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荐读】蜂制品的储存方法及注意事项

 369蓝田书院 2018-04-27

笔者在《中国民间疗法》2018年第1期发表了《蜂制品治愈乙型肝炎3例》的文章(文后附案例1则)。文章见刊后,部分患者电话咨询蜂制品的保存、配比和服用方法。笔者将有关问题介绍如下。



1
蜂蜜的选择和储存


蜂蜜选择成熟蜂蜜,非成熟蜂蜜含水多,久放易酸败变酸。虽然加热至60℃左右后不影响食用,但会损失营养成分,所以最好买成熟蜂蜜。蜂蜜可以放在玻璃、陶瓷和不锈钢容器内,原则上可以在常温条件下(不需要冷藏或冷冻)长期存放。


2
蜂王浆的储存


蜂王浆一般置于塑料瓶内,不能久置于常温或冷藏于冰箱,必须冷冻于冰箱或冰柜,可存放2年不变质。由于蜂王浆必须冷冻存放,服用时不方便,所以最好和蜂蜜按比例调匀一起存放。一般用0.5kg蜂王浆解冻后与2.0~2.5kg蜂蜜调匀,放置于玻璃容器内在冰箱内冷藏保存。每次不要调太多,调好的蜂蜜和蜂王浆可以放冰箱冷藏保存1个月。蜂蜜本身有杀菌、抑菌作用,所以调和的蜂王浆和蜂蜜里冷藏1个月左右不会变质。但需在1个月内服用,否则蜂王浆的活性成分会损失,影响疗效。


3
花粉的储存


花粉一般置于塑料袋中,在常温下可以存放1年以上。但是常温保存易褪色,营养成分会损失。因此选用冷冻保存,存放2年也不会褪色,营养成分也不会损失。


4
蜂制品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蜂王浆比重比蜂蜜小,容易漂浮在蜂蜜上面,每次服用时先搅拌均匀,取40~60mL蜂王浆和蜂蜜的混合物,加花粉15~25g,用温开水冲服。水温不要太高,否则会破坏蜂王浆的活性成分。每日服用两次,早晚服用。有些人长时间服用可能出现胃酸过多,可以口服奥美拉唑或法莫替丁,好转后停止服用,不要长时间连续服用,根据实际情况间断服用即可。身体状况好转后,蜂制品可以改为每日服用1次,早上或晚上均可。一般每日服用1次蜂制品,不会出现胃酸过多的现象。


此外,蜂制品虽好,也有禁忌。如肝硬化、糖尿病患者和未满1岁的婴儿不宜食用蜂蜜;正常发育的儿童,乳腺疾病、卵巢子宫疾病、腹泻患者、妊娠期女性、过敏体质者、低血压与低血糖者不能食用蜂王浆;胃病疾病者、尿酸高者、痛风患者等不宜食用花粉。


附蜂制品治疗乙肝案例1则:


患者,男,53岁。20岁时首次发病,慢性乙肝病史20多年,HBsAg(+),HBeAb(+),抗HBC(+),属母婴垂直传染患者,无住院治疗。谷丙转氨酶高时口服一般降酶保肝药物,转氨酶正常后停药,没进行过抗病毒治疗。2004年开始口服蜂制品治疗。治疗前做了全面检查,肝功能正常,乙型肝炎三系小三阳。B超:肝形态大小正常,被膜平整,肝实质回声明显增粗,欠均质,脉管纹理可见,尚清晰,门静脉内径1.5cm,胆管无扩张,胆形态大小正常,壁厚、毛糙,腔内透声(-)。脾厚:4.9cm,脾静脉无扩张。B超诊断:慢性肝病,肝纤维化。跟踪随访至今,该患者口服蜂制品的剂量和病情转归如下:蜂蜜40mL,花粉15g,蜂王浆10g,温水调服,每日2次。2006年检查肝功能正常,乙型肝炎三系结果为:HBsAg(+),抗HBS(-),HBsAg(-),HBeAb(-),抗HBC(+)。以上剂量改每日1次口服。2007年复查肝功能正常,乙型肝炎三系结果为:抗HBS为弱阳性,余不变,继续口服。2008年复查肝功能正常,乙型肝炎三系结果为:抗HBS(+),抗HBC(-),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生化全项正常。肝、胆、脾B超检查正常。该患者至今仍坚持服用,每日1次。患者现已53岁,除正常饮食和食用各种水果,未服任何药物和保健品,多年未患过感冒和其他疾病,每年查体生化全项和其他检查全部正常。


按语:蜂蜜有杀菌消毒作用,能保护肝脏,促进肝细胞再生,抑制脂肪肝形成;消除疲劳,提高机体免疫力。花粉多糖能激活巨噬细胞的吞噬活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花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防止脂肪在肝脏上的沉积,从而保护肝脏。蜂王浆有滋补、益肝健脾的功效,可用于病后虚弱、小儿营养不良、老年体弱、传染性肝炎、高血压病等,可明显提高机体对各种致病因子的抵抗力,促进组织再生与修复,调整内分泌及新陈代谢,有效促进食欲、改善睡眠并促进生长发育,对机体有极强的保健作用和治疗效果。


蜂蜜、花粉、蜂王浆三者或其中两者共同服用,功效可叠加,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但需注意的是,个别患者对花粉过敏,可只服蜂蜜和蜂王浆;若患者对蜂王浆过敏,可只服蜂蜜和花粉。此外,需长期坚持,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节选自本刊2018年1期杂志)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