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大学生整天在校园里悠然自得,却从不挂科,甚至以“优秀”的学业成绩毕业;而有些整天泡在图书馆里的大学生,不仅学业成绩一般,还挂了科。有些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日子过得清闲,待遇也不差;而有些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每天加班加点,就为了保住那份饭碗。一切都跟专业有关。 高校专业纷杂繁多,其中有这四个专业被大学生们称为“太苦、太累、太难”。 通信工程几乎所有毕业于通信工程专业的大学生都会说这个专业很难。要想学好、学精,必须要下一番苦功夫,就算是高中时成绩超好的学霸,也不一定能扛得住如此大的学习压力。 通信工程是一个很复杂的专业,以最基础的网络架构为例,从底层的硬件,到物理层,再到链路层,再到网络层寻址。这里面涉及的内容很广泛,每个部分的算法实现,还有编码解码等等,任意一个小点就够大学生研究很长时间,若把这些知识点叠加到一起,难度就更大了。 为了让大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大量专业知识,本科四年的课程设置非常紧凑,需要学习的科目既多又杂,涉及面很广。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学等基础课程,软件类课程,C语言、数据结构等编程类课程,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底层系统实现课程,还有很多专业课程。 用“太苦、太累、太难”形容通信工程专业一点都不过分。 数学与应用数学虽说数学是理工科的基础,基本上所有理工科大学生都要学习数学,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数学知识却是难倒了一众学霸。一位高考数学成绩一百四十五分的牛人,进入某211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后,感觉学习起来非常吃力。他表示自己已经被虐成狗,现在开始严重怀疑自己的智商。他还表示以后绝不会选择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继续深造,要么跨专业考研,要么毕业后到中小学当数学老师。 有些刚上大一的学生觉得数学分析很难,其实那都是“纸老虎”,后面实变函数、泛函分析、代数拓扑、偏微分方程、微分几何、代数几何,随便拿一个课程出来,都可以秒杀不少大学生。 临床医学“劝人学医,天打雷劈”,一句话道出了多少辛酸。某医科大学一位大三学生吐槽,自己是被父母安排过来学医的,本身就没有太大的学习兴趣,加上大一大二基础课程学起来很难很枯燥,感觉特别辛苦,尤其是每学期期末考试前,简直是要把人逼疯。 临床医学专业要学的课程非常多,一张课程表就能震撼一批人。其实,医生是一个不错的职业,待遇绝对算得上社会中上等,也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只是相当辛苦。所以说,学医的人不仅大学阶段学习的过程很累很辛苦,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同样也很累很辛苦。祝福这些奋战在救人一线的白衣天使。 建筑学专业一个专业难不难学,看几年制就能略知一二。医学本科是五年制,建筑学本科一般也是五年制,这说明建筑学专业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而且学起来很费神。一位建筑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说,就算是五年时间,也只是学到了基础,并没有学到多深的专业知识,要想真正把建筑学这门学科搞透,必须在建筑领域工作很长一段时间,而且要持续钻研。 建筑学专业不仅需要学习建筑力学、建筑物理、建筑施工、建筑结构等工科课程,还要学习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等偏艺术类课程,所以很多人说建筑学专业培养出了一批批兼有技术能力和艺术细胞的高材生。不过,专业知识多、难、杂,要花很多功夫去学。因此,建筑学专业本科大学生五年学习时间“日子很不好过”。 其实,任何专业想要学好都不容易,只有坚持不懈,方能取得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