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支付天下:三雄争霸,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18-04-30

支付行业,是金融大厦的基础设施,甚至让中国超过了美国,最早实现了“无现金社会”。它给了中国金融“弯道超车”的机会。

而支付行业,又是监管最“趋紧”的行业。2016年后,关于支付的监管条例不断加码,如紧箍咒,步步收紧。最近的断直连被视为支付行业的最后一道枷锁。

曾经带着中国驶入快车道的支付行业,未来又当何去何从?

中国的支付市场的格局

第一派,巨头系。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已垄断90%的支付市场。

第二派,第三方小支付平台。200多家持牌的小支付机构,和两千家二清机构,瓜分剩下的10%市场。

第三派,官方系。“官方系”正在强势进入,如网联和银联。

1

小支付公司艰难求生

支付行业,讲究的是规模效益。只有交易量达到一定量级,才有利润,否则,连人员成本都无法覆盖。

在央行的抽样调查表中可见,交易额在100亿元以下的支付机构,盈利非常难。而小玩家,在被巨头系和监管的双层夹击下,根本无法达到100亿的交易额,盈利也无望。

今年6月30日断直连之后,支付机构必须接入银联或网联,行业几乎生路全无。

248号文件显示,备付金账户资金由支付公司保管转到央行保管,而备付金账户的比例,也从2018年开始逐步提高。这意味着监管封上了第三方支付的资金池

在监管出来之前,很多支付公司,挪用这些备付金账户的钱,去投资或者存银行吃利息。现在资金池没了,清算也走银联系统,第三方支付,注定要是退出历史舞台的命运了吗?

2

巨头支付公司大战国内外

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在世界各地都打起了支付战争,杀入国外,抢客户,疯狂进行优惠补贴。对它们来说,这是一场关乎“王位”的权利游戏。

最近,很多海外华人都发现,到处都有微信和支付宝的身影。很多地方甚至不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去拓展的,而是华人或游客主动扩展的。

中国人正在把无现金的习惯带到世界各地,播下种子,开花结果。

而另一方面,两大巨头也在海外和港澳台地区主动出击。

拓展这些地区用户最有效的手段,依然是“烧钱大战”。

在过年的旅游旺季,支付宝疯狂进攻香港市场。

只要在香港打开支付宝的页面,就会出现“优惠页面”,里面充斥着花式的支付宝优惠券。

媒体报道显示,2017年年中,支付宝已经接入了25个国家的约12万家海外商户。也就是说,全世界230个国家及地区,支付宝已经攻入了约1/9。

而与支付宝打法不同,微信支付并没有疯狂布局海外,而是步步为营、重点攻破。

从去年5月开始,微信支付先后攻下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可以认为,在国外的战况上,微信支付略逊一筹。其根本原因是微信支付本地化的社交平台基因,不适合在海外复制。

在国内,微信支付让支付宝倍感压力。

微信支付在2016年低调地表示,其年支付总量已超越支付宝。攻城略地,分秒必争,因为,铁王座只有一个。感觉到微信支付的疯狂进攻,支付宝强力反击。

2016年年末,支付宝发布春雨计划,来回应微信支付的进攻。

它准备在未来3年,投入10亿现金,推进“烧钱计划”,来“扶持”服务商、中小商家以及线下推广人员。到了2017年,支付王位之战,已烧红整个金融市场。大到商超,小到菜市场,都能嗅到巨头激战的硝烟味道。

3

究竟谁才是最后赢家

至今看来,在国内市场,双方势均力敌,而在国外市场,支付宝的优势更甚。

在全球,中国率先实现了无现金社会但是,整个行业有功,也有过。

在全面绿灯的过程中,支付行业出现了无数乱象,二清、洗钱、套现等花式线下业务开始出现。整个支付行业,就如脏水横流的江湖,实在太过混乱。

所以,监管开始了收紧和收割。牌照的斩断、持续不断的监管条例出现,一点点将支付行业的利润,榨取殆尽。

故事结束了吗?其实远未结束。

更值得注意的是,“官方系”已经进场,银联和网联已联手杀入支付行业,甚至带着收割市场的野心。黄雀在后的市场,在未来的一年里,想必会更为精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