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十日谈:刻砖马和刻砖刘

 网罗天津卫 2018-04-28

http://www.enorth.com.cn  2004-01-12 09:21
【专题】天津设卫筑城600周年

  提起天津刻砖,大家都知道天津有个刻砖刘,其实,天津刻砖的风格是马顺清创立的。

  马顺清,回族人,是刻砖刘(凤鸣)的外祖父,生活在清道光至同治年间。在此之前 ,天津砖雕业只是瓦工兼做的“细活”,俗称“刻花活儿”的,马顺清就是位刻花活儿的高手。道光年间,天津对刻砖的需求量增大,于是,马顺清就与赵连璧组织起一支以回族青年为主的刻砖队伍,天津刻砖才成为独立的行业。

  马顺清的作品气势雄浑,刀法朴实圆厚,并创造了“贴砖法”。所谓“贴砖法”就是在砖面上加贴一块小砖,以增加画面的空间。贴砖用的粘合剂也是马顺清发明的,其配制方法是:松香四分,黄蜡一分,研碎后和水搅匀,煮成黏液状,晾干后备用。需要贴砖时,先将两块砖的接触面磨平,然后将砖加热,再把粘合剂均匀地涂在砖面上,贴好后压紧,冷却后十分牢固。贴砖技术的发明,确立了天津砖雕淳朴、丰满、细腻的艺术风格。

  刘凤鸣(1889~1978)继承并发展了马顺清的技艺,马氏贴砖只贴一块,而刘凤鸣则根据构图的需要,在一块底砖上分贴多处,使画面凹凸多,起伏大,无论从正面看还是从侧面欣赏,都给人以美的享受。由于西方建筑的东渐,楼房代替了四合院,砖雕也失去了用武之地。刘凤鸣忠实地站完了天津建筑砖雕的最后一班岗。

  老城里拆迁时,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些破旧房子上的砖雕如此精美,它们最后一次向人们展示了天津四合院当年的豪华和气派。

  雨果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果戈理认为,建筑是历史的年鉴。我想,在天津的旧城改造中,如能有意识地保护几座这样的老房子,天津的史书和年鉴才是一部完整的著作。(崔锦)

相关专题:魅力天津故事

  稿源: 天津青年报   编辑: 刘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