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五个得以善终的名将,全都逃出兔死狗烹的悲惨怪圈

 心中有爱春常在 2018-04-26

中国数千年的战争史,名将无数,其中不少都因功高盖主而最终落得一个狡兔死走狗烹的悲惨结局,但也有一些幸运儿,他们要么政治情商和军事天赋一样高,识时务、知进退,善于规避政治风险;要么遇到不世出的大独明君,最终得以安度晚年,在战场他们是常胜将军,在政坛他们也是人生赢家。

1、乐毅。

乐毅是战国中期最为出彩的名将,他率弱燕大破强齐,打得齐国差点灭国,仅剩两座城,最后因为新上台的燕惠王的猜忌而被临阵换帅,这才没能吞下齐国,不过他已经帮燕国上演了黑马神话。

燕惠王召乐毅回燕国,但乐毅不傻,被临阵换帅后他就知道燕惠王不会好好对自己,回燕国多半是个死,于是他转身去了赵国。

人只要有能力,哪里怕会没人要,此时的乐毅名满天下,赵国无比欢迎这种自由转会的超级巨星,以上宾礼之。

后来燕军在主帅骑劫的带领下被齐军大败,田单一路吊打燕国,收复了整个齐国,燕惠王这才明白乐毅是有多牛才真正明白了乐毅的才能,于是燕惠王写了一封信向乐毅道歉,还把死去的老爹拉出来打感情牌,顺便把猜忌责任推到周边人身上,总之就是希望乐毅能重回燕国。

乐毅写了一封著名的《报燕惠王书》,回信显得冷静而聪明。信上说当初你老爹对我不错(封为亚卿,授予兵权),所以我投桃报李(给他打下了七十座城),可是你小子不仗义(我没犯什么错就把我撸了),我自然也就不会再对你尽忠了,我们俩就此分了。

发完牢骚,乐毅笔锋一转,安起了燕惠王的心,说毕竟你老爹对我有知遇之恩,我和燕国也感情颇深,我在赵国不会怂恿赵国与燕国作对,相反我会极力促进燕赵两国交好,成为两国友谊的桥梁。

就凭这一封信,乐毅待在了赵国,而燕惠王也放心了,虽然没把乐毅搞回来,但毕竟不会来打我了嘛。可能为了表示友好,燕惠王也给予了乐毅客卿的地位,与赵国相同,同时非常优待乐毅的家人,封他的儿子为昌国君,封其弟弟为将军。

乐毅后期频频往来于赵燕二国,使两国关系非常和睦,最后在赵国去世。

很明显,乐毅的善终是靠自己的脑子转出来的,这种情况,一向是非典型的。

2、卫青。

卫青出身低微,只是一个骑奴,但他后来却和外甥一起成为大汉最耀眼的将星。当然必不可少的原因是他姐姐飞上枝头变凤凰,让他直接当了将军,但是李广利的例子告诉我们,有机会和能成功是两码事。卫青的功业更多是是因为他不世出的军事天赋,他凭借自己的能力,与霍去病横扫匈奴,立下赫赫战功。

功成名就之后的卫青名满天下,在军中威望无二,而他的主子汉武帝可不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主。然而卫青在盛名之下却能保持着低调,爱护士兵极宽,管束家人极严,也不结党营私。卫青的低调,实在让汉武帝挑不出什么毛病,最终他得以善终。

当卫青去世以后,卫家还是难逃清洗,在巫蛊之祸中被横扫一空,包括卫子夫和戾太子刘据,全都玩完。

3、邓禹。

历朝历代的开国名将中,明朝和西汉的是最惨的,而东汉和大唐的则是最幸福的。因为前面是遇上了两位心狠手黑的主,后面遇到的是两位大度贤明的君主——刘秀与李世民。

邓禹作为云台二十八将第一位,是东汉建国的大功臣,刘秀称帝后,封其为太傅、高密候,位极人臣,并得以善终。其子孙均受其恩泽,得以重用。

邓禹得以善终的原因主要就是主他的老板刘秀,这位主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宽容的开国君主了,没事还跟大臣们坐在一起谈心,假想一下我们没造反能干什么。

4、李靖。

李靖善终的原因和邓禹一样,他遇上了李世民,而李世民帐下的大将,大多都是善终,除了涉及储君争位的候君集和张亮,其它均得以善终,就是侯君集,他的儿子还活得好好的。

不过小心一点总没错,李靖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等到大唐四方安定后,他就以足疾告退,闭府在家养老,最后活了78岁。

5、郭子仪。

郭子仪属于大器晚成,要是没有安史之乱可能不会有这位名将,安史之乱毁灭了盛唐,也催生出了郭子仪这种挽救唐朝的名将,可以说没有郭子仪也就没有大唐后来的百余年江山。

关于郭子仪和皇帝有一个趣闻,也就是醉打金枝的来源。据说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和老婆升平公主吵架,郭暖生气了对老婆说你牛什么牛,没我爹你家大唐江山早没了。

升平公主当即跑到自己亲爹唐代宗那儿告状,然而唐代宗却说女婿说得没错啊,没你公公,哪还有我们现在的大唐江山。很快郭子仪带儿子来请罪,唐代宗说小儿嬉戏何必当真,不聋不哑,不作阿家公。

从这段趣闻中可以看出郭子仪当时的地位和威望,就连皇帝也承认他的功绩,但他能得以善终,绝不仅是皇帝好脾气,而是老郭有高超的政治情商,毕竟唐朝中后期,宦官们已经渐渐浮出水面。

安史之乱后,郭子仪自知功高盖主,事事低调,过起了如同平民一样的生活,每日让府门大开让市民当公园来逛,在战场上威风八面的大元帅则成了怕老婆的惧内货。

后来大宦官鱼朝恩派人把他的祖坟给挖了,郭子仪也只不过是痛哭一场,怪自己当年战场上杀敌过多,这些充分显示了大将军韬光养晦的深厚功底。

能进能退的郭子仪最后活到了85岁的高寿,福禄寿三全,一生经历了大唐七个皇帝(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可谓传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