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背诗 | 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南山ren 2018-04-28

绝句

宋·陈师道

书当快意读易尽,

客有可人期不来。

世事相违每如此,

好怀百岁几回开?



注释

1、快意:畅快心怀、畅快胸怀之意。

2、可人:可心合意之人,这里指知交好友。

3、期不来:期,期待,这里指期待好友前来但却不来。

4、后两句:详见文中解释。


简析

这恐怕是陈师道写得最好的绝句了,我们来看一下: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我们大家可能都曾有过这样的体验,夜晚翻开一本书来读,越读越觉得好,越读越与自己的心意契合,越读越睡不着觉,然而读着读着,不经意间,那书竟然读完了,于是心头一百个意犹未尽,一千个不甘就此罢手,然而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只好再从头重新读过。陈师道这句诗写的就是这种情况,因此结合我们自身的生活体验去加以理解,必定能够理解得更好。


至于第二句,有人顺着第一句诗意认为写的是,陈师道既然读了一本好书,所以就很想找一些知交好友,一起来探讨探讨这本书,交流切磋一下读后感,然而好友们却不管你怎么期待,却全都不能过来与他相见,于是心中充满了怅然、失落之情绪,我却觉得与其如此解读,还不如把第一句和第二句分别独立开来,它们各自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生之不如意事,一方面是书读得正美却忽然读尽了,象征着人生有很多爱好,然而最后都满足不了;另一方面是很希望能同知交好友多多来往,然而这个愿望同样实现不了,因为他当时的几个好友,苏轼远贬海南,黄庭坚被发配到川黔之地,张耒在安徽宣州任职,魏衍自徐州移往沛县,只剩他老哥一个还在徐州,所以当然不管怎么期待他们都不会过来了。


第二句中的“可人”正是与“俗子”相对而言的。陈师道曾经在另一首《寄黄充》中也表达过类似的思想,他写道:“俗子推不去,可人费招呼。世事每如此,我生亦何娱。”这首诗完全可以看做今天这首绝句的“浓缩版”,意思也是说庸俗的人不管你怎么推都推不开,他们还是每天都出现在你的面前,而心意相同的人却费尽了招呼邀请,他们也并不过来。世界上的事每每如此,我这一生又有何快乐可言呢!继续往下看后两句: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后两句说的正是这种意思。世界上的事好像故意要同人作对一样,每每违逆人的心意,人的一生,百岁光阴中,才会有几回真正畅快的开怀大笑啊!


如果我们真正了解了陈师道穷困潦倒的一生,那么他会说出这样的话就丝毫不觉得奇怪了。他应该没中过科举,只是由于苏轼的荐举,这才被任命为徐州教授,也就是徐州府学的教书匠,这样才有了一点微薄的薪水,使他能够把寄养在他岳丈家的老婆和孩子接回来,此前由于他无力养家,他老婆和孩子是一直寄养在岳丈家的,然而就是这一个小小的教职,他也没能做安稳,后来就因有“苏党”之嫌而被罢免。没有办法的陈师道,只好自己也跑到岳丈家“就食”。晚年的时候,他终于又被任命为秘书省正字,然而同样改变不了他饥寒交迫的窘状。后来有一次因到郊外祭祀,他没有棉衣,他老婆就跑到他连襟——赵挺之,也就是李清照丈夫赵明诚的父亲那儿借衣服,然而陈师道却素来看不起赵挺之的为人,于是就把老婆修理了一顿,拒绝穿她借来的衣服,结果遂因受冻受寒而感染疾病,不久死去,死后还是他好友邹浩出资买了棺材,这才得以入殓下葬——


贫穷至此,绝望至此的陈师道能写出“好怀百岁几回开”这样的句子,奇怪吗?一点也不奇怪,这正是对他穷困潦倒的一生的最好写照和感慨。


最后再回顾一下陈师道这句诗的典故渊源及其对后代诗人创作的影响。


《庄子·盗跖》中有言:“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疾死丧忧患,其中开口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


西晋的羊祜曾叹息道:“天下不如意事,恒十居七八。”


大诗人杜甫在《秋尽》诗中写道:“怀抱何时独好开。”


由上述引用可以看出,陈师道此句确实继承了很多古人这方面的思想,特别是对杜甫的诗句进行了加工,使其变得概括性更强而感染力更高,当然后代同样也有人在陈师道的基础上,继续表达这种类似的内涵,比如曾国藩有句“苍天可补河可塞,唯有好怀不易开”,意思就是苍天也是可以补的,比如女娲补天,黄河也是可以塞住的,比如大禹治水,只有好怀,只有畅快大笑,却真的是很不容易实现的。


当然曾国藩的句子比之陈师道的句子,内涵和外延上均没有什么突破,甚至还不如陈师道的句子更有力,不过这倒也没有什么,因为他们都是借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慨,只要这种感慨是真的,又何妨大家都来表达呢,是为诗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