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景观改造的价值 | 7个旧场地涅槃重生

 ronaldinteng 2018-04-26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居住环境已经在更迭中,

推翻、重建、提升、改造

随处可见

但总归都是在向人们所期望的美好宜居环境靠近,

而在景观提升改造中不乏一些可持续的、

优秀的项目出现

本文特挑选一些优秀的改造项目分享,

希望这些案例能在为大家有些帮助。


住宅区景观改造

1

项目名称:北京梵悦万国府公寓景观提升改造 

项目位置:北京市东城区

景观设计:承迹景观

施工单位:吉盛园林&承迹庭林

摄影:王宁&.承迹景观


项目位于北京东城区东直门小街,周边街道繁荣。项目的公寓楼被重新定位和改建,旧的室外环境已无法满足新的需求。而此时公寓外环境改造的难点在于:1. 原场地主交通以及场所功能需要被利用;2. 建筑配套设施占用并割裂了中心区域;3. 原有植被相当杂乱,且要做一定保留。4. 新的定位能够赋予场所独有的内涵和意境。

△改造前后路径对比

△改造前后场所空间

△改造前后围界


构  想

新的定位下,我们并没有选择直白的、符号化的方式回应项目的诉求,而是希望创造空间体验来实现环境舒适的、有趣的感受,让人在回家的游憩过程中充分享受空间的变化。并且它是一种自然的状态,又不同于传统的中国园林,应该是符合并引导当代人生活、审美的共享环境。为了让重新定义的景观在不经意间自然的发生,我们从主题叙述空间入手,重塑原有不利条件,物料运用上体现材料的质朴与厚重,还有就是做到植物选择与搭配自然的状态。就这样在新规划下,重塑了环境主题。一切就这样美妙的开始,自然、轻松、不留痕迹的让人感受到处处精细。

△概念分析图


空间需要用时间去解读,而光影是见证时间的诗。


在空间游戏里,光影永远是设计师高雅、完美的表达。建筑设计师总爱用光影的变化赋予建筑生命。在外部空间设计,由于环境的复杂和多变,很难用光影来塑造空间,在本项目设计团队在做这方面的尝试。万国府项目需要处理两个层级的空间,一是城市与内部院落的分隔;二是主要活动功能的组织

△光影是见证时间的诗


在第一个层级里,设计者希望它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进入公寓就是从“城市空间”到“光影塑造的空间”,光影空间代表了舒适、安全等一切家的主题。为此,我们种植了一片树的光影,它是宁静的,能把城市的喧嚣阻挡在外;它细腻柔软的枝叶在地面石径上光影斑驳;它会讲故事,叙述着孩童们林下成长的欢乐与烦恼;它的变化让时间都充满了魅力。

△树的光影是宁静的


第二个层级,用光影勾勒场景。

场所的主要功能区被原有建筑配套设施分割,针对零碎的建筑设施体块,用叠加、整合的方法给它赋予新的功能。向内,建筑墙体和镂空顶面界定具有围合感和安全性的孩童游玩区。对外开敞部分,自然的墙体肌理和屋顶构建的光影则勾勒出中心草地以及重要休闲场所。此处,发现对侧的围墙上会洒下墙外摇曳的柳树影。顺势而为,干脆设计一段“追光的墙”,在草间铺洒下诗一般的光影。

△设计思路

△用光影勾勒场景


材料选择和实施过程就是对畅想的实现。

用最普通的材料,如芝麻黑石材、胶粘石、年轮木、甚至是虎皮石都在本项目展现了它们独特的语汇。鸡爪槭、红枫、元宝枫等各种常见的枫科类乔木通过精心、自然的搭配形成了纯粹、舒适而优美的林下空间。从光影跳动的地面延伸到基理斑驳的侧影,从碳化的木质年轮地铺到交错生长的花境,它们自然的生长出来,仿佛不经雕琢,但又精致用心,焕发着新的精彩。

△材料的选择展现了独特的语言

△平面图

2

项目名称:上海融创滨江壹号院二期改建项目景观设计

项目位置:上海世博浦西馆

建筑设计:GOA

景观设计:美国LSI 、朗道杭州朗庭

摄 影 :存在摄影

△庭院鸟瞰


如今高昂的地价,传统式的住宅与花园变得不可企及,取而代之的是在紧凑的土地中立体式的居住现状,人们始终被钢筋混凝土的森林所包裹着,在“上海融创滨江壹号院”项目中,为使用者提供良好舒适的居住条件,将绿色重新回归于社区。项目因被重新定位,旧的室外环境已无法满足新的需求。


而因此项目改造的难点在于: 1.新的定位需要符合未来社区功能的需求和意境。2.景观需要与建筑运用统一的语汇,打造一个更为整体的社区空间。3.原场地主要交通以及场所功能需要被充分利用;4.原有规划及设计骨架不可做大的调整,例如泳池区域因为与地库的关联导致泳池的形态不能做太大变化和调整。

△平面图


社区中的建筑具有较强的几何语言赋予现代感,犹如一块一块耸立的水晶体,而景观作为建筑的基底,景观作为艺术品下同样精致的基座,如何寻求与建筑的呼应,打造一个整体的社区空间,成为设计师考虑的重点,从空间的延续到材料的运用,都尽可能的一体化考量。我们用统一的材料,如冷色系的石材、黑色的木质铺贴,立面材料选用建筑外墙的延续,都是希望与建筑有一个统一而连贯的语汇。榉树、青枫、枇杷等各种常见的骨架乔木通过精心、有序的搭配形成了纯粹、舒适而优美的林下空间。

△舒适精致的林下空间


从树荫婆娑的光影跳动到地面材料肌理斑驳的侧影,从黑色木质铺贴延续到浅水池及灌木,使之从地面自然生长出来,仿佛不经雕琢,但又精致用心,焕发着新的生命力。

△宜人的临水环境

△随时间而变化景致的林下小广场


硬景思考

材料的运用在地面与小品及墙面上,需要最大程度的体现出与建筑风格的统一。我们将材料进行了梳理,将建筑外墙面的冷色在景观中得以延续,采用了与建筑相同的石材,通过不同的肌理变化和形态组合产生微妙的细节变化。伴随空间尺度大小,减少或增加材料细节的变化程度。在园区景观设计中,小品的材料材质及细节设计都基于小品的功能,有意避免设置单纯的装饰,更考虑功能及实用的需求。

△内部道路与地形、植物紧密结合,保持着和建筑风格的一致性,构成了一种独特却和谐的整体感

△富于丰富景观层次的树阵广


泳池的改建

△改造后的泳池与静谧的环境构成动与静对比


在对于泳池结构不做调整的基础上,我们希望通过色彩的区别,细节的表现及种植的营造,将浅水区的铺贴与树阵广场相互关联。泳池区的形态与功能更好的匹配,且树阵广场与泳池区域功能更为明确。

△泳池细节

△泳池边陈设


入户空间的营造

景观设计在充分尊重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对风格的追求及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运用整形的植被界定出入户空间前场的入户小花园。入户花园就追求一种精致尊贵的回家体验感受。

“上海融创滨江壹号院”的改建设计撇弃一切奢华、浮躁的修饰,避免形式化的设计手法,转而采用沉稳、内敛的方式,寻找一种真正符合人居的高端社区,务求打造一种沉稳安逸的社区景观空间。同时更强调建筑人居和景观环境的统一,将整个小区打造成一个真正的伊甸园。 这只是一个开始…….

3

项目名称:重庆鹅岭峰山地住宅景观提升改造 

项目位置:重庆市渝中区

景观设计:承迹景观

施工单位 :吉盛园林

摄 影 :Andrew John Lloyd & 王轶

承迹景观:2016年,我们参与了一项在城市最核心、建设最密集的区域对山地居住环境改造的任务。

项目拥有俯览城市的视野、背靠鹅岭公园的生态绿地、著名建筑师完成的个性十足的居住建筑等等,众多因素都成为我们为之兴奋和思考的源头,但工作开展又困难重重。室外已建现状让优质资源减弱,主要表现在超荷载的竖向关系、模糊的交通体系、粗放的功能还有建筑与景观的脱离。而面对困难,我们对环境进行了“适度拆除和空间重构”。

△ 改造前后借景关系

改造前后竖向处理 

△改造前后路径对比


设计延续弧形建筑优美的线条,在室外重构了交通体系和功能空间。新的景观功能把建筑退台的形式延伸到室外,形成观景平台,并且遮挡住了一些建筑设施并不美观的细节,比如风井、采光井等等。

△空间概念

△景观平台


室外空间并不富余,但室外最美的景观就是把城市的美景尽收眼里,大有一览众山小的气势。我们想把这样的景色深刻的留在人们的感观当中,舒适的空间又能让人停下脚步。我们用一条安静的水带勾勒了空间边界,它又是连接不同竖向台地的要素。水带在视野最佳的地方汇聚开来。此刻,它就像一面镜子,把天空、城市和环境倒影在一起。很安静,让人充满想象。

△安静的水带勾勒了空间边界,连接着不同竖向台地


通过新的交通体系,我们把重构的功能和建筑缝合起来。在回家的庭院里尝试了更自然生态的种植和舒适的院落结合。每一处的小空间就像孕育出来的生命一样让人惊喜、充满生机。

△底层庭院设计


整个项目的设计和施工过程高效而富有挑战。我们同建筑设计师经过多次的探讨和研究,让建筑和景观高度整合。并且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几乎每天都在现场同施工单位一起处理场地丰富的竖向变化和精致的细节表现。这是一次很好的协同设计,也希望有更多这样的尝试为居住环境带来更多有趣的体验。

△平面图 


城市公共空间改造

4

项目名称:北京五道口宇宙中心广场改造

项目位置:北京市海淀区

景观设计:张唐景观

摄影:张海

平面图


在北京五道口宇宙中心一个商业中心前广场的改造中,设计师设计了一个转盘喷泉。简单的一排旱喷,一排树,几排座凳。尽头的一组喷泉和树在圆盘里,可以转动。这个转动有五十分钟,当转盘里的这组泉和树回到原来的位置时,泉水开始涌动。这个喷水持续十分钟。

然后继续下一个五十分钟的转动。

然后等待下一个十分钟。

时间的度量结合在空间设计上,产生仪式化的效果。

生活需要一点仪式化。


△圆盘中可以转动的喷泉与树

△当转盘里的这组泉和树回到原来的位置时,泉水开始涌动

△转动中的圆盘

△喷泉旁的座椅区划分了广场与停车场空间

△ 轴测图


宇宙。时间。生命。
据说宇宙有无数的银河系;银河系有无数的像太阳、地球一样的星球;宇宙并不是一个空间,而是由物质组成的像胶状物一样的引力场……——那么生命不只是渺小,生命在宇宙中到底是什么?

爱因斯坦还猜测,时间是一个变量。也就是说,一秒钟可能很长;距离太阳远近,时间是不同的;双胞胎住在山上的和住在海边的会老的快慢不一样;当然还有双胞胎悖论…..——那么生命在不定的时间里是怎样存在的?如果快慢是相对的……



△夜晚的喷泉广场气氛活跃

5

项目名称:洪都·中航城 南昌的旧城景观改造

项目位置:南昌洪都

景观设计:一宇设计

摄影:Alex de Dios,Kano Eiichi

什么是厂区再造之于洪都?
什么是旧城改造之于南昌?
是一种对过去的纪念与传承
一种对新的生活的想象与憧憬

△改造后的景观公园

△公园平面


飞翔记忆的重生

南昌洪都作为重要的飞机制造产业重镇,过去的洪都人带着飞翔的使命,创造了无数翱翔天空的飞行器械。本项目作为洪都老城区城市更新计划的起点,为了此珍贵的历史意义,设计保留了场地的重要工业与自然遗迹,透过设计的手法,将旧厂房变身为未来小区的文创中心,让历史建筑重生,让飞翔的记忆延续

△为孩子打造的娱乐空间

△吸引孩子的设计


天之桥,云之谷

前广场的设计,强化了飞机工厂的意象,利用折纸飞机的「折」的手法,创造出彷佛一张沿着虚线翻折般的特色广场。「折」的概念也延伸至座椅的设计,结合人体工学及视线设计,设计出可以仰望天空,或坐或躺的雕塑长椅。此外广场上的喷泉,也模拟飞机飞翔时喷射出的烟雾做成特色喷泉,形成广场充满互动性与速度的活络氛围。

△广场的设计融入了飞机的意向

△广场的细部


延续着以飞翔的历史作为启发,环抱整个园区的“林之道”,进一步结合保留的工业廊架,向上爬升成为园区的另一亮点“天之桥”,提供俯瞰园区,最佳的眺望平台。而俯视园区的中心,是场地特别量身打造的“云之谷”,利用高低起伏的地形,和模仿云朵的水雾,成为每个孩子最喜爱,在云间嬉戏玩耍的游戏场。

△天之桥

△ 云之谷中的装置设计

△ 场地成为了孩子们的梦想乡


老树的回忆听风的歌

除了保留厂房之外,场地内也保留了原有的林带。因为每一棵树,都是见证了洪都的历史,伴随洪都人成长的记忆,及呵护滋养这片土地的守护神。设计用一种呵护的心情,去看待场地的每一棵树,以「不破坏一棵树」为原则,顺势绕过每一棵树的手法来进行规划。其中入口区的参天松林区经过保留梳理后,变身成小区集会和各种活动舞台的“松之台”;而穿梭在后侧林间的“林之道”,则成为林间漫步,享受午后清风与光影之美的最佳散步道。

△场地中保留的林带


居于林隐于野

“林之道”除了散步道的功能,还连接至三座隐没于林间的住宅。住宅的概念,以将人造的介入最小化,最大表现自然之美为概念。房屋首先依着树林调整型态,巧妙地置入于林间,有的美丽的枝干恰恰的伸过窗边,有的入口刚好有结实累累的橘子树散发香气。让生活融于自然,自然隐于生活。另外建筑表面也利用镜面钢板的手法,让建筑变成森林,隐没于绿色世界之中。

△场地中的建筑融入了环境


生态园区永续园区

除了保护历史,活化园区,如何让场地能长久地传承,在环境及精神上永续,是另一个重要的工作。洪都的这片土地,透过这样人与自然、历史与未来,相互共生、尊重、保护的永续性发展,来创造下个世代的洪都新城,永续开发。

△环境及精神上永续的设计


设计利用了生态景观的手法,在园区人行道及内部景观设置了生态雨水花园的设计,来解决暴雨时防洪及减少维护成本的问题,让园区成为自体生态循环的生态景观。另外更于园区设置认识植物,生态知识的儿童指示牌,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爱护自然,了解自然,进而保护自然。

△景观中的指示牌具有教育功能

△剖面

6

项目名称:北京石景山区晋元庄林带景观提升改造设计

项目位置:北京市石景山游乐园西门

景观设计:北林地景

平面图


伴随北京城区日新月异的建设发展,首钢涉钢产业的搬迁调整,石景山正面临着从传统工业区向现代化首都新城区转型的挑战。

城市复兴进程中,不同等级不同类型的城市公共空间改造类项目,正逐渐完善城市结构,重新给城市注入活力晋元庄林带位于石景山游乐园西侧,面积约2.6公顷,周边遍布建成年代较早的居住小区。基地现状参天大树林立,长势良好,冠大荫浓。如何最大限度将这些大树保留,树尽其用,是本项目的最大挑战。

基地几乎被高大乔木全部覆盖


经过多次实地勘察,设计师保留了场地中约百分之九十的乔木类原生树。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硬质铺装与绿化的格局分布,与现状基本吻合。

△改造前后的景观格局对比,只变化了铺装边界的线型

△选择树形优美的原生树种,在节点处作为孤景树,与场地形态形成呼应关系

△伐去一些长势较差的树种,为整个绿地留出一些开敞的林窗空间


由于基本保留了现状植被骨架,要想突出改造前后的景观差异性,必须在空间的重构和景观细节中寻找突破点。设计师利用一条引领场地的红色活力主线,贯穿南北两大地块,构建晋元庄林带新的景观特色。红色玻璃钢作为主要材料,结合木座椅、木廊架、木铺装等作一体化设计,给原本老旧沉闷的绿地增添了新的活力。

△选红色元素在绿地中穿梭

△高低错落的菠萝格木板,既具观赏性,又隐喻了石景山周边连绵起伏的地形环境

△ 黑色卵石铺地镶嵌于场地中,粗糙的质感与平整的石材形成对比


基地周边多为老旧小区,小区自身缺乏公共活动空间,因此基地的利用率非常高。居民在基地中已自发形成若干活动团队及活动习惯,如广场舞、健身、棋牌等。设计保留了基地原先的使用功能,通过彩色的铺装、健身器械、座椅等,活跃场地氛围,为居民带来更加舒适、便捷及美观的使用感受

△ 功能场地改造前后对比

7

项目名称:北京石景山中关村科技园绿地改造

项目位置:北京市石景山区双园路南侧

景观设计:北林地景

△位于石景山区的中关村科技园绿地


中关村科技园绿地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双园路南侧,占地约38300平米。这块绿地建于九十年代初,拥有郁闭度极高的现状植物群落。设计师希望在充分利用现状植被的条件下,创造功能实用、形式流畅,具有开放性和未来感的新技术产业园区环境景观,带动周边产业与生活的互动发展,提升城市区域形象。


活力的空间

针对不同的人群需求,拓展一系列的开放空间,将现代城市办公休闲的方式带入园区,给予周边高新技术企业商务展示、休闲的平台,同时也创造市民的活动场所。

△中心广场改造前后对比

△市民活动空间


科技的氛围

设计团队选择了流动型的空间形态来统一整体空间。利用现状的种植形成空间开合,林下增加微地形产生空间的竖向变化,使用充满动感的曲面石材来保持现代、流畅、简洁的格局。

 △双园路沿街界面改造前后对比

 △石材围合迂回的空间序列


简洁的材质

设计团队选用了自然的白色石材、透水露骨料混凝土、原木色木材作为符合科技园区的主材。不增加材料的种类,而是赋予其不同的变化来丰富空间。铺设过程中,对多种做法进行比较、试验,力求展现材料真实的肌理和颜色,结合施工队细致的手工打磨感带来亲切自然、精致舒适的感受。

 △钢木结构廊架造型极具现代感


精致的工艺

设计师通过CAD软件绘制曲面石材,生成3D模型,导入石材加工厂家的数控车床切割,然后编号、运输、现场安装,而边角的处理则交给施工方手工打磨。这样的策略缩短了石材加工周期,弥补了现场施工出现的偶然与误差,同时又能在形式上呈现出简洁、流畅的艺术效果,保证了该作品最终完成的艺术品质。

 △中央下沉草坪(雨水花园)的施工过程

 △现代化的石材切割工艺

 △木材加工都经过现场手工打磨,增加使用舒适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