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形象新类型

 老刘tdrhg 2018-04-26

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谈到诗歌人物形象,我们都知道分为两类,一是诗歌刻画的人物形象,一是诗歌抒情主人公形象即诗人形象。可是最近的一道题,让这一园地里,新增一类形象,笔者姑且叫“类人物”形象。

请先看出现这一类型的诗歌题目。

新版《导学教程》有这样一道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偶  成①

谁是乾坤独往来,浪随欢喜浪悲哀。

世情到口居然俗,狂语何人了不猜。

彭泽田去官非为酒,漆园曳尾③岂无才。

百年倏忽如弹指,昨日庭花烂熳开。

[注]  ①李贽睥睨一世、顶天立地的人格精神和直抒个体赤子之心的“童心说”之文学主张,引起了袁宏道的强烈共鸣,他写下了多首对李贽表达钦敬的诗词,《偶成》是其中的一首。②彭泽: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著有《归去来兮辞》。③漆园曳尾:用的是《庄子》中“曳尾于涂”的典故,常用来比喻虽显身扬名于庙堂之上,但丧失了自由,不如过贫贱的隐居生活而得逍遥自在。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所提供的答案如下:

刻画了特立独行、顶天立地、狂放不羁、具有很强叛逆个性的人物形象。(或刻画了一个清高、孤寂、孤傲、随性、狂傲、多才、具有独立人格等特点人物形象)。

“独”句说明是特立独行,“随”句表明随性、狂放不羁。“彭泽去官非为酒,漆园曳尾岂无才”句借用陶渊明和庄子的两个典故,旨在表明其不为世俗所囿,多才且具有独立人格的特点。

这里的所出现的诗歌人物形象,既指诗人所钦敬的李贽,又指诗人袁宏道,还指具有这种人格类型的其他人物。如韩愈等。也就是说这里刻画的是某一类人物形象。

李贽无需多言,注释有介绍。我们来看一下袁宏道和韩愈。

袁宏道虽取字“无学”,却是明代公安派代表人物。他是反对复古运动的主将,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在佛学,斥默照禅而崇看话禅,重经教、尚义学而作《宗镜摄录》,且修净作《西方合论》。

韩愈虽取字“退之”,却是用世之心很切的唐代著名人物,政治上他谏迎佛骨;文学上倡导古文运动,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教育中,对“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大胆针砭,锐意进取。柳宗元在《答韦中立书》中曾经说过:“今之世不闻有师,……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愈以是得狂名。” 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显然这两位人物都同李贽一样,属于同一类人格类型。

由此观照《偶成》,我们会发现对类人物形象的刻画,主要是就人格特征进行生动写照,且借助典故丰富这一人格特征。它不会具体到某一具体人物,而是究人物类型特点作描绘与评点。

 

虽是类人物形象新类型,但答题规范没有太多差别,依然“概括特点+例析特点+概括总结”。唯一的是不能点身份,即使是“点”,也只能是“贤才”“斗士”一类笼而统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