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科学发现之六:马王堆地图

 简易乾坤 2018-04-27

 

中国古代科学发现之六——

马王堆地图

中国纪检监察报20180223第六版史鉴  作者:张佳静

图为马王堆地形图,选自曹婉如等编《中国古代地图集(战国—元)》。

马王堆地图是中国早期测绘技术和地图制作技术的杰出代表。它是指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三幅绘于帛上的地图,分别为地形图、驻军图和城邑图,推测绘图时间在汉文帝初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前。

地形图为正方形,边长96厘米,上南下北,图中主要区域是当时的长沙国南部,也就是现在湘江上游的潇水流域、南岭、九嶷山及其附近地区。图上绘有河流、山脉、居民点、道路等,内容丰富、笔法熟练、符号设计具有一定原则,体现出很好的绘制技术。

驻军图长98厘米,宽78厘米,上南下北,其中军事内容用红色表示,其他要素用黑、青二色表示,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彩色地图,图中主要区域位于今湖南南部宁远九嶷山与南岭之间,绘有山脉、河流、居民点,图中着重标出九支军队的驻地、防区、军事设施和行动路线。汉高祖吕后末年,割据岭南的南越王赵佗向长沙国南部发起进攻,朝廷及长沙国随即派兵征剿,驻军图可能就是此次征战时使用的一幅地图。

城邑图残破严重,长48厘米,残存部分宽约48厘米,据推测图中内容是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城邑和墓茔。

地形图和驻军图所绘的南岭地区地形复杂,步测无法测出地物间的水平直线距离,但图中主要区域的图形轮廓、河流分布与现代地图均大体接近,因而推测这两幅图均在实地勘测的基础上测绘而成,地形图也被认为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实测地图。据文献记载,同时代的罗马也出现了实测的土地勘测图,但是没有保存下来。

西汉以前,古人已经掌握了“准、绳、规、矩”四种测绘工具,并使用司南测定方位,再应用《周髀算经》中的“重差法”和“日高术”,便可获得测量数据,再依据分率(比例尺),使用统一的图例,将测绘数据绘制于帛上,便可成图。(张佳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