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中的芸芸众生真正解脱者唯有三人 你知道是哪三个人吗

 洹上轩 2018-04-29

国学大师王国维认为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唯一大著述,因为他认同德国哲学家家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认为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中钟摆一样来回摆动。世界上各种文学作品都在叙述这种人类之悲苦,能在作品中描述这种悲苦又能表现解脱之道的,他认为除了《浮士德》,就算《红楼梦》了。而且《红楼梦》更胜于《浮士德》,因为浮士德是天才的痛苦,而红楼梦表现的是咱们凡人的痛苦,更有普遍意义。

那么《红楼梦》中芸芸众生,真正解脱者谁?王国维老先生认为真正解脱者唯有三人:惜春、紫鹃、贾宝玉。

一、惜春、紫鹃

1、惜春是金陵十二钗之一,是贾家四姐妹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宁国府中贾珍的胞妹。她父亲贾敬在书中开场就年岁已高,在道观中沉溺修道炼丹,最后死于金丹中毒,书中未曾提及惜春母亲,她一直在荣国府贾母身边长大。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检大观园时,她咬定牙,撵走毫无过错的丫环入画,对别人的流泪哀伤无动于衷。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便剃发为尼。

2、紫鹃,原名鹦哥,是贾母房里的二等小丫头。贾母见林黛玉来时只带了两个人,恐不中使,便把鹦哥给了黛玉,改名为紫鹃。她聪明灵慧,和黛玉关系很好,情同姐妹,一时一刻不离开,是黛玉的“闺中贵友”,一心一意为黛玉着想,见黛玉是个孤儿,又和宝玉相爱,就劝黛玉趁老太太还硬朗的时候作定大事要紧。为此,她想出林家要接黛玉回苏州的话来试宝玉,使宝玉痴病大发。黛玉死后,随黛玉灵柩回苏州,为黛玉守灵,最后看破世事随惜春出家。

二、贾宝玉

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男主角,荣国府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次子。因衔通灵宝玉而诞,系贾府玉字辈嫡孙,故名贾宝玉,贾府通称宝二爷。

贾宝玉自幼深受贾母疼爱,游于温柔富贵乡,专爱作养脂粉,亲敬家里姐妹和丫鬟。他与林黛玉青梅竹马,互为知己,发展成一段世间少有的纯洁爱情。他重情不重礼,结交了秦钟、柳湘莲、北静王等有情男子;他喜欢诗词曲赋之类性情文学,厌恶四书和八股文,批判程朱理学,把那些追逐科举考试、仕途经济的封建文人叫做“禄蠹”。可是到头来“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他所爱的清净女儿们死的死、散的散,自身又在家族安排下糊里糊涂与薛宝钗结婚,致使林黛玉泪尽而逝。再经抄家之痛,越发唬得他“疯疯傻傻"。

为了报答天恩祖德,也为了尽快了却尘缘,他以高魁贵子重振家业。最后还是能悬崖撒手,跟随一僧一道出走,回到青埂峰,“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

大师王国维认为惜春、紫鹃的解脱高于贾宝玉之解脱。为何?她们两人的解脱是观他人之苦痛而感悟解脱,非常人所能做到的,是超自然的、神秘的。那么为何《红楼梦》的主人公是宝玉而不是她们呢,只因为贾宝玉的解脱是自身经历苦痛之后的解脱,是自然的是人类的是壮美的,人类社会感同身受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