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属于中医“乳癖”范畴,以乳房内肿块和乳房疼痛(肿块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特点是肿块和疼痛有周期性变化,在月经前出现或加重,月经后疼痛减轻或消失,肿块缩小。 中医治疗攻略一:疏肝 《外证医案汇编》“若治乳,从一气字著笔,无论虚实新久,温凉攻补,各方之中夹理气疏络之品,使其乳络疏通,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阴生阳长,气旺流通,血亦随之而生,自然壅者易通,郁者易达,结者易散,坚者易软。。。乳癖、乳核等坚硬,属气郁者多。”疏肝理气是乳癖病早期的主要治法。 中医治疗攻略二:健脾 脾为后天之本,为生痰之源。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水湿不化,凝聚成痰,阻于乳络,而成痰核。故健脾益气,以绝生痰之源,也是乳癖治本的重要思路。 中医治疗攻略三:补肾(调理冲任) 肾气—天癸—冲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性轴,既作用于胞宫,又作用于乳房。肾气化生天癸,天癸激发任通冲盛,冲任下起胞宫,上连乳房。肾气不足,冲任失调既可出现月经不调,又可出现乳房失养,乳络虚滞而出现乳房肿块疼痛的乳癖病(乳腺增生)。这与西医学中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雌激素分泌过多,长期刺激乳腺组织而发生乳腺增生病是一致的。陆德铭:乳癖之为病,与冲任二脉关系最为密切。肾气不足,冲任失调为发病之本;肝气郁结,痰瘀凝滞则为发病之标。故临证以调摄冲任为主治疗本病,常效如桴鼓。实践证明,调摄冲任可调整内分泌,从根本上防治和扭转本病的发生和发展。 中医治疗攻略四:通洛 乳癖之乳房肿块疼痛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符合中医“久病入络”的特点。《张聿青医案》“乳尖属肝,乳房属胃,气滞胃络,乳中结核”,中明确指出乳癖病的病位在胃络(乳络)。故通络(畅通乳络)在乳癖治疗过程中可全程使用。 中医治疗攻略五:散结 乳癖乃气郁痰结血瘀相互胶结,盘踞乳络,而成结块。故治疗乳癖当重视软坚散结法的运用。 中医治疗攻略六:通降阳明 中医认为女子乳房属胃,胃热积滞,痰浊内生,土壅木郁,气郁痰热阻于乳络而成结块者,治宜通降阳明,消导痰热,理气通络。方以复元活血汤最为贴切。 中医治疗攻略七:权衡标本 《内经》:“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论标本最重要的是“人为本,病为标”,生病的人为本,人生的病为标。就乳腺增生来讲,“乳腺增生”是标,患乳腺增生的人是本。如果治疗把眼光局限在乳腺肿块上,只重视活血化瘀、化痰散结、软坚攻癖等攻克消伐,而不重视调理人的气血阴阳、脏腑功能。就是治标不治本,“不知标本,是谓妄行”,就达不到预期治疗效果。 ![]()
![]() |
|
来自: 子孙满堂康复师 > 《乳腺外科 乳腺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