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世界的深井里,孤独的努力

 静易净明 2018-04-29


奇鸟行状录



[日] 村上春树 著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拦江书院的朋友们大家好!


这周我们荐书可能会出乎大家意料之外。我们一直试图寻找一本能够涉及到人性,涉及到人世间的一些基本规律的这样一本书。这一类的图书不是没有,但要不是过于晦涩难懂啃不下来,要不就是轻描淡写一飘而过。


最终我们视线集中于大家想象不到的一个区域。也就是说文学创作领域。

 

所以这周我们推出的书是你绝对想不到的。催上春树的《奇鸟行状录》




先说说为什么推荐这本书。


大家可能不知道村上春树是文青追逐的目标和偶像。他的作品有一种奇特的风格,这种风格能把人生很沉重的问题写得非常清淡,既不像一首书也不像一杯茶。他仿佛是一个小碟子,里边的水能够让你一眼望到底。能够望到人性的一些起伏的痛苦或者忧伤。在这种宁静之中化为若有若无。

 

所以村上春树的书基本上每年都会在诺贝尔文学奖上获得提名。比方说莫言获奖的那一年,村上春树就是一个优秀的陪跑者。陪着莫言奔跑了很久之后,最后莫言得奖,村上同志以最优秀参赛者的身份回归本源。也就是说他的作品始终有冲击诺贝尔文学奖的实力。


但是,村上春树对于人性或者人生的处理方式显然不被诺贝尔奖的评委们所理解。

 


正是这个原因,所以村上春树的书他可以作为一面透镜,或者是墙壁上的一道裂缝,能够让我们窥视到人性中某些奇特的东西。所以推荐这本书的第一个理由叫人性。


我们在以前推荐图书的时候经常说这样一句话。我们评判一个人的特征,研判他是人性的、民族性的、地区性的还是个人的,有一个法则,这个法则是:


第一,必须把实际面打开,把这一博弈格局的状态换到另一个时代,如果同样的事情任然会发生,如果人类的反应仍然有一致性,那么这个东西就有可能是人性的。


第二个,空间打开。也就是说把甲地发生的事拿到乙地,如果他反应仍然是一致性。那么我们就可以断言,这种一致性的反应叫人性。


比方说村上先生在这本《奇鸟行状录》这本书花了大量的笔数,提及了一件我们绝对不会关注的这么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就是当年的侵华日军——日本关东军他们最后的行踪和下落。

 

在这本书中,日本关东军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被苏军抓走。拉到了西伯利亚做苦工服劳役。然后你会发现在这么一个奇特的博弈位置,这些日本战俘的表现就和我们感叹的某些所谓民族性的东西有高度的趋同率。什么叫高度的趋同率呢?也就是他们更多的表现出自相残杀,更多的表现出彼此仇视,更多的表现出互相伤害对方。

 

在这个书中有一段很详细的细节,描写这些日本战俘在西伯利亚的战俘营,在煤矿叫吃的比鸡还少,干的比驴还多,累的跟狗一样,基本上没有什么生路。


这个时候日本战俘一个军官出来把大伙组织起来跟苏联当局谈判,要求给他们人道待遇。


当局一看原来是你挑头的。所以当局就采取了分化措施。让这些战俘们自相残杀。就是另一批战俘出来把这个挑头的人杀掉。让这些日本战俘一个个死的非常难看。当然我们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对他们并没有多少同情,毕竟我们有一段日本侵华这段历史的帐记在我们心里。但是我们在这帮战俘的行动上,我们发现出惊人的人性这么一个特质。这个特质也就是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能够接受现实,什么情况下能够认同对群体更有智慧,更有利的这样一个规律法则。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二个问题,叫人世间的规律。

 

事实上村上写这本书并没有想说这些事儿,但是我们在这些故事中任然读出了这些。接着我们说当这些关东军的战俘被至于煤矿在一中高压状态下强行服劳役的时候,他们的人性中更多的表现出不洁的一面。什么叫不洁的一面呢?也就是说人世间中的一个规律,这个规律叫——环境。生存资源越是匮乏,人性越是容易表现出极短的一面。简单说就是一个处在生存绝境的人,他的自我道德意识也会随之降低。因为他要生存。

 

正式这种绝境之下的厮杀与博弈,才出现了这么一本书,才出现了村上春树对人性,对世间规律的一个基本反思。他试图勾努力勾勒出一种宽容状态下的人心常态。人在宽容之下更容易选择一些和柔的手段,更容易宽容、更容易谅解、更容易接受、更容易采纳异己的观念。

 

但是,当博弈态势趋于恶化,人性中的一切武装荡然无存。这也是我们在读书会,在一切创业读书会和我们所有的活动中,我们始终倡导的一个观念。一个人要努力要优秀,让自己尽其可能的多占一些社会资源。只有充足的社会资源才能够让你的心获得安全感,才能让你走出封闭、狭隘和愤懑以及敌意,才能让我们的认知步上城楼,最后获得智慧的破局。

 

所以我们经常说,人的自由有几个阶段,第一个是认知的自由。我们可以突破我们的成见去见证这个世界和我们想象不一样的地方。


第二个是经济的自由。也就是说我们能够在这个社会博弈中更多的采取合作的模式。这句话说得绕,如果把它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商家说的和气生财,能够让我们获得经济自由。


再然后是我们心灵的自由、智慧的自由,也就是说我们能够针对心里,万古以来永恒的困惑,解答一个永久性的悬疑,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在这里?我们在干什么?只有当我们能够把这几个问题看清看透看明白,这个时候我们的人生才会变成一条通渠大道。也就是说达到了孔子所说的行不逾矩,也就是我们无论怎么做都不会违背人性,都不会与世间的规律对抗。都能够获得周边环境的认同与自我内心的无边快乐。

 

实际上,这种人生观念与惯性在村上春树许多书中都有这么一种风格描述,这就是我们推荐村上春树这本小说的原因。小说很厚,我觉得如果你家里有一个女孩或者是家里有成年的孩子,一定要有这么一本书。这么厚的书你翻翻,你看看。不仅你会被他的文笔打动,你会被他所表现出得淡淡的清愁所打动,对他所勾勒出的人性震撼,对他所刻画的人世间规律感觉到惊讶。而最后通过这么一本书通过这么一个阅读的过程,或者通过这么一个认知的阶段,成就我们自己,完成我们自己。

 

谢谢大家!

老规矩,留言点赞前三的送下一次的书

点击购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