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有小米,我们有步枪, “带上AK47,跟我到南方做手机去”——这是周鸿祎14年的内部信标题。 中国互联网界最善斗的红衣周教主,教主微信名就叫AK47,360手机代号也叫“AK47”。。。 自带主角光环的教主,一不吭声就被“人民想念周鸿祎”了。 回来回来,今天要聊的是小米的商业模式,和雷军的终极野心,怎么说起周教主? 因为但谈雷军,那必然离不开周鸿祎, 缠斗20年,从PC端厮杀到移动端, 没有周鸿祎的雷军,和没有雷军的周鸿祎一样,人生难称丰满啊。 我们还是从周教主和雷布斯的一段江湖往事说起。 01 “雷大哥”和“小周” 雷军和周鸿祎都是湖北人,雷军生于1969年,比周鸿祎年长一岁, 但当1995年周鸿祎研究生毕业,来到北京,雷军已贵为金山公司总经理,而当时的周鸿祎还是方正的一名小码农,就是小程序猿。 按说两人也没什么交集,但命运之神偏偏把他们扯在一起。 雷军和周鸿祎的老婆都就职于方正,是要好的同事。通过这层关系,二人结识。 周鸿祎自己曾经透露,两人刚刚认识的阶段也是关系最近的阶段,两家一直有来往,甚至有时候,去“雷大哥”家做客,“小周”还负责亲自下厨给他们做饭。 只是后来两人在一些问题上多有分歧,也就日渐疏远。 至于其中缘由,除了总经理和程序猿间身份的差异外,可能主要是源于两人迥异的性格, 年少成名的“雷大哥”骄傲自负,程序猿“小周”敏感要强,并且脾气火爆。 这是后话。 02 “小周”到“战争之王”周鸿祎 商业上,周鸿祎是个奇才。 周鸿祎开创了PC互联网流量模式。 当时中国的IT圈还分裂成两拨人:一拨是传统做软件的;一拨是做互联网。 06年周鸿祎创立奇虎360,软件圈还是做着一个软件卖得死贵死贵的生意。 周鸿祎是第一个生意上跳出高价思维的人。他先是推出免费防木马软件,08年又推出免费杀毒软件。 商业模式上,周鸿祎开创了安全服务免费,靠广告和游戏盈利的模式。杀毒软件免费,这直接就把瑞星、金山这些老牌软件企业打趴下了。 联网的流量思维战胜单机时代的软件收费模式,是周鸿祎商业模式成功的本质。 在单机时代,老牌杀毒软件瑞星最高年收入7亿,总用户数为700万(假设单价100元)。 而这边360,截止12年底,PC总用户已经达到4.5亿,总收入21亿(年报披露)。 采用流量思维商业模式,360实现用户数增长60倍,总收入增长3倍的战果。 单机时代客单价是100元,PC互联网时代客单价仅有5元,客单价仅是前者的1/20。 但就是这么少的客单价,却活活用数量把前者堆死。 60倍的数量,让总收入增长3倍,多出来的全是利润,一将功成万骨枯。 12年360在线广告收入是2.2亿美元,互联网增值服务(主要是游戏)是1亿美元。杀毒软件收入仅有区区的15万美元。 周鸿祎用互联网的高维认知,打败了单机软件收费的低维认知。 10年雷军回归金山,但杀毒软件这一局,败局已定。10年11月,金山也宣布杀毒软件永久免费。 雷军虽然落败,但也不是吃素的。下一个战场,雷军已经做好准备。 03 移动互联网崛起 07年1月9日,苹果正式发布第一代iphone。这对互联网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移动互联崛起。 包括雷军、周鸿祎在内的一众IT圈大佬,都在疯狂寻找一个东西:入口。 互联网时代讲究流量,既是流量必有入口! 谁能在入口处拉闸收费,谁将赚得盆满钵丰。 PC互联网时代:
04 小米就是移动端的360 本质上做的是流量的生意 金山在PC互联网时代几乎整整错过一个时代,雷军这一次想赌的是一个大局,他要抓的是移动互联网最最前端——手机。 雷军2010年4月成立小米,2011年7月发布第一款小米手机,
所以,小米是什么? 小米就是移动端的360,本质上做的是流量的生意。 360有PC端的360软件管家,小米有移动端的应用商店。 360有PC端的360游戏大厅,小米有移动端的小米游戏。 小米在流量生意上,又进了一步。 既然你能上我的网站买手机,我能不附带卖点其他东西呢?反正你来都来了,总不能让你来了也白来。 所以小米卖:电视、小米盒子、笔记本电脑、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净水器、手环、电动牙刷、台灯、平衡车、无人机、路由器、插线板、耳机、音箱…最后居然还卖被子、围巾 你看360,它也卖:手表、摄像头、机器人、平板电脑、车载电器…. 小米:我网上既然什么都卖了,我能不开线下店? 因为,收入=流量x转化率x客单价x复购率 线下零售不也是一样的么: 零售=流量x转化率x客单价x复购率 我的流量既能在线上,那也能导到线下;线下的流量,也能往线上导。 到2017年11月小米已经开了228家小米之家零售店。 05 小米的终极目标 小米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品牌!品牌是小米的终极目标! 小米要的是你想买什么东西,不看价格就直接在他们那里下单。 雷军想让小米=性价比,小米就是那个品质还过得去,价格不算贵的牌子。 品牌带来流量,规模产生利润。流量没有溢价,品牌才有溢价。 当小米品牌运营成功后,小米就变成一家轻资产公司。品牌有多厉害,请大家自行脑补一下王健林下面两段话。 在小米体系里,手机是最重的。 如果哪一天小米把重资产的手机业务剥离出来,我一点都不会觉得奇怪。 06 小米对标 美国零售企业Costco 你知道雷军心目中对标的是什么企业吗? Costco!美国大型连锁超市! 一个做手机的,不对标苹果,对标一家连锁超市? 你没看错,因为雷军想要的是做一家面向中产阶级的零售品牌。 Costco在欧美只卖高性价比的商品。一个新秀丽超大型的箱子在北京卖9000元,在costco只卖900元。 Costco任何一个商品只挣1%到14%。就是这样一个毛利率为6.5%,净利润率为2%的公司,它的总资产收益率达到7.4%,净资产收益率达到25%。 轻资产,高周转,能够使股东收益达到惊人的25%。 07 总结 原国美电器董事长陈晓讲,他有次去拜访雷军,雷军给他算小米的估值: “小米有7,000万用户,每个用户的价值380美元,这样算下来,小米市值300亿美元。” 客单价是互联网估值的核心。 在PC互联网时代,前面算了360的客单价是5元。 移动互联网时代,客单价是PC互联网时代的10倍、20倍。 小米是移动端的360,手机是引流产品,赚钱靠增值服务。小米的商业本质是流量。小米商业模式源于360,又高于360。 雷军终极野心,想做的是一个面向中产阶级的零售品牌。我们不知道周鸿祎看清楚没有。 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一个人是看清楚了,这个人叫丁磊。 - The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