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雷讲经方之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中医信者 2018-04-26

本文由学员王云海根据陈雷老师讲课录音整理。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是一个有争议的方子。有一些医家认为此方为错简,应为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是去芍药而不是去桂。这个的提法最开始是在《医宗金鉴》提出来的,认为此方应该是桂枝去芍药,而不是桂枝去桂,后世医家就此分成了两派。我在学习的过程中之前认为应该是桂枝去芍药,后来经过反复思考,加上前后文的对比,还是认为此方应该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苓桂剂的组合,《伤寒论》里特别常用的一个组合,代表的就是苓桂术甘汤,包括五苓散。而这个桂枝去芍药这情况在伤寒论里也比较常见,比如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龙骨牡蛎救逆汤等。而桂枝去桂来说,不是一个习惯的用法。所以最初综合这些考虑,感觉可能桂枝去芍药更合理一些。



我们首先看这28条的条文: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首先一个“仍”字说明患者原来就有“头项强痛,翕翕发热”的症状,服桂枝汤说明原来是一个典型的太阳中风桂枝汤证,原来还会有恶风或恶寒,应该是有汗。


按理说一个桂枝汤证服了桂枝汤,表证就应该都解了,那为什么还会出现“头项强痛,翕翕发热”,包括“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我们可以推测,很有可能患者原本有水饮内停又兼有太阳表症,可能原来是个五苓散证,更适合表里双解,先以桂枝汤解表就出现了条文描述的情况。


服桂枝汤后,可能表证被解掉了,比如说原来有汗,原来有恶风,已经解决掉了。


如何分析条文到底是去桂还是去芍药这个关键点?“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第一轮的思维导图,在这个病机解释上我写的是太阳表证,那么我更正的第二版就是把它的病机写成水饮阻遏,这个我是做了很多反复的思考。


伤寒论里,桂枝汤条文我们都背诵得很熟练了,“头项强痛,翕翕发热”很明显是桂枝汤证的典型症状,但是不是有这两个症状就一定是桂枝汤证?这两个症状的病机一定是太阳的问题?我们说同一个或同一组症状底层的病机不一定相同,而在本条中我把这两个症状的病机解释为水饮阻遏,气机郁滞。我们看它的服法,“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关键点就是这个“小便利者愈”,沿着这个思路去思考,为什么是去桂而不是去芍药,我们知道,表里双解代表方是五苓散,五苓散是既有桂枝,又有茯苓。在五苓散的煎服法里是怎么说的?它说的是“多饮暖水汗出愈”。它是一个什么情况呢?就是说外窍得通,里窍得利,也就表里双解的方法。而这个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从这个用药组方来看,它就是一个单纯的利水。如果你说他有太阳表证的话,单纯的利水就很难解释得通。


而水饮阻遏、气机郁滞是完全可以引起翕翕发热的,是不是可以很好的解释啊?水饮冲逆,是完全可以引起头晕头痛。


通过利水,“头项强痛,翕翕发热”这一组症状也可以很好的解决掉了,不需要去解表、去发汗。同样从组方,也就很好理解这个无汗,“无汗”,但是我们不用发汗的方法,因为有水饮内停,如果这时候发汗容易激动里水,变症多端,产生各种变症,我们就用一个利尿的方法。


“微痛,小便不利,心下满”,这是既有津伤又有水饮,同时小便不利。首先是有津伤,可能是由于发汗,还有就是阳气不足,气化不利,同时有水饮内停。这样一来,我想整个逻辑就解释得非常通顺了。这条呢医家一直也是争论不休。那么中医确实本来也是存在的,怎么解释都能通,换句话说,你要单纯的从五行从阴阳你去解释都能解的通,但是我们在临床用久了,你就会发现,如果怎么解释都能解释得通,其实就等于没解释。


那么就要符合我们整个的大的病机体系,一定要在逻辑上去深入的理解。然后接下来呢我们这个在条文方向啊也就清楚了,那么这么一来,这个方就是一个单纯利小便,刚才也说了,我们说要把它串起来,刚才说第一个五苓散,五苓散呢明显,它有苓桂的组合,但是它是一个表里双解。


我们想一下《伤寒论》里还有哪个方是桂枝去桂?恰恰就是我们是上一课讲到的,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对吧?就是桂枝附子系列方,有四个方,对吧?在这个组成里也是一个去桂。


它不仅去桂,桂枝附子汤本身就是桂枝汤去芍药加附子。它去了桂,把芍药还去掉了,同时又加了个附子。那么这个方首先说明了不单单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还有在这个伤寒论里,也有桂枝去桂的,只不过那个把桂和芍一起去掉了,对吧?


如果这么说,我们可能还看不出来,这两个方之间有什么联系,如果我们这时候再拿出一个方,把这三个方串到一起,我觉得整个思路就会打通。哪个方呢?在这两个方中间,大家让你们去猜一猜能不能有一个方把这两个方联系联系起来?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和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之间?


就是真武汤。真武汤我们看是不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把甘草和大枣去掉,加了一个附子。真武汤实际上就是这种内有水饮,又兼有阳虚的情况,对吧?真武汤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把甘草和大枣去掉,加了附子,那它和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是不是实际上就是在真武汤基础上又把勺药去掉了,那么和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就很接近了,那么这里我们就不去详细讲解这三个方的鉴别点了,因为这个条文已经很清楚了,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是风湿相搏!那么然后呢他呢是就是在桂枝附子汤基础上如果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把这些方连起来思考,他只差一味药两个药。然后你在临床应用的时候,你就会真正的得心应手。几个方对比起来学,印象就会加深。而不是说简简单单的加加减减,我们就能看出仲景在整个伤寒论体系里,在不同层面上,比如说内有水饮,都有不同的经方布局,所以这也就是我讲这个条文之前说的,你越学习越会体会到这种乐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