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跑友想必绝大多数在学生时代并非体育佼佼者,更非体育特长生。相信很多人做学生时,体育成绩平平、体育困难户、或者每逢1000/800米测试就发憷者更是大有人在。回想起来,颇有些往事不堪回首的味道。 当年的我们已经长大成人、成家立业。现如今,我们不仅深深爱上了体育锻炼,爱上了跑步,更是成为积极健康生活方式的践行者。为什么我们当年被1000/800米测试折磨,而现如今却成为矫健的跑步达人?这是一个相当有趣的话题。 一、为什么许多人在学生时代是体育困难户 1、应试教育是体育成绩差的罪魁祸首吗 一谈到这个话题,我们往往将体育成绩差归结为是罪恶的应试教育。由于分数至上,导致我们将大量时间花在学习上,自然就没有精力进行体育锻炼,缺乏运动所以体育成绩就不咋的了。这种观点固然没错,但其实经不起仔细推敲,大家可以想想,如果每天多花一小时进行体育锻炼,少花一小时学习,成绩真的就差到哪去了?成绩最好的孩子真的是一味靠时间堆出来的吗?显然并不是这样。学习效率、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也足以影响最终的学习效果。所以,小编认可应试教育是导致学生体育成绩差的重要原因,但小编也认为这种说法其实是掩盖了很多问题,并未完全抓住本质,至少这个黑锅不应该只由应试教育来背。 我的体育是数学(语文、英语)老师教的; 你们体育老师没来,这节课就先上数学课 2、为什么我们热爱上体育课,却没有通过体育考试 体育课其实一直以来就是学生时代,我们最爱上的课,因为在体育老师带领下,我们大汗淋漓、身心放松,神清气爽,体育课上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一扫文化学习的压抑和烧脑。但为什么我们热爱上体育课,却没能帮助我们轻松通过体育考试呢?一方面,体育课的频次实在太低,一周两次或者三次,每次仅仅45分钟,仅仅依靠体育课是不足以全面提升身体素质的,体育课作为繁重学习的调剂尚可,但完全寄希望于体育课单方面促进青少年健康,就赋予体育课太沉重的压力。而体育课之外锻炼的匮乏、阳光体育(教育部规定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应当安排课外体育活动1小时)的流于形式和缺乏组织管理,都使得体育课显然杯水车薪,却背负了体育课效果差的黑锅。 阳光体育可能是这样的 坐在操场讨论题目 坐在操场聊天 3、坑爹的1000/800米测试 许多跑友在学生时代,最为惧怕的就是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测试,该项测试至今仍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初中至大学的必测项目之一,因此它成为许多学子心中最为痛恨的运动项目。的确,这个项目至始至终都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我们初衷是寄希望于通过长跑来反映耐力素质,但令人遗憾的是1000/800米严格意义上并不属于长跑,而是属于中跑范畴,我们知道,长距离跑步能力才能反映人的耐力水平,既然1000/800米不是长跑,那么用它来测试人的耐力水平就是张冠李戴,用错了方法,也就是说我们国家沿用多年的学生1000/800米耐力测试方法其实是存在较为明显的逻辑错误问题。 1000/800米既然不是耐力测试的最佳方法,那么它测试了人体什么运动能力呢?1000/800米实际测试了人体的无氧能力,或者又称为速度耐力,也即对于较快速度的保持能力,换句话说,你又要跑得快,同时速度还不能掉。 其实,懂一点田径的人都知道,田径众多项目中,什么项目最难比,非800米莫属!为什么短短的800米会成为田径比赛最困难的项目? 百米跑大家都知道比的是速度能力、冲刺能力;而10000米、马拉松比的是耐力;800米介于其中,又需要很快的速度,但又需要相当强的速度保持能力。如果你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800米,一般跑上两三百米你就喘得不行,掉速很快,而如果你以马拉松的速度去跑800米,你的速度又显得太慢了。 这就是为什么800米跑非常困难的原因,它需要选手有强大的耐乳酸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学生把1000/800米视作畏途的原因,因为后四百米直至终点,那种疲劳感、那种浑身肌肉酸胀、屁股没有知觉、下肢像灌了铅、呼吸困难、喘不上气的感觉,实在是相当难受,痛不欲生!当然,对于平时缺乏运动的人或者心脏存在隐匿型问题的人来说,也是最危险的时刻。 4、我们上了无数年体育课,却没有教会我们终身运动的意识和积极健康的生活理念 之前流行的一种说法是我们从小学到大学,我们上了无数年体育课,却没有教会我们一项运动技能,这种说法小编并不认可,作为以全面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健康为目的的体育课,本来就不是以教会一项特定技能为主要目的,要学习某项运动技能,比如足球、篮球、羽毛球、游泳等,通过兴趣班、运动俱乐部等方式去学习效果要好得多。 小编认为,评价体育课好坏的终极目标并不在于某项特定的运动技能是否掌握,而是在于是否通过体育课,让终身运动的意识和积极健康生活方式的理念融入我们的血液中,内化我们的长期的自觉行为。而这一点,在我国体育课中做得其实并不好,体育老师很多时候专注于授课具体内容和形式,却相对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长期的、潜移默化地传递正确的运动理念和基本的运动常识。当然,小编在此并非是黑体育教师,而是善意的提醒。 5、家长和社会的责任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缺失的 把我们当年体育成绩差全都归结在应试教育和体育课是有失公允的,体育课只能扮演它能扮演的角色。事实上,学生业余时间充分地体育锻炼很大程度上才能决定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最终好坏,而这需要家长的积极引导和社会支持系统的支撑。一个自己积极锻炼身体的家长本身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示范和标杆,哪怕家长不能很好地自己以身作则,只要具备那么一点孩子需要多锻炼的意识,也是好的,对于孩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遗憾的是,我们很多家长没有这样的行为和意识。其实,运动与学习并非天生矛盾,相反,运动对于学习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运动改造大脑,运动多的孩子才会学习专注度更好、学习成绩更好。我们欣喜的看到,新一代的家长已经充分意识到运动的积极意义,更加鼓励孩子参加各种体育兴趣班,培养孩子在运动方面的一技之长,这就是进步的力量。 二、为什么当年的体育困难户都变成运动达人 成年后的我们,非但没有因为当年1000/800米考试挂科而憎恨跑步,恰恰我们成长为一名跑者,甚至是一名能够完成马拉松的跑者,这是多么富有戏剧性的结果。是什么促成了我们完成这一转变。 1、健康意识的觉醒 在学生时代,年纪轻轻的我们很少关心过自己的健康,但随着走上工作岗位、成家立业,巨大的工作生活压力、不规律的生活、混乱的饮食都在不断蚕食着我们的健康,超重肥胖、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慢性疲劳综合证、颈肩腰腿痛、睡眠缺乏等等让我们的健康早早受损,总有那么一天,我们会痛定思痛,会关注人生真正最宝贵的财富——健康。许多跑友踏上跑步这条路,往往都是因为对于自己的健康状况不满意,从立志让自己变得更积极健康一点开始,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跑者的。 ![]() 2、持之以恒地坚持 许多跑者在学生时代的确无法通过1000/800米测试,但那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缺乏专门训练,而一旦我们开始跑步,哪怕从快走、走跑结合开始,只要持之以恒,你很快会惊喜地发现,原来只要坚持跑步,自己的耐力也可以有效的提升。人是具有很强适应能力的,只要方法得当,持之以恒,连你自己都惊讶自己竟然有如此大的潜力。 ![]() 3、运动让我们享受积极健康的人生 在物质生活得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人们便开始重新思考如何让生活质量变得更好、如何让人生更有价值更有意义,体育运动作为实现高质量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大众不再只是体育比赛的观众(被动),而是纷纷亲身体会参与(主动),体育运动作为积极健康人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提升生活质量、打造幸福生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自然就成为这个时代的新宠。运动的信仰无关乎收入、也无关乎阶层,当它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内心,流淌于人们的血液之中,就能帮助人们成就积极健康的人生。 ![]() 三、总结 如今的跑友,有多少是当年的体育困难户,又或者1000/800米测试考不及格呢?这一方面说明我们的青少年体育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另一方面,也说明坚持运动对于人的积极改造。无论如何,都祝贺那些曾经的体育差等生,如今的跑友战胜了自我,也赢得了人生! 你可能还喜欢: @我佛瓷杯 ![]() ——end—— “轻如羽 跑无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