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 27日下午, 教育部网站公布了一组名单 注意了! 名单上的这二十所高校 可以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 快来看看有没有你的母校👇 不过,吃瓜群众想问了, 什么叫学位授权自主审核 它有啥用? 三条自主权“护体”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在回答记提问时表示,这些高校能够享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 具体说来,包括如下三点: 一是这些高校每年都可自主增列和调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新增学位授权审核每三年实施一次) 二是高校按本单位规定的程序完成审核后,可直接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不再需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专家复审。 三是高校有较大的学科设置权,既可自主设置学科目录规定的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还可自主设置交叉学科,按一级学科管理。 首批高校均为“双一流”建设高校。 上述负责人表示,通过放权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由高校自主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可以进一步激发高校办学活力,加快“双一流”建设。 博士硕士学位点好理解,不过“交叉学科”是什么意思?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工作的意见》特别指出,交叉学科不是现有学科简单组合。 《意见》强调,高等学校在探索设置新兴交叉学科学位授权点时必须从严把握,应系统梳理凝练交叉学科学位授权点的学理基础、理论体系和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交叉学科应有一定数量、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覆盖面与现行一级学科相当,有可能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属于学科交叉人才培养项目和可设置二级学科的不应设置为交叉学科。新增交叉学科学位授权点时,还应征求本单位与交叉学科相关的其它学位授权点意见。 严禁因人设置授权点,建的不好照样撤 拥有了自主审核权,也要注意,高校得合理控制自主审核节奏——每年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数量不得超过本单位已有博士学位点数量的5%。 新增学位授权点既要符合国家发展需求,又要符合本单位办学定位;既要严格按照标准新增,又要体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办学水平;既要反映学科发展趋势超前部署,又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既要程序规范、科学严谨,又要稳步有序、避免一哄而上。 总而言之,学位点不是你想增,想增就能增。而且,自主审核的程序,也必须规范、科学、透明。 《意见》指出,高校要充分认识设置学位授权点的根本目的是人才培养,严禁因人设置学位授权点;要建立有效的自主审核机制,指定专门机构负责自主审核工作,加强对新增学位授权点的质量管控。 新增授权点,也不是增了就万事大吉。 高校还要明确新增学位授权点的五年建设与发展目标,确定年度建设资金和研究生招生规模,其中博士生招生人数每年应不少于10人。并且,自己新增的学位授权点,也要自己向社会做出承诺——该授权点的学科水平若干年内应达到全国同类学科的前30%。 这些学位授权点,也一样必须按照《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的规定接受专项评估,自觉接受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社会的监督。 “学位授权自主审核”也不是“终身权”。 对在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和专项评估中出现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被评为“不合格”的、发生严重研究生培养质量或管理问题的、已不再符合自主审核单位申请基本条件的高等学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取消其自主审核资格。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决议,在指导现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做好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 来源:科技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