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 | 中国文字之谜(下) — 中华文明的起源(十七)

 RK588 2018-04-30




们都知道,汉字起源于老祖宗的“结绳记事”。古文献《易.系辞》上也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结绳不光是结出大小,还可以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状结出几百种花样,以记载不同的事情,传递不同的信息。把有些结绳的花样刻在竹木上,就成了符号,成了文字的前身。


中国古文献上流行“仓颉造字”这一说法。相传仓颉是黄帝的史官,为了记录更多的资料信息,他创造了文字。史书说: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



黄帝时期是中华文明走出新石器时代,走进文明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发明创造比较多,发明了养蚕,发明了舟、车、弓驽、镜子和煮饭的锅与甑等。而文字也被归于这个时期的发明


事实上,

文字的起始,应用,传播应该是一点一滴的积累,仓颉以前一定有文字在把流传了,仓颉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并创造了一些新字是可能的。


现代学者认为:汉字起源于图刻符号,而符号起源于原始图画。不否认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或者一些杰出的人物整理、规范了这些图刻符号,再逐渐创造出更多需要的符号,从而形成了文字。这个时期应该是从黄帝到尧舜的时期。尧舜时期的文字应该基本成型了。


上古时期的人,使用文字或者符号时,应该也是刻在竹简木牍上,但竹木易腐烂,现在找不到了。但考古人员在各个时期的遗址中出土的石器、陶器上,发现了许多这类文字或者符号,证明了它们的存在。


比较重要的有:



贾湖刻符。出土于河南舞阳的贾湖刻符,一共21个刻符,距今八千多年。有的学者认为是文字的雏型。


双墩刻符。有七千多年历史的安徽蚌埠双墩刻符,有630多刻划,丰富多样。双墩刻符的功能可以分为表意、戳记、计数三大类。专家们说,双墩刻符反映了早期双墩先民的生活形态,已经具备了原始文字的性质,是汉字源头之一。


半坡陶符。距今6000年前的属于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的陶钵口沿上刻的二三十种刻划符号,即半坡陶符,是文字起源阶段的符号。



庄桥坟刻符。属于长江下游区域良渚文化的浙江省庄桥坟遗址刻符,距今5000年前。这里出土的器物上发现大量刻画符号和部分原始文字,专家论证说,这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原始文字。这从文字一面证明了长江下流区域文明的存在。


骨刻文。骨刻文是指在兽骨上刻画的符号——象形文字或图形文字,被发现于山东一些地区,是我国最早的以记事为主的可识文字。有的专家称其为“东夷文字”。


陶寺朱文。山西省襄汾县的陶寺遗址,据说是尧的都城。1984年考古工作者在陶寺遗址中发现一片扁壶残片,残片断茬周围涂有红色,残片上朱书两个文字,其中的一个字为“文”,另外一个字专家解释为“尧”。


夏代水书。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夏墟出土的陶器有24个水书文。水书是当时一个叫水族的人民的文字,其古文字与夏代文化遗存符号一脉相承。由此看出,在夏商时期,华夏民族群体中就包含了多民族的成分。


二里头陶文。位于河南省洛阳偃师的“二里头遗址”被称为“夏墟”,出土文物丰富,证明了夏的存在。二里头文化包括了一切文明要素,唯独缺少过硬的文字发现。只发现了一些存在于陶器上的类文字符号,其中一、二、三、四等数字已可以解读。但还不能证明它是一套完整的文字系统。


因为考古发现的中国古文字和刻符太少,所以不能过硬地证明那些刻符和文字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有必然的,传承的关系。



一种比较折衷的意见认为中国文字“形成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在距今4000年前的夏朝中、后期。当然,这不是共识,因为夏代及以前出土的文字还少。


中国文字是象形表意文字,源自于象形图画,后来简化为一些符号,再把这些符号组合,通过“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造出更多的字,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文字系统。这是一个漫长的时期,大约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开始了,理论上说成熟于尧舜时代,被称为陶器文。经过夏、商早期,到殷商时的甲骨文就基本定型了。再经过西周时期的金文,春秋战国时期的大篆,秦小篆,汉隶书,发展出后来的楷书、草书和行书。



在世界文字史上,中国文字是唯一的象形表意文字。其他的如

古埃及的图画文字,苏美尔的楔形文字后来都走上了表音文字的路。


只是,中国文字在甲骨文以前的起源、形成、发展路线,目前在考古学上还没有过硬的证据,以至于影响了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的时间上的共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