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死后被做成腌肉供太后欣赏的皇帝

 昵称49552028 2018-04-29

一提到木乃伊,我们很多人都会想到古埃及。古埃及在很早的时候,死去的国王或者法老常常被做成木乃伊,因为他们认为制成木乃伊的尸体不会腐烂,静静等待着死的灵魂重新回来依附于肉体,还可以在阴间继续施威。而在我国古代,也曾经有一位木乃伊皇帝。


  这个人就是中国辽太宗耶律德光,史称辽太宗孝武惠文皇帝。他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次子。年仅二十即任天下兵马大元帅,跟随阿保机东征西战、南攻北伐,也深得父亲耶律阿保机和母亲述律平的喜爱。在公元927年,25岁的耶律德光成为了契丹国的第二代可汗。这个时候,中原地区正处于五代十国的混乱时期,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耶律德光当上皇帝以后,一面继续完善统治制度,巩固契丹政权;一面不断对外征伐,开疆拓土,野心勃勃的耶律德光一心想要吞并中原。

 

在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时代,由于中原政权的顽强抵抗,契丹军每次的挥军南下,都是无功而返,而耶律德光的运气,比他的父亲可要好很多。

 

在公元936年,苦苦等了9年的机会终于来到了。后唐皇帝李嗣源的女婿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与末帝李从珂互生猜忌,石敬瑭欲夺后唐而代之,他以割让幽云十六州、岁绢30万匹、并且认比自己还要小十岁的耶律德光为父亲为条件,来换取耶律德光帮助他消灭后唐,等待已久的耶律德光大喜过望,亲率5万大军前往助战,四个月后大功告成,石敬瑭也如愿当上了后晋皇帝,建立了后晋小王朝。

 

在册立仪式上,45岁的石敬瑭穿着契丹服装,卑躬屈膝地拜见了34岁的“父皇”耶律德光,向契丹称臣。石敬瑭死后,他的侄子石重贵继位。因为不甘心后晋的财富源源不断的流入契丹的国库里,石重贵向耶律德光提出了“称孙不称臣”的要求,耶律德光大怒,就以此为借口来发兵南侵中原,很快契丹就灭了后金,并在开封建立了大辽,耶律德光自立为皇帝。

 

可是没有多久,就遭到中原老百姓们的坚决抗击。由于契丹军队没有后勤供应,粮草要靠自己就地解决。所以,契丹兵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抢夺粮草,这使契丹军遭到了汉族人的强烈反抗。在短短一两个月各路好汉便开始纷纷起义,一时间内,驱逐契丹人的民众暴动此起彼伏,愈演愈烈...于是,耶律德光总结了这次出兵的得失:“我有三失,所以天下才这样反叛我,各地搜刮百姓钱财,是第一失;让契丹士兵打谷草扰民,是第二失;没有早点遣返节度使去治理各镇,是第三失。”但是悔悟已晚,耶律德光也觉得占领中原的日子实在不好过,甚至晚上都休息不好。无奈之余只好下令撤退,把得到的领土又拱手相让。虽然要撤退,可此时的耶律德光仍然是雄心不已,他自信满满地说:“只要再给我一年的时间,太平不难指掌而致。”

 

大同元年(公元947年),此时夏季的中原大地是烈日炎炎,气温极高。耶律德光和契丹将士因为一直生活在北方,早就习惯了北方的严寒,实在无法忍受夏日的酷暑。北返的途中,45岁的耶律德光高烧不退,染上了一种熱疾。严重到周身堆满冰块并吞冰入腹也无法降温的程度。没几天,耶律德光口吐鲜血,死在了河北栾城。这时候,远在辽国国都上京的太后述律平获知耶律德光死去的消息,传来懿旨:“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可如此炎热的天气,要想把尸体运回上京,那还不得顶风臭出三十里啊,可是保存尸体谈何容易呢,这可着实的难坏了一同伴驾的文武大臣们。


  正在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一个名叫羊胡子的御厨出了个主意,说:“咱们干脆把陛下做成‘羓’吧!”所谓的“羓”是什么呢?原来北方的游牧民族多喜欢吃牛羊肉,有时候杀了一头牛或者一只羊后,一时又吃不掉,如果碰上夏天,杀完的整牛整羊吃不了,牧民就把它们的内脏掏空,用盐卤上,就成了不会腐烂的“羓”,这也相当于中原地区汉族所制作的腌肉。


  这个主意一出,有把皇帝当牲畜处理的意思。可是除了这招,还真没有别的办法。文武大臣和太医们也只好采用厨师的办法了。羊胡子这次变成了人屠子,虽然没做过人“羓”,但是他会做牲畜“羓”啊。先是“咔嚓”一刀,接着“哗啦”地把耶律德光肚子里的东西往外一掏,最后撒点盐...辽太宗耶律德光的龙体最后被装在密封的盐坛子里,运回了上京。

 

回到上京以后,述律太后为耶律德光举行了盛大的招魂仪式,不知道她看到自己的“腌肉”儿子是什么感觉。由于耶律德光是皇帝,可怜的他那尸体羓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帝羓”,更成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木乃伊”皇帝。(文。落榜进士)

 

耶律德光画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