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ay7

 李廷rw768l9mqz 2018-04-28

连续几天的阅读下来,对李叫兽的文章风格有了大致的了解,准备在活动后继续用更好的角度来总结他提出的基础概念、模型、案例、方法。

新媒体和共鸣这两篇里都有一些很本质的东西,抓出来在今天仔细分析一下:

基本概念:

媒体产品化,产品媒体化
任何一个企业,对它的用户、消费者,实际上只做两件事:
1, 满足需求(造货)——产品部门负责:化妆品、售后服务等
2, 传递信息(卖货)——市场、销售等部门负责:电视广告、公众号、社群、微博

如果企业行为都要满足需求、传递信息

“一切皆产品,一切皆媒体。”

“应该让媒体产品化,也应该让产品媒体化。”

产品:能够持续性满足需求(持续)获取注意的东西

在谈及抓住知识入口时,罗振宇提出锅“把人变成产品,把产品变成人。 ” 专业化打造,堆积信任;传播人情,偶尔跳脱。

文案的目标
文案的目标是把你的关键信息植入用户的大脑
首先,你先找到自己想要植入的信息;其次加入“视觉化”,让文案更加容易被理解;最后加入“共鸣”的因素。

  • 抽象:直接的形容和描述(只要40元)
  • 视觉化:把抽象难以理解的,变成具体的、可被感知的(一场电影的价格)
  • 共鸣:把具体的事物,变成用户可以感受的情感(烂片都要收你这么多钱) 【不是文案的必要条件,也不是营销的必要条件,是能够强化定位的创意技巧,只能协同品牌整体定位的前提下使用】

共鸣感
共鸣感就是主人公做的某件事,与你记忆中的情境产生连接时,你产生的积极情绪感受。
与同理心的差别:跟自己的情境产生连接。
很多让人感觉到强烈共鸣感的文案、电影、小说等,都是通过“相似情境”来唤起目标观众记忆中的情境基模,然后为其提供支持、鼓励或代其发声等,从而创造了积极的情绪体验。

媒体产品化

一个产品应该:

  • (1) 创造一个需求
    • 产品必须为用户需求而设计,(媒体产品要为用户在媒体的需求而设计),抢红包不是用户在媒体的需求
    • 一个自媒体的用户的需求包括:
      • 消磨时间:娱乐
      • 工具需求:功能支持
      • 节约时间:更好地完成本来就要完成的某个任务
  • (2) 该需求能够被持续满足
    • 必须持续性地提供限定范围的需求的满足,应该有做电视剧而不是做电影的心态
  • (3) 能够持续性获取注意,让消费者想到你
    • 假设市场部解散,它仍能被人想起。目标是让消费者在某些时候应该想起你。
    • 产品化的自媒体能够形成某种“触发”,一旦到某个特定时刻、场景,就会想起你,触发不必追求随时随刻。
产品媒体化

在媒体、广告文案上用的所有技巧——反差感、社交币、营造视觉感、绑定关注圈等,全部都可以用到产品本身上,让产品也能提供内容、带来流量、引发传播。 >待总结

利用记忆中的“冲突”引发共鸣的策略

寻找用户记忆情境中的某种阻碍,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提供某种帮助。

  • (1)用户在过去的记忆情境中,存在什么障碍?任何阻拦人更幸福的因素都是障碍。
  • (2)在这个阻碍过程中,我可以帮你什么忙,提供什么情感帮助?

提供情感帮助的三大方式:

  • (1)支持:当用户面临否定、怀疑、反对的时候,支持他们,帮助他们合理化自己的行为
    • 通过广告唤起了他们内心的这种情景,然后站在他们这一边,想办法合理化他们的行为,就容易引发强烈的共鸣感。
    • 原理:当任何一个人面对某种负面情绪(也就是阻碍)的时候,都会对更靠近自己的一方产生更近的心理距离,觉得是自己人。
    • 原理:在面临任何负面威胁的时候,我们都会天然对站在我们这边的人产生依附和被支持感
  • (2)批判:用户经常面对哪些不合理的现象,我们帮他们进行批判
    • 原理:心理学上叫做“第三方惩戒”——与你无关的情况,你仍然选择去揭露不公、不合理。第三方惩戒能够让一个人在群体中提高信任感,并且激起成员的共鸣。
    • 在实际应用于广告的时候,即使你不进行大力批判,仅仅是指出某个不合理现象本身,也有可能得到共鸣和支持。
  • (3)代其反击:面对阻碍或不合理现象,有想做但不敢做的事情,帮他们做
    • 用户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朋友借钱不还、室友太炒人、司机没礼貌、上司太苛刻……除了像前面那样提供“支持”(你是对的)、“批判”(的确是他们不对)之外,还可以直接帮用户做他们想做但不敢做、不方便做的事情(比如直接反击)。
    • 原理:我们大脑本身是无法区分幻想和实际体验的。我们幻想自己在做某件事,和我们实际在做某件事,在大脑神经中枢实际产生的愉悦感是类似的。
  • (4)提供鼓励
    • 要“让用户克服自己内心的阻碍”,就往往需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错了。
    • 之后进行鼓励,描绘美好结果,或描述损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