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犹如神助小雁塔神奇的震裂神合经历

 zzm1008图书馆 2018-04-28

小雁塔位于唐长安城安仁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郊)荐福寺内,又称“荐福寺塔”,建于唐景龙年间(707-710年),与大雁塔同为唐长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是为存放唐代高僧义净从天竺带回来的佛教经卷、佛图等而建。

小雁塔在唐、宋时期一直叫“荐福寺塔”,“小雁塔”之名和“大雁塔”有关。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朝廷在长安大慈恩寺西院建造了用于安置玄奘由印度带回经籍的佛塔,塔名为雁塔。唐中宗景龙元年(707年),由皇宫中的宫人集资在荐福寺主持营造了一座较小的佛塔。后来,为了区别两塔,慈恩寺塔名为“大雁塔”,而荐福寺塔外形似雁塔又小于大雁塔,故名“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

小雁塔是中国早期方形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作品,原有15层,现存13层,高43.4米,塔形秀丽,是唐代佛教建筑艺术遗产,也是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汉族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在漫长的岁月中,小雁塔还有着“神合”的历史。公元1487年,陕西发生了6级大地震,把小雁塔中间从上到下震裂了一条一尺多宽的缝。然而时隔34年,在1521年又一次大地震中,裂缝在一夜之间又合拢了。

而这种过程在小雁塔的历史上有过被地震震裂过三次,又震合过三会的经历,令人叫绝。

这种通过地震裂开又合拢的现象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犹如神助,便把小雁塔的合拢叫“神合”。1555年9月,一位名叫王鹤的小京官回乡途中夜宿小雁塔。听了目睹过这次“神合”的堪广和尚讲的这一段奇事后,惊异万分,把这段史料刻在小雁塔北门楣上。

建国后修复小雁塔时,才发现它不是“神合”,而是“人合”。原来古代工匠根据西安地质情况特地将塔基用夯土筑成一个半圆球体,受震后压力均匀分散,这样小雁塔就象一个“不倒翁”一样,虽历经70余次地震,仍巍然屹立,这不能不令人叹服我国古代能工巧匠建筑技艺的高超。

小雁塔在此后的各代中都曾有大规模的整修,基本上保留先有的格局。

小雁塔的基座为砖方台,塔基座南北各开有一券门。石门框上布满精美的唐代线刻,尤其门楣上的天人供养图像,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