。目前集中供热管网常采用的运行调节方法都属于静态调节方式,并没有考虑供热系统自身热惰性,这样易造成热能浪费。热网的供热量应与供热负荷的变化相适应,当冬季采暖期室外温度发生变化时,室内温度不是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并趋于稳定而是十几个小时之后才发生变化,但现在的调节方法却忽略了这个特点;

4)水力及热力失调严重。热水供热管网中常出现水力失调现象,即在实际运行中,换热站、供热建筑和用热设备的热水流量与设计流量值不一致,近端用户和远端用户的热水流量分配不合理,从而造成热力失调。

为了缓解这种现象,设计或使用单位往往采用加大循环泵的容量或多台水泵并联的方式,导致热水供热管网以“大流量小温差”的不合理方式运行,仅仅表面上缓解了远端用户及近端用户之间的冷热不均问题,实际上并没有消除管道系统的水力失调而且造成了循环泵运行效率低、管网可调节性较差及能源的过度浪费。

供热管网节能技术改造方案

1、分时供热与连续供热相结合

将分时供热和连续供热合理地结合起来,就需要在供热时,根据实际温度情况将一天分成几个供热时段,根据时段进行供热。连续供热则是在供暖期内保持温度的恒定,一直到供热结束。分时供热相较于连续供热耗煤量少,且燃料燃烧的充分,温度比较平稳,烟也少。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明确具体的使用阶段,采用分时供热的方式相对来说更能保证供热的质量。目前,我国大多数区域采用的还是连续供热的方式。对于供热方式比较理想的方法是平时采用低温连续供热的方式,供热温度要求高的时候采用分散供热,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应该解决水力工况失调的问题,这就需要在系统中加入相关的控制设备来实现。供水温度与控制温度接近,也能够提高热能的传输效率,减少损耗。当前,还有很多地方采用汽暖供热的方式,跟水暖供热相比,汽暖供热的浪费率高,因此,应该将汽暖供热改成水暖供热,这样能够有效地推进节能工作。在进行改造的时候,应该注意管道坡度的变化,要进行合理的调整。在管道中要设置放气阀,以保证良好的循环,为了使高层用户能够用上高质量的热能,应该使用增压泵。

2 、提升工作效率

高效的管理方法是改善供热管道管理问题的唯一途径,因此,需要对传统的管理方法进行创新,以解决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应重视设备的修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修理与维护,尤其是要保证供热时设备仪表所显示数据的正确性;其次,失水问题要重视。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管道和用户端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在管道方面,要加强对相关管道的维护,尤其是在供热间歇的时候,应该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对管路进行彻底的大检修,并在管内充入软化水,这样可以有效的减轻锈蚀。在用户方面,应该对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在刚开始供暖的时候,应该对用户进行统一试水,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另外,随着供热管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单一热源已无法满足需求,多热源联合供热成为当下集中供热的主要发展趋势,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进行严格的论证,保证供热的稳定性。

3 、技术创新,不断突破

首先,城市供热管网的规划设计要与城市整体的规划设计相结合,协调统一,在进行管线设计时要尽量使管线走向节约而且合理;其次,注重热力站的选址、分布以及管道材料的质量。在敷设时选用有效的管道敷设方式,这样就可以大大地减小能源损耗,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增强供热的稳定性。现阶段供热管网出现最多的问题就是供热效率太低,这主要是由于在建筑设计时不重视表面保温处理造成的。在相同的外部条件下,对表面保温不重视的建筑物的供热能耗远远大于重视建筑物表面保温的能耗。在进行建筑物建造时,可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安装质量过关的保温材料对建筑物墙体进行保温处理,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散热,降低建筑物的热能损耗,从而实现节能。除此之外,为了保证管网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应该选择变频调速技术,实现补水泵定压,还应该使用质量好的板式换热器,且在散热器上安装热量分配表和温控阀。通过以上各项科学技术的综合利用,打破传统的供热系统模式,进一步实现能源损耗的降低。

总之,供热是北方地区冬季供暖的重要方式,对节能技术的研究是一项需要长期进行的任务,同时这也是实现能源有效利用、节约能源的重途径。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将节能作为重要的基本工作目标,并将其付诸于实际行动,这样,节能技术措施在供热系统中的应用效率必然能够得到提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