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国·188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五十周年铜章(A.Scharff作品)

 轻风无意 2018-04-26
英国·188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五十周年铜章(A.Scharff作品)

  径80mm,重252克,青铜。英国伦敦金融城(City of London,伦敦市中心区)政府为庆祝1887年6月维多利亚女王(Queen Victoria,1819-1901,1837-1901在位)登基50周年而委托奥地利章牌艺术家安东·沙夫(Anton Scharff,1845-1903)创作的官方纪念章,发行量450枚。

  正面:维多利亚女王头戴小钻石冠(Small Diamond Crown)的老年时期半身像和头戴帝国皇冠(Imperial State Crown)的青年时期半身像并列于中央。刊拉丁文“维多利亚,女王1837年,女皇1887年(REGINA. 1837 * VICTORIA * IMPERATRIX. 1887)”。作者签名“A. Scharff”。

英国·188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五十周年铜章(A.Scharff作品)

  背面:英国女神不列颠尼亚(Britannia)穿戴着头盔和战袍,一手握海神波塞冬的三叉戟,一手持十字圆盾,挺立于两头雄狮牵引的战车上,战车前部镶嵌有铁锚和汉诺威王室纹章盾,一名手持火炬的少年精灵在前方引路。女神左手是手持地球仪和蛇镜的理性与智慧女神普鲁但提亚(Prudentia),右手是手持天平和宝剑的司法与正义女神朱斯提提亚(Justitia)。刊拉丁文“1887金禧年(ANNUS JUBILAEUS 1887)”。下方是由带翼双龙护卫、上镶翅盔并绘有圣保罗之剑和圣乔治十字旗的心形盾牌以及刻有拉丁文箴言“愿主引领我们(DOMINE DIRIGE NOS)”的穗带构成的伦敦金融城政府纹章。

英国·188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五十周年铜章(A.Scharff作品)

  维多利亚女王(Queen Victoria,全名亚历山德利娜·维多利亚Alexandrina Victoria,1819.5.24-1901.1.22)是英国汉诺威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她于1837年6月20日继位,1838年6月28日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1876年5月1日加冕为印度女皇。在位时间长达64年(1837-1901),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君主。她的统治时期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这是英国一个工业、文化、政治、科学与军事都得到相当大发展的黄金时期,也伴随着大英帝国的大幅扩张,造就了国力最强盛的“日不落帝国”。维多利亚是英王乔治三世的第四子肯特与斯特拉森公爵爱德华亲王之女,1820年其父去世,维多利亚在其母萨克森-科堡-梭孚公主维多利亚的严格监管下成长。因其父的三位兄长均无嗣而逝,所以维多利亚在18岁时继承王位。自1714年起英国君主兼任德意志国家汉诺威王国君主,但根据萨利克继承法,女性不能够继承汉诺威王位。汉诺威王位由维多利亚父亲的幼弟、鲜为人知的坎特伯兰与特维奥特戴尔公爵继承,他登基为恩斯特·奥古斯特一世,联合王国与汉诺威王国的共主邦联自此终结。1840年,维多利亚与表弟萨克森-科堡与哥达公国的阿尔伯特王子结婚,他们的女儿和子孙遍布欧洲皇室,使维多利亚得到了“欧洲祖母”的外号。1887年正值维多利亚女王登基金禧之年(50周年),纪念庆典于6月20日起隆重举行,50余位欧洲国王和王子公主应邀参加庆典晚宴,其中多数是女王的亲戚和晚辈,以至于女王本人在日记中也把这场晚宴称为“一次盛大的家庭聚会”。英国各地成千上万的民众通过各种形式庆祝这一盛事,官方也为此发行了多种金禧纪念章以示庆祝,其中就包括这枚由伦敦金融城发行的纪念章。

  从1831年到1902年,伦敦金融城政府先后发行了30枚与伦敦金融城有关的重要事件的系列纪念章。该系列大多是数代占据英国皇家造币厂首席雕刻师之位的怀恩(Wyon)家族成员和其他英国以及欧洲著名章牌艺术家的顶级之作。这枚由以擅长人像著称的奥地利著名章牌艺术家安东·沙夫(Anton Scharff)设计创作的维多利亚女王登基50周年纪念章即属于该系列中的一枚,同时也是安东·沙夫本人的代表作品之一。此章整体庄重而华美,肖像面对维多利亚女王老年和青年时期的不同形象把握极其准确传神,场景面要素丰富、华丽细腻的寓言人物设计则充分展现了大英帝国在女王治下雄踞宇内的辉宏之气。在同时期众多女王登基金禧纪念章中,其艺术水准堪称个中翘楚。

英国·188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五十周年铜章(A.Scharff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