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黛玉进贾府14:贾母对于王熙凤,为什么既用且防?

 金色年华554 2018-04-27

贾府里实际的掌权者,实际是王熙凤和贾琏,这一点熟悉《红楼梦》的列位看官应该烂熟于心,然而,贾府的最高统治者和最高决策者是谁呢?不容置疑是贾母,虽然贾母将众多的权力都下放给了孙辈,但在关键时刻,这里所谓的关键时刻,是指的贾府面临严重财政危机时,还是得靠老太太乾纲独断。

笔者在之前的文章里,曾经写过,由于省亲,荣国府出现巨大亏空,贾蓉跟贾珍说:“前儿我听见二婶娘和鸳鸯悄悄商议,要偷老太太的东西去当银子呢。”王熙凤都靠联合鸳鸯偷老太太的东西当银子来度日了,尽管贾珍不信穷成如此地步,但荣国府的日子大不比从前,这是显而易见的。

于是,在第五十三回中,贾母借“批评书”的机会,驳斥了两位女先生评书的内容,提出要“破陈腐旧套”,不经意间,放出了创新进取的信号,为之后的探春持家改革定了调子,也做了思想上的宣传,果然在探春持家过程中,展现出大刀阔斧锐意创新的崭新气象。

有人可能要说了,这么一个老太太,她都靠子女养活了,有这么大的能量吗?她凭什么有这么大的魄力?笔者想说,不但有,而且能量非常大,有句话说得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贾母有这个底气,有这个魄力,在于她有这个资本。

这个资本也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贾母的人生经历,她的这一辈子,从曾孙媳妇到曾祖母,真是“媳妇熬成婆”,她所见识过的排场,经历过的恩怨,这是王熙凤他们现在无法项背的,她可不是吃闲饭的老太太,对于贾府的事情,她了如指掌洞若观火,要知道,她也是当过家的,王熙凤的角色可是她几十年前玩得不要了的。

因此,王熙凤拿着公中的银子放高利贷,弄权铁槛寺等等这些事情,老太太的心里跟明镜似的,因为权力已经下放,王熙凤的这些问题也无碍大局,并非是“伤筋动骨”,而且老太太还需与王家在贾家的势力保持良好的关系,如薛姨妈、薛宝钗、王夫人、王熙凤等,毕竟,王家的王子腾具有实权,势力很大,是四大家族的“保护伞”(在四大家族中,就属他当的官最大)。

更重要的是,贾府实在太需要一个像王熙凤这样的管家,正如冷子兴所言:“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除了王熙凤,竟然没有一个能堪当大任的管理人才,虽然说三姑娘探春管理能力非凡,但是她毕竟是要嫁出去的,因此探春只能暂时代替凤姐,而不能长期管理贾家。

于是,贾母始终保持观望,忍而未发,可千万别以为老太太糊涂了,她是贾府里最清醒的人之一,包括王熙凤联合鸳鸯从老太太那偷东西去当银子,也应该是在老太太的默许下才进行的,因此,贾母对于王熙凤,是既用且防。

刚才讲到贾母的资本来自于她的人生经历,人生经历锻炼了贾母的火眼金睛,使她拥有了丰富的政治智慧和政治手段,这些是王熙凤他们还无法比拟的,那么,贾母的资本还有什么呢?我们后面接着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