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向三 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成因的分析

 恶猪王520 2018-04-30

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成因类问题一般有三种:

一是判断影响侵蚀地貌或沉积地貌的主要因素(流水、风力、冰川、海浪);

二是分析形成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的原因,强调外力是怎样影响该地貌的;

三是描述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的形成过程,侧重时间上的先后顺序。

在高考中多以判断地貌类型、描述成因等设问形式呈现。

分析外力作用地貌的成因,其答题思路为:


模板构建

1.侵蚀地貌成因解答模板

考向

关键词

答题思路

河谷、沟谷、峡谷

河床、冲蚀

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对河床及两岸的冲蚀作用形成

喀斯特地貌

可溶性岩石、暖湿的气候

可溶性石灰岩在暖湿气候条件下,与流水中含有的CO2相遇,发生化学反应,被溶蚀而形成

风力侵蚀地貌

携带、破坏

风携带的大量沙石对周围岩石的破坏作用形成的地貌,如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戈壁)


2.堆积地貌成因解答模板

考向

关键词

答题思路

河流冲积扇

山口、平缓、减慢、堆积

河流流出山口,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洪积扇)

河口三角洲

大量泥沙、海水的顶托、入海口

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注入海洋,由于地势低平,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缓慢,大量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堆积成三角洲

风力堆积地貌

碎屑物质、阻挡、风速降低、堆积

风携带的大量碎屑物质,在受到阻挡等作用下,风速降低,大量物质沉积而形成的地貌,如沙丘等

冰川堆积地貌

温度升高、冰川融化、冰碛地貌

在温度升高时,冰川融化,大量物质在原地堆积而形成冰碛地貌,如东欧平原等


典型例题

下图是新疆和田区位略图。和田是著名的玉石之都。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 000米以上的昆仑山高山地区,乙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秋季又是在此拾玉的最佳季节。读图回答问题。

1)结合地形条件,说明甲处狭长区域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


2)说明乙处河滩玉石富集的外力作用过程。


3)分析秋季成为乙处最佳拾玉季节的自然原因。


参考答案

1)地势低,气温偏高;地形封闭,水汽不足。

2)(含有玉石的)岩体经过风化(侵蚀或外力破坏),再经过河流搬运(向下游运动),到达地形平缓处(乙处),(玉石)发生沉积。

3)夏季河流(流量大)搬运能力强,玉石沉积的时间相对集中在夏季;秋季河流水位下降,玉石出露。

详解详析】

1)读图,甲处狭长区域位于河谷中,地势低,气温偏高。区域地形封闭,水汽不足,降水少,没有冰川形成。

2)含有玉石的岩体经过风化、侵蚀等外力破坏,再经过河流搬运,向下游运动,到达地形平缓的乙处,玉石随泥沙一起发生沉积作用,富集起来。

3)夏季河流的流量大,搬运能力强,玉石沉积的时间相对集中在夏季。秋季河流水位下降,玉石出露,是拾玉的最佳季节。

如果你觉得“ 木子地理园 ”的内容不错,请推荐给你身边的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热点新闻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