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向二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方法和意义

 恶猪王520 2018-04-30

1.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方法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方法如下:

1)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关系。分析某一区域景观的成因,如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


2)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一般结合区域图、景观图、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分析某一地理要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的一发是指哪一要素,进而逐一分析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3)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环境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常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出所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与相关地区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运动过程的因果关系。


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对生产、生活的警示意义及应采取的措施

1)警示意义

从空间上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客观现实;从时间上看,自然地理环境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否则会使环境因子发生系列的异常,造成各种各样的灾害。如对沙尘暴的长期研究表明,由于盲目开垦农牧过渡地区的草原,破坏了植被,使地表土层疏松,加上强劲的冬季风影响,导致我国西北、华北地区近年来沙尘暴天气发生频率增加。


2)人类应采取的措施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要用动态的、联系的、立体的、综合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人类活动不仅要遵循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而且应预测受人类活动影响后的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因此,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三峡水利枢纽等工程建设都要考虑对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影响导致的其他要素的变化,并作出综合评价。

典型例题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可能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面貌的变化。下图是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1990年和2016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

1.近几十年来,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降水量增加

B.河流流量增加

C.植被覆盖率上升

D.河流含沙量增加


2.近几十年来,导致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①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②水库面积增加

③经济林面积增大

④灌溉面积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1C    2B

详解详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2012年与1990年相比,河流径流量趋于平稳,含沙量减小,说明该流域森林覆盖率上升,所以C正确。

2.修建水库与种植树木都会起到调蓄作用,使河流径流量稳定,含沙量减少,即水库面积增加、经济林面积增大,所以B正确。

如果你觉得“ 木子地理园 ”的内容不错,请推荐给你身边的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