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展览丨江山多娇——江苏省美术馆藏新金陵画派精品展

 我心中的太阳在 2018-04-26

江山多娇

江苏省美术馆藏新金陵画派精品展


 主办单位:广州艺术博物院、江苏省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8年4月25日—7月23日

展览地点:广州艺术博物院一楼中国历代绘画馆

文末有福利呦~



好了,最关键的信息已经说完了,

准备参观吧。

划重点:4月25日起展出!

展览第一手资料,请继续往下看~

       南京古称金陵,自古以来就是艺术之都。明末清初,以龚贤为首的“金陵八家”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山水画风,享誉画坛。虽然他们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画派,但由于生活在南京,也就被约定俗成地称为金陵画派。20 世纪60 年代,以傅抱石为首的一批南京画家异军突起,被美术界称为新金陵画派,成为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画家群体。

       新金陵画派的产生,缘于建国初期特定的历史机制和社会情境。时代的变革,要求画家们必须放弃旧的程式,改用新方法表现新题材和新内容。与全国美术界一样, 江苏的画家们也积极投身于新生活的洪流中。为了以画笔歌颂新社会,以艺术装点新时代,在60 年代初江苏省国画院和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相继成立之后,傅抱石和亚明就率领由十三位画家组成的“江苏国画工作团”,进行为期三个月、行程长达二万三千里的写生,一路上瞻仰革命圣地,饱览大好山河。他们边走边看,边写生边交流,试图用中国画的笔墨来描绘社会主义建设新风貌。其后,他们精选一批写生创作成果赴北京举办“山河新貌——江苏国画家写生作品展”。以此为契机,新金陵画派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而傅抱石、钱松嵒、亚明、宋文治、魏紫熙则是其中的佼佼者, 被认为是新金陵画派的代表画家。严格来说,他们的艺术渊源和风格并不一致,之所以被称为新金陵画派,只是沿袭了金陵画派的称谓。

新金陵画派在传统中国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课题上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尤其是傅抱石,在其为时不长的艺术生涯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人物。但从画派形成之初开始,他们的作品就打上了时代烙印。到了“文革”期间,他们的创作自主性更是受到限制。进入80 年代,劫后余生的钱松嵒、亚明、宋文治、魏紫熙在反思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和转变,作品风格更加多样,个性更加鲜明,为画派赋予了新的力量。

       新金陵画派的五位代表画家由于各自经历、性格、学养、师承等方面的差异,群体面貌丰富而不单一,正所谓“和而不同”。此次江苏省美术馆将新金陵画派的一批精品带来广州展出,以人物为单元,以时间为顺序,展示每位画家的创作历程,为羊城人民奉上一席艺术盛宴,让观众领略新金陵五老笔下的多娇江山。

       傅抱石(1904—1965),原名长生、瑞麟, 祖籍江西新喻(今新余),出生于江西南昌。傅抱石自幼对书画感兴趣。因仰慕石涛,1921 年自号“抱石斋主人”。1926 年从江西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并留校任教。1933 年经徐悲鸿推荐被公费派往日本留学,入东京帝国美术学校,师从著名美术史学家金原省吾研习美术史论。1935 年6 月,傅抱石回国,不久应徐悲鸿邀请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1939—1946 年间,傅抱石一方面进入了史论研究的高峰期,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若干本,另一方面又是绘画创作的高峰期,创作成果丰富,独创山水画新皴法,被称为“抱石皴”。1959 年,傅抱石接受了北京人民大会堂主题绘画的创作任务,与关山月合作完成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1960 年,江苏省国画院和中国美协江苏分会相继成立,傅抱石分别任院长和主席。其后,他与亚明率领“江苏国画工作团”开展为期三个月、行程二万三千里的写生活动。1965 年9 月,傅抱石在南京病逝, 享年61 岁。

       傅抱石一生创作勤奋,留下大量作品,与齐白石并称为画界“南北二石”。傅抱石不仅是杰出的书画家,也是著名的美术教育家和美术史论家,毕生著述150 余种,共200 万余字,主要有《中国绘画理论》、《国画源流述概》、《中国绘画变迁史纲》、《石涛上人年谱》、《中国绘画的基本技法研究》、《中国绘画的透视研究》、《中国绘画的章法问题》等。



傅抱石  陶谷赠词

▲点击查看高清大图

       傅抱石在人物故实与唐人诗意画这方面有突出成就,这幅《陶谷赠词》就是这一类题材的典型作品。后周翰林学士陶谷出使南唐,自恃国力强大,对南唐君臣不屑一顾,倨傲无礼,使南唐大臣韩熙载等人忿忿不平。韩熙载让绝色歌伎秦弱兰扮作驿卒之女在陶谷下榻的驿馆每天打扫庭院,以美色诱之。陶谷果然被美色所惑,与秦弱兰在驿站幽会,并奉上一首艳词《风光好》:'好姻缘,恶姻缘,奈何天。只得邮亭一夜眠,别神仙。琵琶拨尽相思调,知音少。待得鸾胶续断弦,是何年?'不日,南唐君主在澄心堂设宴款待陶谷,陶谷又摆出一副道貌岸然的君子派头。席间,秦弱兰出来唱歌助兴,歌词即是《风光好》,令陶谷狼狈不堪。此画表现的正是陶谷在宫宴中的尴尬丑态。秦弱兰风姿绰约在演唱,而原本目中无人的陶谷则目光躲闪,气势全无。这幅画创作于傅抱石在重庆的'金刚坡时期',他在教学之余沉浸在书斋中研究画史画论,并反映到他的绘画之中,他的传神写照有其独特的视角,人物矜持而冷峻,高古又有新意。



       钱松嵒(1899—1985),江苏宜兴人。父亲是私塾先生,自幼受父亲熏陶学习古代文学和中国画。1918 年,钱松嵒考取无锡江苏省立第三师范五年制文科班,师从胡汀鹭学习绘画。1923 年毕业后在无锡、苏州等地任教30 余年。1957 年6 月被聘为江苏省国画院(筹委会)画师,1961 年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文革'结束后,江苏省国画院恢复建制,钱松嵒任院长。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全国人大代表等职。

       钱松嵒早期主要是一边教学一边作画谋生,作品基本属于传统文人画。他的山水画是描写江南鱼米水乡的典范。从上世纪50 年代到'文革'期间是一个艺术政治化的时代,艺术家的创作自由逐渐受到限制。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钱松嵒开始探索以山水画表现革命题材,创作了大量以革命圣地为描绘对象的作品。在作品中,他运用艺术夸张手法,大量使用红色以象征革命,如代表作《红岩》和本次展览中的《红装素裹》、《冈陵永固》等。



钱松嵒   深山水电能源多

▲点击查看高清大图

       经过'二万三千里'写生后,由于现实的要求,钱松嵒的山水画创作从传统文人山水画转向反映社会主义建设风貌的新山水画。此时他摸索出了用传统中国画技法表现新时代的方法。这幅画描绘的是深山中的水电站,借此歌颂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他在山水画的框架中,插入水电站大坝、电线杆、现代楼房、桥梁等新鲜事物,在进行政治宣传的同时兼具视觉美感,由此形成了迥异于传统中国画的新样式。关于当时艺术'为政治服务'的口号,钱松嵒是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的。1961年他在《砚边点滴》一书中认为:'国画为政治服务,但不能把政治看得狭隘,看得庸俗……人民精神生活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在艺术形式上要有打动人心灵的感染力。'这幅同一年创作的作品证实了钱松嵒是知行合一的,他在完成政治任务的前提下力求用艺术打动人心。



       亚明(1924—2002), 原名叶家炳, 祖籍江苏苏州,出生于安徽合肥。少时即爱绘画,但无条件进行系统学习,很早就辍学谋生。1939 年,他年仅十五岁就参加新四军,成为一名战士。后进入淮南艺专美术系学习,改名为亚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亚明从事宣传及组织工作,担任政治指导员、美术记者、编辑、画报主编等职务。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无锡市美协主席、江苏省美术工作室主任、华东美术家协会理事等职位,参与筹建中国美协江苏分会以及江苏省国画院,并担任分会副主席、画院副院长,负责实际行政工作。

       亚明最初是以他的组织才干进入江苏省国画院负责行政工作的,但他在艺术上也是一位很有才气和主见的画家。在上世纪50 年代初一片'取消国画'声中,他不为所动,毅然开始了中国画的研究与创作。他多次率代表团出国访问写生,创作了大量作品,由此确立了他在外国风情画这一领域的地位。亚明晚年更是潜心研究国画,80 年代在南京筑'悟园'、'觉斋',90 年代隐居于苏州东山'近水山庄', 过着读书、写字、画画的生活。亚明主张'中国画有规律无定法',相较于其他画家,他独特的人生经历让他较少受到传统中国画条条框框的限制。他的画清新自然,潇洒灵动,妙趣天成,显示出极高的天赋和悟性。



亚明  安徒生的家乡

▲点击查看高清大图

        亚明主张'中国画有规律无定法',积极探索国画的创新之路。他利用出国访问的机会对外国风情进行写生与创作,拓宽了传统国画的题材。这幅画描绘的是丹麦童话家安徒生的故乡,是其外国风情题材代表作品。画面布局分明,前景的树林、中景的房屋、远景的天空三者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这幅画以点线造型为主,笔法灵动自然,设色淡雅清新,以葱郁的树林、欧式的民宅、尖顶的教堂、蔚蓝的天空、舒卷的白云,成功地表现了一片异国美景,传达出一种童真梦幻的感觉。




      宋文治(1919—2000),江苏太仓人。从临摹《芥子园画谱》、清初'四王'作品开始学画。早年于上海广告社当学徒,常去画廊参观画展。后回太仓任中小学美术教师。1941 年,宋文治考取苏州美专沪校,学习西洋透视学、素描、水彩等技法。半年后因日寇占领租界而被迫停学,仍回太仓任教。1947 年, 赴安亭师范学校任教。经同乡朱屺瞻介绍,拜张石园为师,后又经陆俨少介绍拜吴湖帆为师。1956 年,宋文治创作的《桐江放筏》、《黄山松云》获得了社会的好评。1957 年作为首批画家被调入江苏省国画院(筹委会)。1960 年画院正式成立时,任副画师兼院长秘书。1977 年画院恢复后任副院长。

      宋文治以山水画著称,他常常思变, 从早期的临摹古人到建国后的重视写生, 在“文革”结束后又开始探索彩墨相间的画法,自称为“小泼彩”。宋文治从20 世纪60 年代初开始创作江南题材画, 他爱太湖,画太湖,太湖成为他的艺术象征,他也由此得到“宋太湖”的美誉。



宋文治  山川巨变

▲点击查看高清大图

       山川巨变》是宋文治在上世纪60年代山水画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母题,他先后创作了多幅《山川巨变》来歌颂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最早的一幅创作于'二万三千里'写生途中,为横幅小卷。第二幅作于1961年5月,曾参加1961年在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展览馆举办的江苏省国画院'山河新貌'展,并在《人民日报》发表。江苏省美术馆收藏的这幅《山川巨变》创作于1963年,画幅为竖式。除了形制上的变化,画面布局和内容也在不断变化。同样是描写黄河三门峡水电站,第一幅采取全景式构图,黄河横贯画面;第二幅截取一段,突出表现水库;这一幅则将水库置于画面上端的远景之中,近景是巍峨的高山、层叠的梯田,层次感更强。这同一母题的不断创新,体现了宋文治的探索精神。




       魏紫熙(1915—2002),河南遂平人。从小迷恋绘画。十二三岁时临习《芥子园画谱》。1931 年考入河南艺术师范学校,从'四王'入手,上溯宋元诸家, 尤其喜欢北宋范宽和南宋李唐、马远、夏圭。在校不断临摹前人作品,同时注重写生,先后到过嵩山、伏牛山、武当山等地积累素材。上世纪40 年代开始先后受到阎松父的染色法、赵望云的侧锋勾斫笔法、傅抱石的散锋用笔的影响,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山水画风格。1947 年受聘为河南大学讲师。1949 年移居南京。1957 年参与江苏省国画院的筹建工作,在国画院建立后担任办公室负责人。1960 年参加'江苏国画工作团',壮游二万三千里。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魏紫熙接受政治任务创作人物画,不得不放弃在山水画创作道路上的探索。在这过程中,他采取了一种折衷的办法,在大多数人物画中采用山水作背景,特色鲜明。'文革'后又转变为以山水画为主。代表作品有《南京梅花山》、《温课》、《田头黑板报》、《黄洋界》、《天堑变通途》等。



 魏紫熙  田头黑板报

▲点击查看高清大图

       魏紫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命创作人物画,描绘了各种工人、农民、战士的形象。其中农民在田间地头的劳动、休息、学习活动是他创作的一种主要题材。这幅《田头黑板报》即是表现那个特殊年代通过黑板报向农民进行政治宣传的情景,因此带有浓厚的时代气息,画中人物的衣着、劳动工具贴近现实,这是他长期下乡写生的成果。魏紫熙早年专攻山水画,因此他的人物画大都是人物与山水的结合。这幅画中水田阡陌纵横,小溪流水淙淙,作为背景衬托了人物的活动,让主题更为突出。魏紫熙曾在1999年接受《江苏画刊》采访时谈及自己的人物画创作:'我的人物大多数是用山水画来配景的,学的并没有浪费。我的人物如果说把景去掉,那是站不住的,我自己知道我的人物画的造型不好,画景有时可以为我弥补一些。'


公教活动预告

微山水景观DIY


以新金陵画派画家笔下的山水画为背景,让观众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打造一座山一处小屋,制作一个微型的生态花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