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闻鸣遐迩(2018.22)研究:友谊的黑暗面

 WHC超级英雄 2018-04-29
    人们普遍会认为,友谊是一个不错的东西。绝大多数人都会有几个好朋友。好朋友在成长过程中会彼此支持,遇到问题时也会互相安慰。有朋友很好。

    但是,微信公众号“NYT教育频道”发布了一篇文章,里面引用了好几项研究,来说明友谊其实也有自己的黑暗面,它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友谊的特性是同类相吸。所以才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说法。但在研究者看来,这种同质性也是“同族意识、仇外情绪、种族主义”的基础。在面对跟自己不同种类的人时,人就会产生排外和排他意识。用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古乐朋(Nicholas Christakis)的话说:“为什么爱自己这类,就一定要恨其他类呢?”

    但是结果就是如此,友谊天生带有排外性。“要团结起来,就需要有共同的敌人。”不过,古乐朋说,好消息是,群体内的人对群体外的人可能表现出不喜欢,但是,“建立群体内的独特性,不一定要把其他人消灭掉。”

    其次,友谊有不对称性。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要求84名大学生说出在同学里谁算得上自己的朋友。结果发现,被称为朋友的那一方,至少有一半的人没有相应认为对方也是朋友。还有一项研究说,至少有66%的友谊,都是“单相思”。也就是,只有一方认为另一方是朋友。

    第三,友谊跟其他关系相比,要更脆弱一些。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对540个参与者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发现:每隔7.2个月,人就会跟自己社交圈内的一个人关系闹僵,而且,其中有40%的关系一年之后仍然没有
得到修复。与此同时,修复友谊也更难,仅仅一句“抱歉”并不够。友谊是个更加严格的“工头”。

    总之,友谊不仅有好的一面。它可能造成排外,它可能是单方面的友谊,而且也更脆弱。
​    附注:友谊有时候的个人的单相思,更多的时候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