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风东移”,照见中国品牌怎样的未来?

 王兆善 2018-04-26



空调、洗衣机、体重计、衣橱、玩具、衣服……一档热门的日本综艺节目,来了一期有趣的移除行动,参与的艺人要把家里标有“中国制造”的物品、材料通通搬走。刚开始,这位艺人还不齿一笑,最后发现家里被找出619件中国产品,他终于笑不出来了,因为不仅房子空了,人也只剩下一条大裤衩……

这样的测试在美国也做过,结果并无什么意外。中国制造征服了极为挑剔的美国和日本,在全世界无孔不入,仅因为便宜吗?我觉得正好相反,是因为中国制造正向着高端化和国际化迈进。但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许还不仅仅于此。

“到2050年,中国占全世界的经济规模很可能在25%到30%之间,世界经济学的研究中心或将从美国转移到中国。”知名经济学家林**夫这样预言。众所周知,最早欧洲是世界的经济中心,后来美国在制造端、产品端上全面创新承接全球,欧洲的地位被美国取而代之。按照林毅夫的推测,世界经济产业正呈现从欧洲到美国再到中国的趋势——西风东移,中国即将成为世界的焦点。

目前,“西风东移”的态势在全球各个产业已经非常明显。我认为不用到2050年,或许只需要二十年,中国就将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

  “嘿,我要中国产的!”

“嘿,我要中国产的。”还记得去年在美国,一家专卖电子产品的门店,一位20多岁的美国年轻人非得要中国大疆无人机。原来在Facebook等社交平台,大疆无人机凭借超强的性能早已风靡。


 在全球各类展会上,中国产品也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热捧。中国最大的葡萄酒企业张裕公司总经理孙健,就讲述了一个在德国的经历。每年3月,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葡萄酒与烈酒贸易展览会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举办,作为传统欧洲品牌主导的“主场”,非欧洲的产品受到的关注度有限。以往,中国葡萄酒企业过来更多是抱着一种来旅游、来学习的心态,但现在情形完全变了,冲着张裕、冲着中国葡萄酒主动过来询问的人络绎不绝,让张裕的员工忙得只好把午餐当晚饭吃。在酒展上,来自巴西最大的酒水经销商更是现场一连下了两个货柜的单,这让多次参展的孙健,也感慨还是首次见到有国外经销商在酒展直接下单。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例如华为P9在澳大利亚上市,售价去除税费后也要3667元,比国内贵了1000多,但当地买华为手机的人并不少。

……

由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广阔的幅员、供应链优势等,中国被国际定义为最大的消费市场,谁都想挖一杯羹;同时中国也被定义为承接低级制造业、淘汰技术的输出国家。

但我想说的是,正是借助这庞大的市场以及承接淘汰技术后的自主创新能力,西方的产业中心向东方转移,才有了坚实的基础。目前,中国已经借力实现在各行各业的技术创新、高品质产出、商业化支撑,同时向全世界输出产品和服务。

中国市场的力量:加速促进“西风东移”

目前为止,全球没有哪个单一国家市场具有中国这么庞大的消费能力。这意味着,将来中国会左右很多行业的未来,不管是谁都不可能漠视中国市场的存在。根据日本瑞穗银行的数据,2018年中国的零售额将超过5.8万亿美元,与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相同。

凭借如此强大的消费能力,将优势资源为我所用,并且强势“反哺”国际市场,最终实现整个产业向中国转移——这就是中国市场的力量。以全球通信设备市场格局变化为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手机消费市场,也是全球诸多手机厂商尤其是巨头们的最大单一市场,它会推动手机产业进一步转移到中国。

上世纪90年代初,诺基亚对移动世界的统治持续了近20年,成为芬兰的骄傲。但过去10年,欧洲巨头如诺基亚、爱立信等无一例外完败。而智能手机的兴起给以苹果为首的美国带来极大机遇,在中国甚至有人为了买一台苹果手机去卖肾,这是多么疯狂的举动。如果你再去看今天的中国,已经很少有人通宵达旦排队买苹果手机了。

中国的表现当下异常亮眼,过去10年华为国际市场份额从0.87%提升至4.03%。未来5年有望超过三星,未来10年还或将超越苹果成为通信设备的新霸主。当然,华为在核心技术和元器件还是国外的,不过华为也为之努力,2017年研发经费近900亿元。

除通信设备市场,“西风东移”的趋势也在家电业、汽车业、高科技产业蔓延。但是西风东移趋势最明显、最具有话语权之一的还是葡萄酒产业。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以下简称OIV)甚至给葡萄酒产业“西风东移”标上了具体的时间:前20年,全球葡萄酒最大的消费区域在欧洲,最大的葡萄酒企业诞生在欧洲;近20年,全球葡萄酒最大的消费国是美国,最大的葡萄酒企业都出现在美国;未来20年,全球葡萄酒最大的消费国必在中国,最大的葡萄酒企业必定会诞生在这里。

未来20年世界葡萄酒中心必在中国

OIV全球葡萄酒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葡萄酒产量下滑3%,2017年下滑8.2%,主要是欧盟各产酒国产量下降,除了产量,欧洲也失去了葡萄酒消费市场第一的位置。2016年,葡萄酒消费市场发生转移,美国以31亿升的消费量成为世界葡萄酒消费第一大国。这种转移还在发生变化,根据法国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展览会2017年公布的数据,中国是全球第五大葡萄酒消费国,未来三年有望成为第二大葡萄酒市场。而业界普遍认为葡萄酒中心向中国转移的趋势无需20年,未来10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葡萄酒的第一大消费国。可以说,葡萄酒这个行业,没有中国,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驱动力。



再来看看中国葡萄酒的国际化之路,这里就不得不提及具有126年历史的张裕葡萄酒。张裕在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4大洲布局了近35万亩葡萄基地,拥有13座酒庄、21间工厂;在全球拥有27个主流品牌,产品在70多个国家销售,还构建了干红、干白、桃红酒、冰酒、白兰地等产品矩阵。与其他国际葡萄酒巨头布局仅在一个大洲甚至一个国家相比,张裕的布局最为广阔。

如此迅猛的扩张,张裕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华为吗?像前面提到的,华为的海外拓展之路,世界有目共睹:快速抢滩国际市场、像海绵一样吸取世界先进的研发机制、营销方案、管理手段、竞争规则、优秀人才……

而张裕也在这样做,通过收购海外先进葡萄酒企业,实现市场、技术、原料、管理的全方位整合;将国外优质的葡萄园收入囊下,对标国际最高标准的酿酒技术,打造畅销大单品;在世界范围内引进人才;大幅增长营销投入,如张裕解百纳营销投入增长近三倍……


张裕目前的竞争力有多强?今年3月,就有一群“好事”的欧洲资深葡萄酒鉴赏专家,将张裕产自宁夏的张裕摩塞尔十五世酒庄酒,与法国拉菲酒庄(Château Lafite Rothschild)、美国酒王“作品一号”(OpusOne)、智利酒王赛妮娅(SEÑA)等全球知名标杆酒进行了对比品鉴,结果出乎了大家的意料。德国最活跃的新锐酒评家之一Nikolas Rechenberg就惊奇称道,“跟拉菲、作品一号等名酒对比,我可以肯定地说,张裕的摩塞尔毫不逊色,与它们没有什么大的差别。”世界侍酒大师方克·卡默也认为“张裕摩塞尔十五世干红是一款非常杰出的、有代表性中国葡萄酒,跟波尔多顶级红酒处在同样水平线。”

从站在整个葡萄酒行业来看,2017年上半年,张裕的销售额占国内15家上市葡萄酒企业合计销售额总数的52%。如果真如OIV预测的那样,未来最大的葡萄酒商会诞生在中国,那么答案很简单,这个最大的葡萄酒商必定是张裕。

“西风东移”势不可挡!但对于中国来说,有海纳百川的气度,才有俯瞰全球的资本。正如刚刚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总书记掷地有声的宣言一样,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如何推动对外开放再扩大、如何借鉴全球优秀的经验成为讨论重点。毕竟中国还要加快核心技术突破,向价值链高端爬升。如果在将来,不管是中国消费者还是国际市场毫不犹豫地选择张裕葡萄酒时,这就是中国品牌的胜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