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儿科疾病谈谈中医临床辨证(一)

 晶莹海砂 2018-04-28

一、方证相应

方证相应说是探讨临床处方药物应用规律的学说之一。该学说首见于《伤寒论》,现已成为中医临床的常用的原则和方法。方证相应是中医治病的优势和特色。

二、中医临床的方证相应

1)重视方证与体质:证是由遗传因子,或遗传因子加环境因子所形成的机体在临床上的病理生理变化的综合反应,以及针对这种临床表现的治疗依据。为了使证进一步科学化,必须重视现症的获取和从个体差异与遗传差异的角度识证的方法。


以体质特征+临床症状为给药指征的方证相应

A、防风通圣散证:

体质特征-----体格健壮,呈脂肪型/肌肉型,肤色黄白, 以白为主。青壮年以前,体力充沛,患病率低。壮年期以后,有脑出血、动脉硬化症、肾病、高血压等易患倾向。

临床症状特征------两大:大便多秘结;大鼓腹(重役腹),以腹为中心实满,心下部及两胁痞硬。

B、大柴胡汤证:

体质特征-----体格肥满或筋骨健壮之人。

临床症状特征-----症状,胸胁部紧张感、痞塞感、痛疼,便秘倾向。体征,上腹角宽,心下痞厚坚硬紧张,季肋下部也同样坚硬紧张。

C、桃核承气汤证:

体质特征-----体格健壮,易上火,皮肤色白。有妇科疾患、高血压症、肝炎等患病倾向,并易伴有植物神经症状(头痛、头晕、耳鸣、肩酸痛、动悸、不眠、兴奋、健忘、衄血)。    

临床症状特征----髂前上棘附近有皮下压痛,少腹急结。

D、当归芍药散证:

体质特征-----体瘦,肤色白,常以贫血和腹痛为主诉就诊。

临床症状特征-----全身疲劳倦怠感,头重、眩晕、肩酸痛、耳鸣、不眠,腹部一般较软,下腹部无抵抗感或压痛。

E、防己黄芪汤证:

体质特征-----皮肤色白,肌肉痿软,因水肿易疲劳、多汗;因小便不利易致下腹部浮肿,易发生膝关节炎。


儿科从体质及个体差异角度领会方证相应

F、神经质体质------体质虚弱,易疲劳,经常腹痛,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动作迟缓,易患外感,脉诊腹诊皆无力者。

治用:六君子汤(以胃肠虚、食欲不振,面色萎黄,乏力为指征)。

补中益气汤(以疲倦乏力、口淡无味,脉散大无力,易于外感为指征)。

小建中汤(以脾虚为重,易疲劳,经常腹痛,喜食甘味,多有鼻衄,动作迟缓,脉力腹力较弱为指征)。

2)重视方证与病证的交叉:病名诊断是一种横向诊断(纬线),适用于内因大于外因的群体性疾病;证的诊断是一种纵向诊断(经线),适用于外因大于内因的个体性疾病。

病名诊断与证的诊断相结合---纬经诊断。

方证与病证的交叉有利于诊治效果的提高。

以病证+方证为给药指征的相应范例

肝疾患的患者群的大柴胡汤证、柴胡桂枝汤证、补中益气汤证三个方证群。

A、大柴胡汤证群----其遗传表征为体质壮实,肌肉丰满,呈肥胖型,上腹角宽,其症候特点为呈现高脂血症、高血液黏度血症、淤血症状。肝功能检查,CHEA/G低下,ALPTTT轻度上升。药物治疗反应差。预后不良。

B、柴胡桂枝汤证群---其遗传表征为体形瘦长/普通形,其症候特点,血黏度、血中脂质无异常。肝功能检查,CHEA/G显著低下,ALPTTT轻度上升。药物治疗反应好。

C、补中益气汤证群----无明显遗传表征,体形胖瘦皆有;其症候特点,纤维蛋白原低下,血液黏度显著降低,自、他觉症状皆表现低下。肝功能检查,CHEA/G显著低下,ALPTTT显著上升。有向肝硬化发展的倾向。


(3)方证相应的儿科应用举例 [感冒]

〈初期〉

A、葛根汤证:阳实体质,以身体强痛、无汗发热、项背炎症充血症状有紧张感、脉浮有力为指征。

B、麻黄汤证:体实之人,以恶寒、无汗、发热、身痛、骨节痛疼、咳嗽剧烈为指征。以不出汗为着眼点。用后一般发汗而愈,也有汗不出尿量增加而热退者。

C、桂枝汤证:体弱之人,外感风寒,以恶寒、恶风、发热、头痛、身体痛疼、自汗、脉浮弱为指征。以体弱及病后无力,有自汗倾向为着眼点。

D、香苏饮证:胃肠虚弱或神经质体质患儿感冒,以头痛、发热、恶寒、胸中心下痞塞、心绪不佳为指征。宜于内伤兼外感之证,内有宿食停饮或气郁,感冒症状轻,脉多沉弱。感冒兼吐泻者,用钱氏白术散。

〈中后期〉

A、小柴胡汤证:身体较瘦或筋骨质,以感冒发热数日后,往来寒热,或虽热退而不思饮食,口苦、咳嗽、胸胁苦满,舌苔白为指征。脉既有力,腹壁又紧,胸内壅塞胀满,心窝发硬,肋下压痛,上腹角狭窄。

B、五苓散证:适宜于服用了退热剂和感冒药之后,出现口渴、饮水即吐及尿量减少者。

C、竹茹温胆汤证:感冒恢复期,以余热缠绵,或即使热退,但身体不爽,咳嗽、痰多,恶心、呕吐,难于安睡,舌苔厚腻为指征。

(4)方证相应在儿科的应用举例[哮喘]

〈发作期〉

A、小青龙汤证:以感冒即发哮喘,发作前喷嚏频作,流水样鼻涕,逐渐呼吸不畅,频繁排尿,腹直肌紧张上腹部触之坚硬为指征。哮喘平息后,宜不变方继续服一段时间,常可使体质改善而不易感冒,哮喘不再发作。

B、麻杏石甘汤证:以喘咳、自汗、口渴、无大热、尿少、面目浮肿、上逆而烦为指征。本方宜于胃肠健旺而能食者,宜于只有剧烈的咳嗽/剧烈呼吸困难/剧烈冷汗出而口渴(可伴有小便少,面肿)。

C、苓甘姜味辛夏仁汤证:以体质虚弱,喘息,面色无华,下肢浮肿显著,手足冷,喘鸣咳嗽  吐清水样痰,心悸亢进,腹部无力,腹直肌紧张为指征。患者体力、精力均不足,形体消瘦,腹部皮下脂肪少,腹直肌紧张,整个腹部无力,喘息未发作前,疾走/上楼即气短不续。

D、甘草麻黄汤证:以喘息剧烈发作,伴上半身浮肿,呼吸困难为指征。一般作为喘息剧烈发作时一时使用的顿服药。

E、麻黄附子细辛汤证:宜于少阴证,以经常背心冷,面色不佳,呼吸困难,时有咳嗽喘息为指征。

〈缓解期〉

A、小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证:宜于体质中等稍瘦者,以胸胁苦满,上腹部胀满、抵抗轻微为指征,长期服用可改善体质,控制哮喘发作。

B、神秘汤证:〈〈外台秘要〉〉方(麻黄、杏仁、甘草、柴胡、厚朴、陈皮、苏叶),用于比小柴胡汤体质稍衰者。以腹力较弱,心下不甚紧张,微有胸胁苦满,咳痰不多,呼吸困难,兼有神经症状者为指征。

C、苏子降气汤证:用于虚证。以体质虚弱,哮喘,足冷,呼吸困难,呼吸迫促而上冲,小便不利,脐至下腹软弱无力为指征。

(5)方证相应在儿科的应用举例[肺炎]

〈初起〉

A、小青龙汤证:宜于小叶肺炎初期,头痛,恶寒,发热,咳嗾,胸痛,咳清稀痰涎者。服药后,若小便利则降热。口渴者,加生石膏5-10克。

B、大青龙汤证:用于体质强壮的较大儿童患大叶肺炎初期,使用指征,脉浮紧,高热恶寒,口渴,烦躁。但要注意,素体较弱,患感冒为小青龙汤证或桂枝汤证的人,有时也可表现为本证。

〈极期〉

A、大柴胡汤证:多用于大叶性肺炎,也可用于小叶性肺炎。病后数日,表证已去,呈弛张热时使用,以体壮、胸胁苦满重、脉有力为指征。使用本方的患者,还可表现饮食后则感心下部不适加剧,咳嗽加剧,或有便秘。

B、柴陷汤证:用于大叶性肺炎,发病经过数日以后,表证已去而呈弛张热,剧咳,痰粘难出,胸部痛疼而有压迫感,呼吸困难者。

C、小柴胡汤证:用于早晚热度起伏很大,咳嗽及呼吸困难不剧者。

D、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多用于虚弱体质小叶性肺炎。患者有怕冷感比怕热甚,面色不佳,脐部易感动悸,口干,头汗或盗汗等症。

E、桃核承气汤证:用于大叶性肺炎,高热,便秘,意识不清而小腹急结者。

〈恢复期〉

A/竹叶石膏汤证:用于大叶性肺炎的恢复期及小儿肺炎迁延热不降,咳嗽不减者。其方证有二:一是口唇干燥、皮肤干燥,口渴;二是尿量少,色深。

B、竹茹温胆汤证:用于热邪残留,咳嗽痰多或恶心而不能安眠,梦多而神经过敏者。

〈阴证肺炎〉

A、麻黄附子细辛汤证:用于虚弱患者肺炎初起,有表证,脉沉小,热不太高。

B、真武汤证:用于虚弱患者的肺炎,使用指征有三:其一,体温高而患者少有热感,冷,脉弱,舌湿润;其二,少有热感,时有摇晃状目眩,倦怠;其三,病症似麻黄汤证、葛根汤证,服用这些处方后,体温反而上升,咳嗽咳痰加剧,脉浮但相当弱。

另外,本证伴有便秘者,脉多迟弱,切勿误作承气汤证。

C、四逆汤证:用于患者体温虽高,脉迟弱,手足厥冷,尿清色淡,口不渴,若更见烦躁剧烈者,则易用茯苓四逆汤。

(6)方证相应在儿科的应用举例[过敏性鼻炎]

A、小青龙汤证:用方指征为 伴有表邪,水饮动而上逆,喷嚏频作,鼻涕多,严重时流泪、流口涎等。

B、麦门冬汤证:用于火逆上气的过敏性鼻炎,指征是喷嚏频作,颇似痉挛性咳嗽,咽部有刺激感、干燥感。小青龙汤证重在鼻涕多,麦门冬汤证重在痉挛性喷嚏。

葛根汤证:用于面部及项背部有紧张感,眼、耳、鼻及黏膜发生炎症充血,平素肩部紧张,易感冒,喷嚏频作。

C、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证:常用于有冷症,易感冒,易生冻疮者,患有过敏性鼻炎,喷嚏频作。

D、甘草附子汤证:用于易感冒,背冷恶寒,流鼻涕,头痛,喷嚏频作。

E、麻黄附子细辛汤证:用于阴证鼻炎。

F、十全大补汤证:全身性虚弱,面色苍白,贫血,皮肤干燥,鼻黏膜干燥,喷嚏频作。G、加味逍遥散证:虚弱状况不明显,改善体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