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问西东》看完了,让我们好好聊一聊其中的几段人生箴言

 yynnsophia 2018-04-28

电影结束了,思考可不能结束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严肃旅行(yansulvxing)

愿《无问西东》这部电影给你们真正带去思考和力量,而不是昙花一现。我们的人生中,或许缺乏梅贻琦老师这样的智者点拨人生,但我们依然可以从电影、书籍、艺术中汲取滋养,勇敢面对内心的真实。

这篇文章,我想试着从电影中的几段箴言出发,聊一聊当代的“世俗”,并提供一些我的想法。


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梅贻琦老师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和我一样,在听到祖峰饰演的梅贻琦老师讲出这段话时,被深深吸引。不仅惊叹于梅老师的大智慧,更是向往他所道出的这种最好的人生状态:一种真正的、从内心满溢出来自足和快乐。那一刻,一下子明白了人生应该去追求什么。

回想起几年前,当我不满于工作的无意义、不满于生活的枯燥时,得到的解答却是“别人都这么过,为什么你不可以?!”没有一个梅贻琦老师站出来告诉我,“转系与否倒是小事”,也没有一个梅贻琦老师站出来给我描述这迷人的、令人心驰神往的状态。

所有长辈都试图用自己那并不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浅薄的思想劝说我屈于现实。似乎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世界改变,却束手无策。

工作中的琐事乏善可陈:每天见一样的同事,听雷同的八卦,做重复的事情。我们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生生变成了一颗颗机器上并不重要的齿轮。于是,只能麻痹自己,自我安慰“大家过的都是这样的生活”。

吴岭澜那句“因为最好的学生都学实科”,放到当下语境,便是“最好的学生都去了金融业”。比如我校复旦大学,又被戏称为“五角场银行大学”,但这样的笑话,在我看来一点也不好笑,它分明是大学精神日渐衰败的一个表现。跟风和盲从在任何时代都举重若轻,但大部分人做出的选择,与你的选择,并没有关系。

追随别人的步伐,充其量只是为了通过“不落后于别人”而获得安全感,但安全感不等同于平和与喜悦。吴岭澜把自己置身于一种忙碌的踏实中,不也正如同我们当下社会里许多人的状态一样吗?我问过许多人周末都干嘛,回答几乎都是“考证、报班、参与集体活动”,考的是可以给跳槽加分的证,报的是流行的班,参加的是某种流行集体活动,比如狼人杀。

时代会提供很多消磨时间的方式,比如游戏、比如持续不断的娱乐八卦、比如各种冗长的电视剧。看上去生活是被填满了,看上去终于不用在他人都“忙碌”的周末里无所事事了。忙碌可以让人变得踏实、麻木,让人在紧密的各种安排中,甚至觉察不到自己在浪费时间。但如果你忙碌却不快乐,那就对照自己的生活,想一想梅老师的这段话,问问自己,到底是不是置身于了一种忙碌的踏实中?

无论面临多么深切的绝望和迷茫,都要坚信,梅老师所描述的状态是存在的,吴岭澜、沈光耀、张果果无疑都在一番纠结彷徨后,抵达了这种知行合一的自足状态。与这样的喜悦相比,别人做了什么选择,根本就不重要。

如今,当我在旅行和写作时,也同样能被这种从心底满溢出来的喜悦包裹。我相信体会过这种幸福的人并不多,毕竟,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一定是稀有的、不那么容易获得的。但这种喜悦,可以让人不再惧怕世俗的浪潮,不再在意世俗的眼光。而对这种喜悦的渴望,能带给人抵抗世俗的力量。

不要因为“别人拥有,所以我也要有”而决定自己的消费,不要因为“别人这么过,所以我也要这么过”而决定自己的人生。人很容易陷入与他人的攀比,然后从孰优孰劣中获得浅薄的快感。真正的快乐,不因潮流的多变而改变,它源自你所坚信的价值观,源自内心的坚定。

当任何人劝你妥协,给你灌输平庸、从众的思想时,一定要想起这段话,问问自己:你的快乐,是盲目的跟风?是妥协的产物?还是发自内心的真实?


当我在你们这个年纪,有段时间,我远离人群,独自思索,我的人生到底应该怎样度过?某日,我偶然去图书馆,听到泰戈尔的演讲,而陪同在泰戈尔身边的人,是当时最卓越的一群人,这些人站在那里,自信而笃定,那种从容让我十分羡慕。而泰戈尔,正在讲“对自己的真实”有多么重要,那一刻,我从思索生命意义的羞耻感中,释放出来。原来这些卓越的人物,也认为花时间思考这些,谈论这些,是重要的。今天,我把泰戈尔的诗介绍给你们,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岁月里,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吴岭澜

似乎讨论生命的意义、讨论内心的真实,在这个娱乐至上的年代,显得不合时宜,人们更愿意从《奇葩说》或《吐槽大会》获得欣然一笑,而不愿意去看《十三邀》里许知远笨拙地向访谈对象提宏观的问题。但这真的只是时代的问题吗?原来民国时代的吴岭澜,有着和我们差不多的人生困惑,有着和我们差不多的羞耻感。

确实,当兄弟们都在联机玩游戏、当闺蜜们兴致勃勃聊八卦、当朋友们插科打诨聚餐时,讨论关于意义、关于生命的话题,似乎是不合时宜的。于是我们看到,人们在极力避免表达观点,避免严肃讨论。社会究竟世俗成了什么模样,才会让思索生命的意义、思索to be or not to be,变成了让人羞耻而不被待见的事呢?

我们的社会太崇尚中庸教育,崇尚不发表观点,崇尚“只是不同,没有优劣”。这种看似没什么错的理念,让现代人变成了墙头草。举例而言,对一个天资平平的人来说,考出好成绩势必要付出更多努力。如果他不坚定地认为“考好成绩”才是更好的、更对的,他为什么要把自己折磨得那么辛苦?同理,如果你并没有坚定地认为某件事是对的、某些事是错的,并没有强大的信念,那又会有什么动力,去抵御迎难而上的艰辛呢?当你唾弃日复一日躺在沙发上、沉迷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的生活时,你所唾弃的,实质上是一种轻松的、不动脑子的生活方式,而你所选择的,实质上是一种更辛苦、更费力的人生。这样的选择,容不得“中庸”,一旦摇摆,就很容易跌入轻松的陷阱、跌入时代的潮流。

不花时间去思考自我、思考意义,很容易轻易地被卷入时代的浪潮。因为潮流提供的是一种简单的度过一生的方式,它让所有人可以不费什么力气便过上不痛不痒、不好不坏的人生。

当你眼前的某个人生经历有限的长辈、朋友对你“谆谆教诲”,劝你“中庸”,让你犹豫不决时,不妨看看他的人生。你听谁的教诲,就更有可能成为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你更该去参考你所崇拜的、敬重的人们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而不是被身边那些七大姑八大姨左右你的思想。

如果没有思考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如果没有明确的观点,是不可能在人生的大风大浪里,坚守初心的。所以“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岁月里,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


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空军教官

这句话来自战时,但这段话的意义不仅限于战时。“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是适用于每个时代的、生而为人的我们都该崇尚的品质。并不是敌人来到眼前了才该去参军杀敌,而是即使当你生活富足、衣食无忧时,依然保持着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嫉恶如仇的正义感。

这个时代时兴“精致的利益主义者”,时兴不问国事,时兴小确幸。过好自己的生活,无可厚非,我也并不苛求大部分人能有正义、无畏这些崇高的精神。但至少该保留住同情吧?至少不该在听闻不公时,冷漠一笑吧?至少在遇到力所能及的事时,给需要帮助的人搭把手吧?


看到和听到的,经常会令你们沮丧,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可是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了你们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不知你们是否还会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们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张果果

这段话,赤裸裸地在影射当下现实。职场中的尔虞我诈、观念中的“别多管闲事”,大约会让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感受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曾志在四方的少年,发现步入社会后,也不过是这现有规则体系下的一颗螺丝钉。

这颗螺丝钉,不仅被安排好了工种,也被安排好了人生。几岁不能早恋、几岁应该结婚、几岁应该育儿,都有一个固定规划。人似乎不再是活生生的人,而只是流水线上的一道产品。即使你没有思考清楚人生的意义和方向,社会也会强加给你一些“方向”,比如“这个年纪该买房”、“这个年纪该结婚”、“这个年纪该生孩子”。而那些繁复的琐事和繁重的贷款,轻而易举地就能吞噬掉所有的时间和精力。这条流水线,比牢笼更可怕,一旦进入,便自行运转,越陷越深。

在这样的社会框架下,产品被贴上了身份的标签,厂家会告诉你,占有多少,才更荣耀。你的个人价值,轻易地同财富捆绑在一起;在这样的社会框架下,人们自身甚至也沦为了商品,长辈会告诉你,拥有什么,才能被爱,你的价值,不过是相亲简介里那些对经济条件的诠释。

把世俗希望你在意的东西看得太重,无非是源于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感,一方面,如果所有人都走在一条大道上,另辟蹊径总让人感到不安;另一方面,你也不会知道辟出来的蹊径通向何方。

但你是否想过,另辟蹊径、生儿育女,都是青年人从未经历过的,为什么所有人看上去对前者如此胆怯,对后者却如此笃定呢?在青春时选择一条不一样的路,大不了过几年从头再来;但孩子生出来了,再后悔,可是塞不回去的。为什么人们会认为,一场为期18年的养育、甚至一生的责任,会比一个随时可以回头和推倒重来的决定来得容易呢?

说到底,“所有人都在做”,让人们忽略了这件事本身巨大的挑战和无法反悔的属性;“鲜有人在做”,让人们放大了这件事本身的难度,变得恐惧和迟疑。

世俗就是如此强大,强大到让人难以透析本质。但穿过层层迷雾,你是否能洞察到,财富、稳定都不等同于快乐。当你好不容易拥有了别人拥有的、社会希望你拥有的东西时,真的可以获得梅贻琦老师所描述的那种平和、喜悦的人生状态吗?

当你心慌于另辟蹊径的代价时,不妨和生孩子的代价比一比。与那种失去很多自己的时间、甚至牺牲自己的事业、最终还可能养出一个自己非常不满意的孩子相比,做点自己想做的事,真的只是微不足道的代价。

青春不过就那么些日子,别让自己后悔,也别总是生活在别人的评价体系里。那些世俗的人,如果说服不了,远离便是。当你另辟蹊径,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并做出一番事业后,那些人还是会回过头来肯定你、支持你,仿佛过去那些反对和说教都不曾存在过一样。因为对他们来说,好的结果都有吸引力,只不过不愿意付出过程的艰辛罢了。这些懒惰、混沌、贪心的人,本就成不了任何事,也自然不必听他们唠叨。

还是那句话,你听谁的教诲,就更可能成为谁。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
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张果果

如果你已经相信梅老师所描述的那种极致的人生状态,听从吴岭澜的话,开始不断追问生命的意义、面对内心的真实,开始唾弃世俗的陷阱,那么,在这些迷雾背后,等待你的,是更大的挑战——行动。

相信我,一定会有人打着“为你好”的旗号,给你灌输那些浅薄、陈旧的价值观;一定会有人冷嘲热讽,用反智的话语嘲笑你的严肃和努力;一定会有人在背后议论你的怪异,抱团来孤立和排挤你。

在这条人迹罕至的道路上,恶意、嘲讽无处不在,孤独、迷茫随之而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过程。不要幻想能轻易越过荆棘、抵达彼岸,世界上哪有这等好事。如果你只幻想有个好的结果,却不愿意付出过程的辛劳,那么,你只是个懒惰和不切实际的人罢了。

这也正是为什么整部电影,最终落在了这段话的原因。看完了电影,你或许被吴岭澜、沈光耀、陈鹏、张果果所感动,但要记住,你也是时代的一员,当你在感动于别的生命所展现的光辉时,也要记得,现代社会中的你,同样可以是和他们一样珍贵的。这个时代不需要你去奋勇杀敌、你也未必可以成为大科学家,但你依然可以成为张果果,依然可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反抗世俗强加的一切。

无论你想拍电影、想成为作家、想当音乐家,都没有问题。如果你不想过大部分人都在过着的庸庸碌碌的生活,那么,势必要付出更多努力、抵御更多恶意。没有什么是从天而降的。

所谓“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的奋斗过程,不过就是别人打游戏时,你在努力;别人看剧时,你在努力;别人休息时,你在努力。努力并不一定就能获得梅老师口中的“喜悦”,但不努力一定获得不了的。凡事都有代价。你必须足够努力,也必须足够坚定,还必须时常自省。

不要贪心、不要害怕、更不要懒惰。在该狂妄的时候狂妄,该谦卑的时候谦卑。永远不要停止自我反省,也永远不要停止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