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行业风口一波又一波,从来都不消停,2018年来,前有区块链,后有短视频,再往前更早,则是O2O,直播…… 各种风口,真的辣眼睛。今天,我们研究的,就是曾经红极一时的一门互联网生意——直播。 用张朝阳的话来形容2016年时的直播:它的蔓延速度,就像病毒一样。 据《中国网络直播行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从2015年第四季度至2016年第三季度,直播领域的投资金额增长将近400%,远远高于互联网行业25%的增速。 那年,雷军投资了虎牙、王思聪创立了熊猫TV、腾讯领投斗鱼、金沙江创投投了映客…… 但是,当短暂的资本热潮退去后,2017年直播行业突然降温、大量平台死去,幸存者寥寥无几。 就在这时,传出映客要被上市公司宣亚国际收购的消息,收购结构极为复杂,市场为之一震。结果,此后并购失败,各大直播平台的心情又跌落谷底。 就在前不久,映客又到中国香港递交招股书,拟在联交所上市。不知你有没有感觉到,它背后的投资人们真的有点急了。 直接看财务数据: 2015年到2017年,映客的营收2870.2万、43.35亿、39.42亿,经营溢利190.3万、4.93亿元,8.71亿,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1410.8万、12.93亿、7.34亿,毛利率48.2%、37.8%、35.4%。 注意,2016年它的营收直接从2870万飙升到43.35亿!这个风口有多恐怖,不知你有没有感受到。 不过,2017年年报数据,其业绩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小小的细节——毛利率稳步下降,2017年,只有35.4%。 我去,一个万众瞩目的直播巨头,好歹也算独角兽,毛利竟然只有35.4%,这是啥情况? 如果你此前看过我们对于TMT行业研究报告,应该能意识到,这个毛利数据值得仔细研究。之前研究过的猎聘网、墨迹天气、友缘在线,毛利率奇高,动辄80%、90%。 但是,那么本案的映客,同样身处TMT行业,差别怎么这么大? 答案就一句话:商业模式核心要素不同,成本结构不同。直播平台的成本结构中,分给主播的“主播费”是核心,而主播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平台流量的高低。这部分“主播费”,计入财务报表的生产成本。 而猎聘网、友缘在线、墨迹天气之类的公司,其实更多的钱,砸在了广告上,这部分的钱,计入“销售费用”。 这就是它们之间毛利差异的核心。所以,同是互联网公司,其实映客有着完全不同的财务逻辑,比如: 1)高度依赖主播,收入的大头来源是观众给主播打赏,平台从中分成; 2)直播平台前期确实也需要投入营销费用,做推广,吸引用户流量。但是,并不需要持续做大量推广。一旦行业成型后,能够持续提供优质内容的主播会自带流量,而在这个阶段,更多的资源,应该用在培育优质头部主播上。 你看,它的生意逻辑,和之前我们研究过的视频平台爱奇艺,是不是有点像?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本案提到的“财务报表分析”问题,以及上市公司的各种财务套路,建议细研究财务炼金术、财务魔术、IPO避雷指南,每日精进,必有收获。 而关于我们之前分析过的税务问题,可在5月5-6日我们举办的“资管产品和私募基金税务规划”研讨会上,系统学习。 此外,关于个人税务问题,可在5月19-20日我们举办的“个人所得税规划案例、架构,以及税务难点”研讨会上,系统学习。 同时,我们也面向30万优塾用户,招募具备多年经验的税务、并购、IPO专家,为企业用户们做经验分享。欢迎大家各种自荐和推荐,可联系负责人微信:ys_dsj 优塾原创,转载请后台回复“白名单” — 01 — 这可能是互联网史上最特殊的赛道 让人想起当年的“百团大战” ▼ 2004年,酷爱编程的奉佑生加入了A8音乐,在这期间,他先后创办了“开心听”和“多米音乐”,主要负责做社区音乐。 2005年开始,互联网直播开始出现,当时的鼻祖为秀场直播,代表公司是9158和六间房。 2006年,魔兽世界大火,25-40个人组队打游戏,但是队友们在平台上对话交流不方便。YY语音抓住这个痛点,随即推出“YY语音”交流系统。后来,YY观察到游戏玩家打游戏时,喜欢哼歌,就顺势推出了唱歌房间供玩家使用,随后,2008年,YY也切入了直播。 经过几年的发展,PC端直播行业的第一批前辈:YY、9158和六间房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 2011年,互联网直播行业出现重大转折,游戏直播开始火爆。当年出现的游戏英雄联盟大火,玩家除了自己玩游戏,还喜欢观看其他玩家直播。英雄联盟的火爆,带动了游戏直播行业的爆发。 2012年,YY直播第一个推出电竞直播插件,随后斗鱼TV、战旗直播先后成立,做游戏直播。 那时,国内视频直播都是基于电脑摄像头的,2015年,针对科技爱好者的移动直播平台Meerkat出现,让奉佑生看到了手机视频直播的机遇。 同年5月,奉佑生拿到了原东家A8音乐500万元的投资,辞职创办了映客直播。奉佑生创办映客之初,就明确指出:只做手机端的直播,并且是全民直播。 他认为,移动直播将会是未来的互联网社交平台。 2016年春节,映客砸出1个亿到湖南卫视、江苏卫视、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和院线广告上去,此之前,没有任何直播平台在线下大规模投放广告。此外,它还请明星站台, 比如《欢乐颂》杭州发布会上,主演刘涛用映客直播,短短5分钟内,服务器瘫痪,引来70多万人观看。 2016年6月,成立1年的映客,注册用户突破1亿,日活突破1000万,多次登顶App Store免费榜首。 同年,腾讯出资4亿元投资斗鱼,雷军投资虎牙,王思聪投资了熊猫TV,此外视频平台如搜狐、爱奇艺等也跟着推出直播平台。2016年整个直播行业2016年融资额近200亿元,直播风口到来,一级市场投资者将2016年命名为:直播年。 2016年下半年,直播行业主播出位新闻频繁曝出,斗鱼、秒拍、映客等统统中招,映客因此被迫下架3次,直播平台,面临监管收紧、平台上违规行为的清除,大众网红直播对此面临的风险最大,因此各大直播平台纷纷转向更加细化的直播赛道,比如斗鱼、虎牙专心做游戏直播。 注意,这期间,在多个平台争抢之下,内容优质的主播薪资暴涨,有的主播薪资上涨了100倍还不止。 2017年,度过了直播行业的风口,直播平台面临倒闭潮,比如曾经估值5亿的光圈直播倒闭了。 直播风口刚过,短视频火起来了。同样大众娱乐平台,它的出现,和直播平台一起瓜分用户的娱乐时间,比如快手、抖音。 2017年,映客加快资本化的步伐,开始寻求借壳上市。5月9日,上市公司宣亚国际发布公告称,预计收购蜜莱坞不低于50%的股权。此事因为特殊的交易架构,一度引起业内轰动,然而在宣亚国际停盘7个月后,这个并购案被迫停止。 2018年,3月26日,映客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梳理完它的整个经历,映客踩上了三个行业风口: 1)抓住移动互联网红利,在PC寡头垄断的格局下突破; 2)抢占移动端网红直播这个赛道; 3)快速扩大流量壁垒; — 02 — 互联网直播平台概念十足 但其实干的就是撮合生意 ▼ 映客直播,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网红直播平台。它的创始人奉佑生、廖女士、候先生合计持股30.32%,认定为实控人,奉佑生任董事长。 ▼ 作为一家网红直播直播平台,它的商业模型其实并不难,平台上主要有两类人群:分别是主播和付费用户。 1)主播:需要注册、认证身份后直播,演出包括才艺、音乐、游戏等。 2)个人:注册、观看直播发送文字弹幕,免费;凭喜好给主播送虚拟物品,则要付费。 直接看财务数据: 2015年到2017年,映客的营业收入为2870.2万、43.35亿、39.42亿,经营溢利190.3万、4.93亿元,8.71亿,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1410.8万、12.93亿、7.34亿,毛利率48.2%、37.8%、35.4%。 ▼ 注意,报告期内映客的营收、利润、现金流先经历了爆发式增长,而后开始回落。此外,它的毛利率一直在下降。 映客的营收来源分为两块,一个是直播,另一个是广告,直播收入是大头。2015年到2017年,映客直播收入为2716.1万、43.25亿、39.19亿,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4.6%、99.8%、99.4%。 ▼ 直播这门生意的流程如下: 1)引流:创建平台、打广告、吸引主播和用户; 2)销售:用户购买虚拟商品给主播打赏; 3)变现:虚拟商品折成人民币,平台和主播分成; ▼ 说白了,它干的就是撮合生意:主播在平台卖才艺,用户给主播打赏,平台从中拿抽成。这门生意的核心逻辑,如何在财报中体现,我们挨个分析下。 — 03 — 互联网直播的财务密码 必须看一个科目:营销费用 ▼ 先看第一步:引流。身处互联网行业,无论你做什么生意,都是“得流量者得天下”。 流量的采购,体现在营销费用这个科目。 优塾投研团队刚分析过的TMT行业,销售费用率都奇高。比如,猎聘网2015年销售费用率118%,友缘在线的销售费用率73%,就是因为销售费用中的流量成本极高。 回到本案的映客,2015年到2017年,销售及推广开支为1000.9万、7.22亿、3.44亿,占营业收入的比例34.45%、16.66%、8.73%。 以上数据,不知你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奇怪啊,映客用来采购流量的费用,怎么这么低?报告期内,它的销售费用率持续下降,这和猎聘网、友缘在线这类APP持续烧钱搞营销的现象形成了明显反差。 ▼ 关于销售费用率的降低,它在招股书中解释为:“2016年宣传及广告开支较高,主要是由于我们于映客App发布初期专注树立品牌形象和快速获得用户。2017年,我们亦改进广告及推广策略,提升推广措施效率。” 关于销售费用率,再看它的可比公司——专注游戏直播赛道的虎牙,2016年到2017年,销售费用率为8.62%、4%,也呈下降趋势,且低于映客。 注意这个细节,映客和虎牙的销售费用率都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直播行业对广告、品牌形象上的投入越来越少,而之前我们研究过的友缘在线、墨迹天气却持续不断的投入销售费用。反差的原因就一点:生意的核心不同。 友缘在线、墨迹天气,它们生意的核心是C端流量,所以必须砸下很高的销售费用,招揽用户。 而本案的直播行业,生意的核心并不在普通C端,而在于主播、头牌(或者大V),它的核心,你接着看就懂了。 — 04 — 直播行业的财务密码 递延收入,里面有大学问 ▼ 再看这门生意的第二步:销售。 用户在平台注册后,观看直播视频和发送弹幕不用付费。但是如果想给主播打赏,则需要付费,流程如下: 1)用户充值购买虚拟货币——你猜一下,这个钱在财务报表上记为什么科目。 答案是:递延收益。 2)通过虚拟货币购买平台物品赠与主播——一旦虚拟货币被消耗,就确认为营收。 ▼ (图片来源:优塾团队) 用户付款、购买虚拟物品,打赏主播,分别在财报上的递延收益、营收、营业成本中的主播费、应付账款上留下痕迹。我们挨个来分析。 先看递延收益: 2015年到2017年,映客的递延收益为92.9万、6744.3万、8547万。但是,在它的招股书中没有提到虚拟币使用期限。 这点和我们之前研究的友缘在线(6个月以上的沉睡币)和猎聘网(一年有效期的猎聘币)不同,它在招股书中并没有披露虚拟币的有效期。 递延收益中的虚拟货币一旦兑换为虚拟物品并消费使用,就立即结转为营收。但此处有一个重要细节需要注意:虚拟货币的单价会变动。 ▼ 为什么变动?因为互联网公司一般会搞打折促销。关于这部分价格变动的虚拟货币,收入确认时按加权平均法核算。 注意,当用户用虚拟货币购买物品时,所需的货币数量是一定的。但是当这个物品消耗时,虽然货币数量还是那么多,但是虚拟货币价值按照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可能就变了。 此处,需要给大家举个例子: 4月1日,用户购买5枚钻石,一枚1元,支付5元给平台。 4月15日,平台促销,1枚钻石0.5元,用户又买了10枚,支付5元给平台。 4月30日,用户给网红打赏,消费5枚算钻石。 给你一道计算题:这5枚钻石,平台方应该确认多少收入? 这是一道送分题,这5枚钻石的确认收入=5*[(5 5)/(5 10)]=3.33元。 如果按照4月1日钻石的价格来确定,则=5*1,确认5元收入。 如果按照4月15日钻石的价格来确定,则=5*0.5,确定2.5元收入。 显然,由于虚拟货币价格的变动,最终确认的收入可就完全不同了。如果我们是类似商业模式的公司,要调节财务数据,一定会选择在这里下手。所以,在做尽调时,关于此处的计量细则,一定要仔细询问。 — 05 — 这门生意的核心护城河 应付账款 主播费 ▼ 用户和平台的交易流程已经分析完了,再看平台和主播之间的利益分成。 ▼ (图片来源:优塾投研团队) 用户送出虚拟物品那一刻,递延收益就按照映客的财务规则转为了营收。同时按照映客与主播已经约定好的分成比例,归属于主播部分计入营业成本中的主播费。 但是注意,这个主播费按照平台规定,提现时间有延后性,因此先进入应付账款中。 举个例子,虚拟物品价值20元,映客平台和主播5:5分成。则当这笔物品被用户送出后,20元转为营收,余下10元分别进入主播费和应付账款。主播将这笔钱提现,应付账款清零,现金流量表流出10元。 先看应付账款: 2015年到2017年,映客的应付账款为998万、6.23亿、6.26亿,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4.41%、14.37%、15.88%,呈下降趋势。 应付账款在本案的映客财报上,代表的就是平台欠主播的分成,应付账款占比下降,说明平台上主播的话语权变高,映客占用主播的账款占用比在缩减。 再看主播费: 2015年到2017年,映客的主播费1088.3万、2.34亿、2.21亿,占营收的比例为37.9%、54.0%、56.1%。逐年上升。 ▼ 综上来看,报告期内映客成本中的主播费占比逐年上升, 同时,应付账款占比越来越少,即占用主播资金的能力越来越差。 这里我们总结一下映客的财务数据: 1)销售费用率逐年下降——C段流量获取的投入减少; 2)主播费占比升高——主播越来越贵; 3)应付账款占比降低——主播话语权变强; 以上三点结合起来看,共同指向一个结论:直播这门生意的核心根本不在广告推广,而在于主播! — 06 — 直播行业细分赛道这么多 究竟哪些公司值得研究 ▼ 风口行业的特征之一就是竞争激烈,2016年最巅峰时有上千家直播平台,经过1年时间行业大洗牌,留下来没几家。 国外的直播平台也很热闹,只是相比于国内大多依靠性感漂亮的“网红”主播直播平台不同,国外的直播平台更看重的是社交属性和直播质量。目前美国直播平台“四强争霸”的局面逐渐形成,分别是FacebookLive,Twitter的Periscope,谷歌Youtube移动直播服务,以及亚马逊的Twitch。 在方正证券的预测中,2020年网络直播市场规模将达到600亿,有研究甚至认为2020年网络直播及周边行业将撬动千亿级资金。[3] 直播这个行业,大致分为三个赛道:秀场直播、游戏直播、网红直播。 我们摘取直播行业的代表公司,按照下面两块,来对比分析下: 1)直播内容 欢聚时代(YY.O)——秀场直播平台,包括YY语音、多玩游戏网、YY游戏运营,YY教育,YY娱乐等平台; 虎牙(HUYA.N)——以游戏直播为主,涵盖娱乐、综艺、教育、户外、体育等多种直播内容。虎牙直播覆盖PC、WEB、移动三端; 映客(H1881.HK)——网红直播,琴、棋、书、画的才艺展示等。 2)业绩、毛利率、销售费用率 欢聚时代(YY.O)——秀场直播,2015年到2017年,营业收入58.87亿、82.04亿、115.95亿,毛利率39.3%、37.79%、39.4%,销售费用率5.31%、4.72%、5.96%。 虎牙(HUYA.N)——游戏直播,2016年到2017年,营业收入7.97亿、21.85亿,毛利率-37.36%、11.67,销售费用率8.63%、4.00%。 映客(H1881.HK)——网红直播,2015年到2017年,营业收入为2870.2万、43.35亿、39.42亿,毛利率48.2%、37.8%、35.4%,销售费用率34.45%、16.66%、8.73%。 直播这个行业,秀场直播天花板最高,因此它的体量也最大,其次为网红直播,体量最小的是游戏直播。就技术迭代来说,游戏直播的技术迭代最慢,对主播输出内容的判定标准相对要明确一些——游戏打得好,总有个输赢可以判断,但网红直播和秀场直播,在内容上同质化严重,并且没有核定的筛选标准。 看到这里,如果大家对直播行业的未来感兴趣,可以了解一下美国最大游戏直播平台——Twitch ,后期被亚马逊收购。这个行业的未来,基本可以判断,作为使用场景和流量入口,杀出最大的几枚寡头,最终被BAT、FANG收入麾下。 综上来看,本研究报告的研究逻辑如下: 1)直播这门生意,别看被吹得很厉害,但其实实质就是内容产业,十分依赖主播的内容创作。映客报告期内,销售费用率下降、应付账款占比下降、主播费占比升高,这三组数据结合在一起看,结论就是一个——主播话语权升高。这门生意的核心,和之前我们研究的爱奇艺并无二致,最终还是在于内容:能否持续提供优质主播、优质内容。所以,有必要在自营版权内容上加大力度。 2)以爱奇艺为例,它出现的时候市场已经几乎被垄断,但却能够最终晋升头部平台,靠的就是优质内容(自制剧和独家版权),针对于本案的映客,核心版权就是主播。但是,由于它和主播之间的关系并非强绑定和签约制,未来护城河容易被攻破。 4)顺着直播行业看赛道,大体分为秀场直播、游戏直播、网红直播。虽然直播平台都依赖人,但是对主播的筛选标准却大不同。游戏平台最为明确——游戏打得好,而网红平台,很难选出标准化的优质主播,这就是导致它们持续生产优质内容的能力不强。顺着这个思路思考,游戏直播平台变现能力更强,未来的营收会比较稳定,但网红直播平台,就很难说。 5)最后还有一些风险值得关注。一是流行风向标的把握,主播的流行生命周期短,能否蹿红有不确定性,内容输出上有不确定性。二是随着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火爆,直播平台的流量很多被它们抢走,因此,直播这个赛道,未来的业绩,面临较大的风险。 — 07 — 除了这个案例,你还需要学习 中国资本市场进程中 典型的财务魔术 ▼ 案例已经看完,但我们的研究还在继续。 作为IPO领域独立投研机构,优塾投研团队认为,公司研究能力、财务分析能力、行业研判能力,是每位金融人都需要终生研究的技艺。无论你在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只有掌握这几大技能,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安身立命。 我们站在投资机构角度,像医生一样,解剖IPO、并购的每项细节,将要点系统梳理,形成系统的研究框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