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峄山碑》尺寸:240cm× 60cm 临《琅琊台刻石》尺寸:180cm× 60cm 临《袁安碑》尺寸:240cm× 60cm 这三幅小篆临帖作品,如何?可称精准临摹典范。这是马小杰老师的临帖作品,他是西南政法大学艺术学副教授,其不同风格的篆书作品多次荣获包括十一届国展优秀奖、五届兰亭佳作奖等重大展览奖项。 为什么马老师可以在篆书上获得成功呢?原因之一就是对于各个时期小篆书法的特性有完备的掌握。只有掌握了整个篆书体系的知识,才能有近一步融会贯通形成风格的能力。 马小杰老师十一届国展优秀奖作品 《大西南赋》 237×115 在谈到小篆学习时,马小杰老师讲到:“秦朝、唐朝、清代是小篆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三个时期,将三个朝代进行比较学习,既可以梳理出小篆艺术的发展脉络,也可以从整体上了解篆书在线条、结构上的变化与演进,进而感悟艺术随时代变迁而产生的审美变化。不将这几个朝代的小篆拉通来学习,就会进入小篆学习的小范围、小区域、小格局的发展瓶颈,很快便产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 傅山说:“不习篆隶,纵然写到最妙处,也只是俗格。” 在书法学习中,如果在练习行草书时结合篆书,可医治浮怯之病。实际上,不但以篆作草,甚至以篆作隶,或以篆作楷,都不失为高古的回归。 马小杰老师第五届兰亭奖 佳作奖作品《新巴渝赋》 有一点要说明,如果仅仅追求字写得美观流利一些,不习篆书,情有可原,如果是爱好者进行长期的书法锤炼,则篆书必涉,而且还要花大力气。篆书创作虽然难以超越前贤,但对于学书者来说,高古、凝重“篆意”应该是既定的追求目标。篆书笔法虽简单,作为书体之祖,应该受到重视。 那么,如果你是想锤炼书法能力,或者也想像马小杰老师一样有超高的精准临摹小篆的能力,请关注接下来马小杰老师的三节篆书公开课,在本次小篆经典技法研习课程中,马老师将梳理小篆发展脉络,帮助学员掌握秦代、唐代、清代小篆经典的不同用笔、结体技法,切实提高小篆临摹、创作水准。 课程大纲 第一课时 秦代小篆技法研习 上课时间:2018.05.04 19:00 一、秦代小篆的风格特点(以《峄山碑》、《泰山刻石》为例) 二、特征用笔方法举例讲解演示 三、经典单字结构特征讲解演示 四、章节临摹讲解演示 第二课时 唐代小篆技法研习 上课时间:2018.05.11 19:00 一、唐代小篆的风格特点(以《三坟记》、《迁先茔记》为例) 二、特征用笔方法举例讲解演示 三、经典单字结构特征讲解演示 四、章节临摹讲解演示 第三课时 清代小篆技法研习 上课时间:2018.05.18 19:00 一、清代小篆的风格特点(以吴让之小篆、赵之谦小篆为例) 二、特征用笔方法举例讲解演示 三、经典单字结构特征讲解演示 四、章节临摹讲解演示 授课安排 2018年5月4日第一节试听课,学费 1 元 ! 后续单节课50元,直接报名3节课可享8折优惠,优惠价共计81元。 (微信群授课,以图片+语音+小视频的形式。课程有回放,可永久在本公众号在线观看) 导师介绍 马小杰,1970年7月生,重庆开县人。 2007年毕业于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班,获文学硕士学位;2013年6月结业于中国书协首届西部书界篆书篆刻研修班。 现为西南政法大学艺术学副教授;中国美术学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文质兼美”优秀基层书法家;重庆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兼篆书委员会副主任;重庆鸿恩书画院副院长;重庆两江书画院特聘书法家;重庆市沙坪坝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城七友”成员等,重庆市“五个一工程”,重庆市“艺术奖”获得者。 书法主要获奖情况: 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 优秀奖 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佳作奖 全国首届刘禹锡杯书法展篆刻作品 优秀奖 中国书协西部书界新秀书法成果展”优秀作品奖 …… 书法主要入展情况: 中国“乌海杯”当代国际书法大展 第三届“甲骨四堂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 “经典与传承”宋元善拓临帖书法展 “向人民汇报”——文质兼美优秀基层书法家作品展 “中国当代优秀篆书作品展” …… 作品欣赏 <临帖>临帖> 临《袁安碑》 尺寸:136cm×40cm 2014 临《峄山碑》 尺寸:136cm× 40cm 2014 临《三坟记》 尺寸:240cm× 60cm 2017 临《迁先茔记》 尺寸:68cm× 28cm 2017 临《滑台新驿记》 尺寸:68cm× 28cm 2017 临《崔子玉座右铭》 尺寸:240cm× 60cm 2017 临《许氏说文叙》 尺寸:240cm× 60cm 2017 <创作>创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