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ay3

 李廷rw768l9mqz 2018-04-28


主题阅读:文章目录中“思维方式”关键词下六篇:
(1)用户视角:大部分人无法站在用户角度思考,因为它本身违反我们的直觉《为什么正常人无法站在用户角度思考?》
(2)“看不见的手”:当一个绩效卓越的团队试图去改造一个糟糕得出名的行业,最终屹立不倒的往往是这个行业的糟糕名声——因为我们经常忘记识别市场上“看不见的手”。《当你梦想去改变一个行业》
(3)价值创造型战略:我们感觉营销变难了,是因为已经很难通过单纯的价值攫取了创造机会了,单纯的流量思维、渠道思维会逐渐被替代。《为什么你感觉营销变难了》
(4)复利思维:你有10个亿,别人1000万,那你的优势是别人的100倍吗?在周转速度很慢的时代里当然是,但现在已经到了迅速变化的复利时代,过去资源带来的优势正在迅速衰减。《为什么得势的变成了小品牌》
(5)传统思维:我们经常说的“传统思维”,实际上往往是想通过“控制某种资源”来获得成功,但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却是——通过放弃控制,来收获控制。《我眼中的传统思维》
(6)如果你担心自己识别不了假大空话《如何识别故作高深的空话》

主题阅读笔记:

思维方式部分

思维方式是李叫兽思考的核心,可能是最基础的部分,虽然不如文案部分“实用”,但绝对是利器,更完整的内容在“14天改变计划”内,本次10天活动之后再去整理吧,这六篇并不是“精华”,只能算作“精选”。其中最喜欢的一个点是

如果归因到直觉,那还要学习干嘛呢?

思维方式精选文章结构
思维方式精选

思维部分六篇精选文章部分的全貌如上图所示。

用户视角
用户视角

很难切换用户视角,因为其“反直觉”。这可能是现代思维的一个核心要义,万维钢在《万万没想到》里也提到,理工思维的特点就是很多结论乃至方法都是反直觉的。
李叫兽在此梳理的就是具体的反的是哪类直觉

  • TODO:也许可以进行的小训练:坐地铁时揣测即将进入地铁的人的,会走到你的左侧还是右侧,控制你的身体,带来改变,观察结果。
  • TODO:当你希望他从你右侧走的时候,你是不是没有看到你右边有人?当你希望他从左侧走的时候,是不是忽略了他即将下车的需求?总之,观察、测试、反思,跳出只能看见自己的自我视角陷阱,跳出你能掌控一切的发明家陷阱。
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

这个概念和“经济规律”的这个概念贴合度蛮高,但是着重在“关键标准”这个点上,也就是整个规律中最重要的那一些。这些规律是由一定的市场结构决定的,所以在不同的市场:不同的宏观(网络vs移动互联等)、行业环境(行业习惯、业界标准等),针对不同的需求(用户心智、用户习惯)进行竞争就是破局之道。

  • TODO:对宏观市场(借助PEST)、行业、消费者(行为学、认知科学等)做全面的了解,识别其中的“看不见的手”是找准发力市场的前提。
价值创造
价值创造型战略

不再单纯的复合时代,更多的人本,本质的本,可能才是出路。

复利思维
复利思维

作为金融出身,复利当然不陌生,看到这样谈论ROI,想起看雕爷《自废武功》的激动感,这次是到行业变迁上,让我对这个概念更透彻了:
巨头行为从做竞品到入股合作,小品牌依旧还有空间,秘密就在复利公式之中,仔细看公式,差别就是收益的差别:


image.png

收益优势才是重点,所谓10倍优势,可能是资本金十倍的优势。当收益优势没那么高时,巨头只需抄袭,不需合作。现在的改变是,收益的优势不单靠本金的优势来达成了。
更重要的是回报率和周转率n的差异,之所以说更重要,这个开放的时代,只要证明回报率和周转率,自然有的是资本愿意来帮你造出势能,这也是在更多的当下案例里,腾讯和阿里成为投资人而不是竞品打造者的原因。
回报率的优秀其中既有产品导向的“创新者窘境”(大企业在产品的创新上不如小企业),也有新营销的作用:优秀营销提高转化率。李叫兽想强调的,也最强大的文案能力,在此有其巨大的价值。
至于周转率,当今能够实现周转率的提高,实现n的极大化,除了转化率高本身带来回笼资金快外,更多的是外部因素带来的时代特色,这些原文里说的比较多了,就不赘述了。
可以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原文中举例的化妆品行业,为什么还是巨头横行?还是品牌的力量更强大?
一个核心要点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方案到底是什么。特劳特定位理论的理路是:1.占领用户心智很重要,2.占领用户心智很困难,得到的推论是:应该用清晰的定位像楔子一样钉到用户脑中。占领用户心智的,就是能够减小其决策时的成本,也就是减小信息不确定,原文提到的第三方评价系统对品牌力的削弱,其实就是在那些“可以靠第三方评价减小信息不对称”的领域里如此,而化妆品、奢侈品、二手车交易、医疗、教育等领域,品牌的方案很可能会持续有效,是因为这些领域很难找到更好的减小信息不对称方式。

  • TODO: 找一些更多的例子,仔细分析他们作为反例和正例的原因
传统思维的问题
传统思维的问题

这里讲的更多是“不直接”和“反直觉”的问题。薛兆丰在探讨经济学的作用的时候说,经济学研究的是不那么直接的内容,这是经济学很迷人的一点。复杂系统的内部运作规律的确是仅靠传统思维就解决的,值得警惕。
李叫兽在此以目标和控制的这个角度切入,是将控制定义为直白地将目的和手段等同,就像说“不要想大象”,“那你不要难过啊”。这么理解的话,所谓传统,其实可以说是原始了。
传统指的是方式,而非是时代。经典管理学里的很多设计都比这要复杂,直接一揽子打在“传统”的范畴里明显不妥,仔细判别的基础其实就是了解机制,了解参与者的需求,设计机制。
对外部资源的利用的确是一个传统企业经常遇到的大坑,这种对“控制感”的极端追求往往是得不偿失。改变这个思路,经常又不得不靠外部资源,毕竟在体系内,挑战老板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 TODO: 识别一下自己所在企业存在哪些传统思维的产物
  • TODO: 别急着把这些思考和建议告诉老板,等学会了说服再说
如何识别假大空
识别假大空

这篇更像是一个写作思路。

  • TODO: 带给读者他们不知道的内容 aka 不要搞标题党(好文章依旧需要好标题)/不要炒冷饭
  • TODO: 简化世界的复杂性 aka 所谓干货不能是一堆参考资料
  • TODO: 提供具体行动的指南 aka 让人家有点可以带走去做的干货
  • TODO: 对原因进行解释 aka 如果不能学,那就明确说不能学,如果能,那就讲清楚是哪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