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线莲的繁殖主要依靠扦插、压条、分株等无性繁殖方式,杂交、播种多用于品种选育。近年来由于组培技术的成熟,组培铁线莲也成为规模化繁殖的一个方式,同时在组培过程中还能通过人工诱导变异,选择新品种。 对于家庭种植而言,想繁殖少量铁线莲小苗分享给好友则多用扦插、压条和分株。 (1)铁线莲的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可以在4-5月或秋季9-10月间进行。选择健康无病害的植株,剪取插穗。插穗以半木质化、腋芽饱满的枝条为佳,太嫩的枝条在扦插过程中容易腐烂,过老的枝条则生根时间相对较长。插穗以单节为一个单位,在节下5厘米处用锋利的刀片切断,节上枝条尽可能短的靠近节的为止剪除。为减少插穗的水分挥发,剪除一侧叶片,如果单侧叶片较大或小叶较多,也可适当剪掉些,保留1-2片小叶即可。 扦插基质可以选用蛭石、珍珠岩、河沙等,也可以是这些基质的混合基质。在基质上用竹签打孔后,将插穗插入孔穴,插入位置是将节刚刚露出基质表面。插穗与基质周围一定要压紧,松动影响生根。插好后放置于无阳光直射但散射光明亮处,视空气干燥情况,每天喷雾一次,一般30~45天生根,生根后再过一个月即可移栽。扦插过程中要发现有枯萎、腐烂的插穗要及时拔除,并每周喷一次杀菌剂进行消毒。 除了基质扦插外,经过两年的试验,铁线莲用水插法繁殖也很简单有效。插穗的选取同上,然后只要将插穗插在水中(最好是纯净水),使节位露出水面,放置在光线明亮的地方,一周更换一次清水便可。一般在15天后,切口处便开始增生,长出愈伤组织,3周后,便能逐渐形成根系。待根长到2-3厘米长时,及时移栽到基质中。根系太长再移栽的话,一方面移栽过程中容易弄断根,另一方面在水中长出的根适应了水中的通气环境,移到土中后有个适应过程,如果土中的透气性不好,就容易造成根的腐烂。水插最大的缺点就是水中生出的根系比较脆嫩,移植时容易受伤,因此一定要小心保护新生的根。 提高生根率小窍门:1、插穗用100mg/L的萘乙酸或吲哚丁酸溶液浸泡处理1小时后,可提高生根率。2、木质化程度较高的枝条,可以用锋利的刀片纵向划伤枝条后再扦插,有利于形成愈伤组织,长出根系。3、插穗剪取前半个月,将枝条上需要剪断的地方先折伤,让枝条在母株上先形成肿大的愈伤组织,再剪下后扦插,会提高生根率。 (2)铁线莲的压条繁殖 铁线莲的压条繁殖是比较保守而又可靠的一种繁殖方式,植株生长周期都可进行。方法是将铁线莲枝条节下部位作刻伤处理,然后剪掉该节的叶片,将枝条弯压埋入土下5厘米左右深度。在合适的温度下,一两个月左右就能在刻伤处长出根系。出根后可将压条继续保留在母株上供其生长,待到换盆时再剪断独立栽培。 压条方式可以根据植株情况灵活应用,其变通方式有高空压条、波状折枝压条等。高空压条主要是针对枝条较高无法弯曲压到土下的枝条,可以用上下开口的塑料袋,套在枝条节间,下部扎紧,上面填入基质,包裹住要压条的部位,然后浇水后再扎紧塑料袋上面的口子,再用竹竿架好土球,等待枝条生根后剪下即可独立栽培。 波状折枝压条就是在一根枝条上连续多处折枝,折枝的部位在节下5厘米处,然后将弯折的部位用回形针弯曲成U形固定,压入土中,形成连续波浪状的压条方式。此方法适用于比较长的枝条,压入土中的部位在2-3个月后会陆续生根,生根后分别剪断,就可以获得多株小苗。 (3)铁线莲的分株繁殖 铁线莲在生长多年后,基部呈丛生状,在换盆或者移栽时,可以小心抖落根上的土壤,看清根系着生部位,切分为数丛,每棵都必须带有完整的枝条和根系。分开后消毒伤口,即可独立栽植。 |
|
来自: 花妖之妖 > 《B—植物花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