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秋津卫图 人物一万二

 网罗天津卫 2018-04-27

  

  《寒秋津卫图》中估衣街街景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人物风采各异,市农工商包罗万象。《寒秋津卫图》的出场人物数量与之相比,更是创下了现代画家作品之最。“如果全部作品完成,描绘的人物将超过一万两千人,每卷作品人数均在一千人左右。”

  如此庞大的场面,如此众多的人物,会不会千人一面呢?人物表情动作是不是会有重复?带着这种疑问,记者仔细观赏了每卷作品,令人赞叹的是:画家笔下出现的人物形态各异,不同人的形态与服装穿着,巧妙地融入到了不同的场景当中。估衣街上的买卖商家各个笑逐颜开、拱手作揖,达官显贵、富家官宦子弟派头十足,摩登女郎婀娜多姿,或挑选商品,或结伴同行,街上洋车飞奔,汽车穿行,好一个繁华热闹的估衣街。

  再看当年的东马路,不知哪个大宅门正在办丧事,长长的出殡队伍浩浩荡荡一眼看不见首尾。从画首观看,天津出大殡的景象尽在眼前:撒纸钱的前头带路,开路鬼、开路神、纸人纸马、和尚老道吹打念经、孝子贤孙……各依次序。其他画卷,人物虽然同样众多,但在不同的场景中,人人都在干着不同的事情,五行八作,形形色色的行业人物,画家用画中的事件,巧妙地化解了可能产生的人物雷同或呆板。

  “要使人物有活力,必须了解当年的社会情况和人物特点,”杜明岑介绍说,“在画中,估衣街的主要人物应当是两种人,商人和有钱的顾客,商人的穿着描绘一定要和当年一样,他们还必须待客谦恭,所以画卷上的商家人物多是抱拳作揖,迎来送往的描绘。而估衣街的顾客更是有钱人居多,所以要表现出他们的阔绰和有钱阶级的派头。同时,对于不同的穿着描绘,可以看出当年的估衣街,既是老派官宦的出入地,也是新潮人物的光顾场所。在描绘三不管时,对于穷苦人家和各种杂耍的描绘,又让人一眼看出这里的人物与估衣街的人物不属于一个阶层,富贵高下一看即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