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变得越来越不喜欢思考——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毕业生作品展及电影犬之岛

 昵称31728201 2018-04-27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毕业生作品展

湖南师大毕业生作品“惘”


四月底,趁着闲暇看了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展览,对于绘画我是外行,只能谈感觉。记得小时候就有一个绘画的梦,对于会画画的人我总是抱以羡慕的态度,觉得这种艺术形式实在太妙,能够描绘心中所想,眼睛所见,是世间最难移可贵的事情,因此和一个会画画的女孩恋爱几乎占据了我青年时代的所有想法。后来自己也间断性地学过一些画画,但是总摸不到门道,想必自己并没有这个天赋,直到后来认识林二腿之后,她说绘画就是画你心中所想,这句话让我感触颇深,以至于最近一段时间画出了不少儿童画。


湖南师大毕业生作品“衍生”


再回来谈这次湖南师大的展览,令我大跌眼镜的是,他们看起来有模有样的绘画全然没有任何想法,完全不像是22岁左右年轻人的作品,在我的认识里,年轻人青春飞扬,想象力让人望尘莫及,时不时会有惊掉下巴的作品跃然纸上才对。但是很可惜,这些作品全然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干瘪瘪的没有任何生气。


湖南师大毕业生作品“女朋友”


在湖南师大美术学院毕业展,整个观展过程震撼得我不断地哇哇大叫。这是一场以“孤岛”为主题的行为艺术,为什么呢?因为这所美术学院的毕业作品,似乎完全不受外界当代艺术变革的冲击,像一座坚韧不屈的孤岛,以百年不变的状态呈现在世人面前,将几十年前美院就淘汰的手法与画风又放入美术馆,用看似僵化的思维来抵御外界的变化,以守护传统的名义呈现着一幅幅“冻龄”的作品,纵观一百幅作品,均为架上绘画,而人物,是所有画作的主题。表达着对徐悲鸿所开创的中国学院派美术教育的追思与崇敬。



湖南师大毕业生作品“大叔”


这场行为艺术准备极为充分,甚至渗透到了画作名字上,“草原之音”、“大叔“、“藤”、“焉支山.寻踪”、“父与母”、“女朋友”、“新生的希望”、“都市.弦音”、“初遇大凉山”等,丝毫不留多余念想地扯回现实,完美再现了某个地级画院展览现场,这是一场多么壮观的行为艺术!


湖南师大毕业生作品“都市.弦音“


我绕着整个展览转了一圈,然后嘴里喷出了一些话,这个展览是一台巨大机器指挥出来的行为艺术,让我们看到现在年轻人的面貌,他们像完成作业一样把形状描绘出来,有一个声音教他们画一个人,他们就画出了一个人。


湖南师大毕业生作品“初遇大凉山”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这绝对是一次成功的行为艺术展,形象又深动地让我看到这些画背后的人,他们没有自己的表达,没有欲望和个性,没有想象出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没有思考自己为什么要画,只是在遵循一种观念和精神,像一个木偶人一样被人用线牵引看向哪里。当然,指引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只可惜在这个展览上我只看到他们指引的方向是茅厕。


湖南师大毕业生作品“父与母”


湖南师大毕业生作品


湖南师大毕业生作品“天花板”


湖南师大毕业生作品


湖南师大毕业生作品“草原之音”


湖南师大毕业生作品“多伦诺尔镇的老赵”


我们变得越来越不喜欢思考


电影院厕所

犬之岛

 


犬之岛是今年不可多得的好电影,但是几乎没有几个人去看,我觉得很正常。看完电影我在电影院的厕所里照了一张很有意思的照片,小便器上挂着一些优秀演员的肖像。这种事情让我们哭笑不得,当然也不奇怪,在我们这里总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将好的东西放在厕所臭掉,把坏东西放在餐桌上,食屎的人还是大多数基本上是一种常态吧。


有人说因为看不懂,我一直都反对这种说法,我觉得看一部电影,一本小说,一首诗,最重要的不是看懂,而是一种感受,你的感觉,你的思考和自我的觉悟。看懂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不过是对作品的解读,不过是对作品的思想提取。这也是我们一直教育的方向,这种教育让很多人失去了对事物的感知能力,这恐怕是最悲哀的事情了。


我经常和比我年轻的人一起玩,从来都觉得年轻人有着丰富的感知能力,但是近来却感觉到,年轻人不会恋爱,不会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们努力的方向全是家庭和社会的指引,价值判断全寄托在别人的标准上。


他们变得越来越不会思考,总是在问,那是什么意思,而不想我要什么,我的理解。当然了,这句话有点过,因为我还知道一些有意思的年轻人,他们写出了好玩的东西,拍出好玩的照片让我觉得这就是年轻人的生命力。


但是这种状况实在太少了,他们的大数人把太多的东西用“看不懂”三个字忽略了,想想就觉得悲哀,像我三十好几的人,还在热情地恋爱,我就觉得把看不懂三个字贯在自己身上是很可耻的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