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4月22日,是第49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是终结塑料污染。在此前的1个月,由美国学者发布的相关研究结果,也将塑料与健康的隐忧再次牵出。在对11个知名品牌的259瓶瓶装水进行测试后发现,几乎所有瓶装水都含有塑料微粒。水在装瓶前也许真是纯净的,但在您喝下去的时候却未必。 塑料微粒在概念是2004年时由英国人提出的,其定义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纤维或薄膜,包括可看到、摸到的塑料小碎片,也包括如同细菌、病毒般大小的塑料微尘。在2015年的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塑料微粒已被列入重大的全球环境议题。 美国学者此次的研究,是在9个国家的19个地点购买了259瓶水,测试结果是93%含有塑料微粒,平均每升水中直径大于100微米的颗粒数为10.4个,更小的颗粒平均每升水中有314个。这其中,常用来制作瓶盖的聚丙烯占54%,其次是尼龙,制作瓶身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占6%。 这个结果提示,瓶装水中的塑料微粒一部分来自制作瓶身的工业过程,但多数来自瓶盖,推测应是在灌装过程或人们拧瓶盖时,让塑料微粒落入水中。在此前的研究中,学者们也发现自来水中,每升平均有5.45个颗粒,主要成分是纤维。 人们关心的是,塑料微粒对人体是否有害,会不会让人生病?对此,因为该问题研究甚少,目前尚没有确切答案。美国学者的研究结果被披露后,引起了广泛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就此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表示,该组织将对瓶装饮用水塑料微粒的可能健康危害展开评估。 塑料自1907年发明酚醛树脂以来,随着应用的普及,其污染问题也令人类头痛。微塑料按来源的不同可分为两类,原生微塑料及次生微塑料。原生微塑料有性质稳定及硬度合适的特点,被用在洗面奶、牙膏、水管、以及工业除污等方面。塑料用品被大量抛弃,尺寸较大的,被捡回来经由废品站再入工厂,就转化为次生微塑料。每年全球生产约3亿吨塑料,有1000万吨以上成为了大海中的垃圾。 喔,废塑料进了大海,那可以松口气啦。错,海洋里的塑料垃圾转几个弯还会经餐桌再袭人类。2015年我国学者检测过15个品牌的食盐,发现每公斤海盐中的塑料微粒为550到681个。2014年英国和比利时发现,6只牡蛎中平均含50个塑料微粒。牡蛎、贻贝等都属于滤食性动物,通过滤食水中的小生物或有机微粒为食,进食时会吞下大量的塑料微粒。 我们面临的难题是,一方面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离不开塑料,已经散布在地球上的塑料也无法回收;另一方面,目前就算是发达国家也还没有并于瓶装水塑料微粒的标准。同时,仅管有科研文献显示,塑料微粒对人体有害,比如与经口的毒性、皮炎、呼吸道疾病、甚至癌症有关。但是,包括瓶装水等塑料相关行业,有着巨大商业利益,从国际上看,虽有'反瓶装运动',但还没有建立在大量研究基础上的结论。塑料微粒对人体有哪些具体的危害?造成危害的量是多少?这些问题还不得而知。对于我们来讲,也许有两点是可做的,一是为了环保减少使用,做到垃圾分类,不乱扔塑料物;二是有健康意识,比如用环保水瓶,拧瓶盖时不暴力,买小瓶水,减少反复拧盖的机率等。能防多少,就先防多少吧。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