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人生,总有那么一点来不及

 金麟167 2018-04-27

  春节带着老妈去了趟南京和扬州,老妈很开心。


  其实我并不喜欢“带”这个字眼,它总是透着那么一丝不平等:家长带着孩子,老师带着学生,仿佛被带着的那些人,无论是心智、学识、能力,抑或社会地位,都是相对的弱者。所以,他们才需要被带领。


  可这自然是实情。就像纵使我有百般的不愿意,也无法否认老妈的生命状态在衰减一样,这是令人不忍直视,又难以辩白的事实。


  我不想见证她的老去。为了这个小私心,有时竟会庆幸和老妈分住在两个城市,不用像姐姐一样天天目睹着她衰老的进程。可坏处也显而易见。每次相隔良久后的再见,却更能从她的身上看出岁月的无情。这种渐进中的老去,反倒是姐姐这样旁近的亲人所不易差觉的。



  每年过年是铁打要和老妈在一起的,可那永远是一年中最清冷的几天——两个人的年节,在一片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里,总显得是那么不合时宜的安静。于是我们宁可在外面过,大理、泰国、厦门、南京、扬州,好像只要不在家,年都会变得更热闹几分。


  讲真,出门也烦啊。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行程安排上的繁琐,无非就是挑挑改改,那都不算事儿。和老人同行,天天形影不离,24小时吃住在一起,才是最磨炼心志的。老妈身体上的不适,比如走得多了腰腿疼,只要多上心,途中别太赶,时不时歇会儿,就都不是问题。晚上回到酒店,洗个热水澡,再系上热敷护腰煲煲,睡个好觉,第二天一早她一准就又生龙活虎了。


  说老妈难伺候,主要在两处:一是口味。出门在外,少有能让她满意的吃食,不是咸了,就是淡了,不是油大,就是不够养生。太辣的不行,热一点儿嫌烫,凉了胃又不舒服。每到一处,总要尝尝当地特色吧?只要长相或气味稍微怪一点儿的,你就甭想着让她吃进嘴里。要是不吃,就请安静地坐会儿吧,可偏不。她一边看你吃,一边还要叨叨着,哎呀这种烧烤有多么多么致癌不健康,你看还这么油腻,也不知道是不是地沟油,这么多辣子太刺激食道又爱上火,服务员的脏手指都伸进汤里啦,吧啦吧啦~


  二是消费习惯。一句话,没有不贵的。“砂糖桔多钱一斤?什么?12?!” 拽上我扭头就走。妈,这可是在年节里哎。有一天早上我们往瘦西湖走,天气湿冷,下着小雨。怕她着凉胃不舒服,看到街边有家满记,就连哄带骗地灌了她一碗黑芝麻糊。喝完撇了撇嘴,“这么一碗就要小20块,都够我现磨好几斤的了。还有,要是再热点儿就更好了。” 我汗~ 唯一一次觉着价廉物美的,是在蒋家桥饺面店,吃了一大碗三丝面,才要12块。老太太吃美了,回北京还在念叨这事儿,嚷嚷着要搬到扬州住,天天去吃蒋家桥。


  出门不比家里,其实没必要那么多挑剔。要是只图舒坦,干脆待家里别出门才好。老人那些经年累月养成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方式,有时我也烦,但我能理解。不能理解的,就提醒自己尽量忍。因为她们已经不再年轻,很难再去改变了。我们能做的,是要去适应她们。我就想趁着老妈腿脚还利索,能带她出来多走走,多看看,多尝尝。往俗里说,是尽尽孝心,可我总觉着这样做自己心里反而能舒服点儿,所以也算是私心:现在做的,是在弥补之前没做的。



  以前我可不这么想,我一直坚信我和老妈都应该有自己独立的生活。我鼓励老妈合理支配和安排她的老年时光,谈谈情,读读书,跳跳舞,唱唱歌,上老年大学,参加社团活动。我怕她孤独,怕她总是惦记我,怕她还在一直给予我她本已不多的所有。我一度觉得这种牵挂都是种沉重的负担,有段时间,就连她挽我手臂这样简单的身体触碰,我也会觉得不自在。我不敢接受老妈更多的亲昵和关爱,我怕自己担不起,更怕自己还不清。


  可她做不到,这点老姐最有发言权。有一次说起我回家少,老姐红着眼眶数落我,你怎么就不能多回来陪陪咱妈?慌乱中我祭出工作忙和独立生活论来招架,老妈却一边收拾着碗筷,一边笑着替我圆场,还埋怨老姐不了解大城市的生活节奏。毫无矫饰的言辞,自然轻柔得像一片羽毛,又犹如一记重锤,把我苍白的辩驳砸得粉碎,毫不留情。电光火石之间,我突然意识到,我所不忍直视的老去,以及顾虑着的付出和回报,是多么的荒谬和虚伪,一直以来,它不过是我为自己的矫情和闪躲所做的自我催眠,既失了勇敢,也无尊严可谈。


  父母的爱是大河,子女的爱如小溪,本就没有比较的必要,更不用把他们的爱当做负累。接受它,有时也是一种给予。自自然然别纠结,生命中就会少些遗憾。也许当你失去他们,当那些曾经惹人烦恼的挑剔和唠叨,变得可爱和值得追忆的时候,我们才会认识到它们的珍贵。



  前几天看了一部日本电影,叫《步履不停》,拍的是儿子和父母之间爱和疏离的故事。别人家的事儿,却总觉着是在说自己。男主在电影里反复说的那句话,“人生,总有那么一点来不及” ,实在是身为人子最无奈的感悟。


  感觉从那之后已经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当初若是这么做的话” 或是 “如果换成现在的我就能做得更......” 之类的感伤,至今仍会不时地袭上我的心头,感伤伴随着时间沉淀、混浊,最终甚至遮蔽了时间的流动。在这段不断失去的日子中,如果说我还得到过一点什么,应该就是:人生总是有那么一点来不及——这么一种近似于认命的教训吧。


  所以,如果我们从现在就开始珍惜,人生里总会少一些来不及吧?




来源 / 彼有遗秉

作者 / 晚菘

插图 / 《步履不停》剧照

总监制 / 振华

执行主编 / 张燕

副主编 / 跃升

责编 / 张燕

制作 / 兰宇 跃升


光明日报 · 阅读公社工作室 

微信:yuedugongshe01   QQ:2223488253


版权声明:【阅读公社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