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智科学,你可听过?

 难得糊塗也糊塗 2018-04-28





认知科学与佛学

              ——浙江大学演讲




 


  相融  


普朗克是上个世纪最重要的物理学家之一、量子力学创始者,他曾说:“宗教和科学之间不可能找出一个矛盾来,而在最重大的问题上,却可以看出意见完全一致。宗教和科学这二者并不互相排斥,相反,是互相补充的,好像是为相辅相成准备了条件。”



  探索  


荣格说:“人类选择西方文明这条路不一定正确,也许佛教这条路更合适。”他认为,人类固然需要物质的发展,但更需要心灵的探索,而这种探索应该从宗教中寻找答案。

 



 心和脑 


科学家普遍认为,人脑最重要,人心是人脑的产物。但如果是这样,有些现象便无法解释了。比如,世界上有很多高智商、生活正常的人,却没有脑,此类案例在美英德法等国家都发现过。所谓的因果,应该符合“无则不生”的规律。



 因与缘 


印度哲学家法称论师说:心的因实际是心,身体只是它的缘。这就像麦子的因是麦种,阳光、水分、肥料是它的缘。身体对心识的知觉、感觉、情绪等有一种助缘的作用,一旦心脏、脑等比较要害的地方受到损害,心智就可能完全不清晰了,就像没有一点水分的种子会枯干一样。

 

 

  心·意  


古印度伟大的寂天论师说:“若不知此心,奥秘法中尊,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意思是说,在这个世界上认识自己的心最重要,如果没有认识自己的心,无论怎样追求快乐、回避痛苦,都没有意义,只能一直漂泊。



  心·力  


心的力量强大时,周围的环境,包括疾病等,都可以改变。佛教常说“加持”,其实就是给予别人一种力量和快乐,这是一种不同的能量。



  心·悟  


六祖大师说:“迷人口说,智者心行。”愚者仅是在口头上讲,而智者是用心来体悟。因为我们心灵的很多东西,包括禅修开悟,完全是一种心的体悟。这要依靠前世的习气、今生的修行,以及对自心本来面目的了解。当我们以一种宁静的心态,去打坐,去感悟,终会知道,不管说再多的语言,原来我们的心就是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