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扼守京都北大门 历尽沧桑见证历史的大境门

 zzm1008图书馆 2018-04-28

大境门是中国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张家口市区北端,建于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已有350多年历史。大境门是中国万里长城中四大关口之一,与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有着同样重要作用的关口。大境门外东、西太平山巍然对峙,地势十分险要,素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扼守京都的北大门的咽喉,连接边塞与内陆的交通要道。

大境门造型朴实厚重,它所体现的粗犷苍劲、朴实厚重、限而不拘的气势,在整个长城文化中是绝无仅有的。大境门历尽沧桑,是张家口历史的见证,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都与大境门密切相关。

1927年察哈尔督统高维岳在大境门门楣上书写的“大好河山”,苍劲有力,颇为壮观,为大境门增添风韵。

大境门也是蒙、汉、回、藏等多元文化友好交流的场所,在清代(公元1644-1911),是北方十分重要的商业都市,被称为“路陆商埠”、“皮都”。

我国万里长城的关口都以“关”“口”称谓,而只有张家口的这个关口被称做“境门”,这其中即包含着“商文化”和“武文化”的魅力,也流淌着民族融合的历史渊源。封建王朝以长城和门为界,做生意的外族人只能在城外交易。“境门”意思是指边境之门。

从明朝起,张家口大境门外元宝山一带,逐渐形成了在历史上被称为“贡市”和“茶马互市”的边贸市场。来自蒙古草原和欧洲腹地的牲畜、皮毛、药材、毛织品、银器等在这里换成了丝绸、茶叶、瓷器和白糖,大境门外成为了我国北方国际易货贸易的内陆口岸。

这里的长城皆沿山势修建,就地取材,以石垒筑,灰浆勾缝而成。

2012年8月6日因受连续强降雨影响大境门西段长城坍塌事件。

战争与和平,生命与死亡,繁荣与凄凉,在这里周而复始,更迭演绎。大境门历尽沧桑,是张家口历史的见证。大境门既目睹了旧中国的贫弱,也目睹了新中国的兴旺和塞外张家口的历史巨变。大境门也是张家口的象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