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掌上长沙
2018-04-27 19:27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27日讯(记者 朱炎皇 通讯员 陈晖
罗晓)4月25日,被执行人李某夫妇主动将房屋钥匙、天然气卡交付给申请执行人赵某。原本属于赵某的房产,终于回到自己手中。今日,开福区人民法院通报了情况。
事情还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1995年,长沙市民赵某购买了一套单位房改房屋,并取得房屋产权证书,收房时他却发现自己的房屋已被同事钱某及其儿子李某、儿媳王某(被执行人)居住,赵某念及钱某与自己是同事,且年事已高,没有强行要求钱某腾退房屋。
2016年1月,钱某去世,赵某多次与两被告李某夫妇协商腾房事宜未果,故将两人诉至法院。开福法院经审理判决房屋归产权所有人赵某所有,并要求李某、王某夫妇腾退交付房屋,李某夫妇并未按期履行法院判决,于是本案进入执行程序。
承办法官邓平多次现场走访,掌握了相关情况——申请执行人赵某与被执行人李某、王某夫妇本是朋友关系,原本两家人的关系很融洽,但因本案所涉房屋问题,双方冲突不断,最终闹上法庭。
起初,李某夫妇抵触情绪很大,不让法官进门,称“儿子、儿媳继承母亲的唯一房产,合理合法,我们几十年前就住在这里,谁敢轰我们走”,并扬言报复。
见被执行人情绪过激,邓平将案件的突破点转移到社区,向社区了解情况,赢得当事人信任。李某夫妇最终同意法官进门,向法官倾吐内心的真实想法。原来李某的母亲钱某工作的第三方某单位在20年前的福利分房时存在过失,致使钱某没有拿到具有产权证的单位福利分房,而他们一直居住的本案房屋又确实是赵某的正当分配所得。
于是,邓平又到第三方某单位调查,详细了解与第三方某公司就房屋分配的历史遗留问题,并进行商讨。第三方某单位承诺合理安置李某夫妇并签订了协议。一件纠葛20多年的房屋产权纠纷案,在执行法官的调解下顺利执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