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洲楚辞研究综述

 星河岁月 2018-04-30

江苏社会科学2013年第6 文艺学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分三阶段对楚辞在欧洲的传播史进45- 梳理。二十世纪以前为早期研究阶

0多年。段。我们发现明清来华耶稣会士研究与翻译楚辞的史料,将楚辞西传的历史前推20

阶段的代表作是费茨梅尔、德理文和理雅各的译本。二十世纪上半叶为现代研究阶段。楚辞

为欧洲大学汉学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内容,学者间的讨论与争鸣增多,世界范围的楚辞研究圈

成。二十世纪下半叶至- 4'- 为当代研究阶段。俄罗斯与东欧国家楚辞研究异军突起。西g- k(国家

现全译本,楚辞研究取得多方面进展。最后归纳欧洲楚辞研究范式和发展方向,为推动中国

化走出去提出建议。

关键词 楚辞 屈原 翻译 欧洲汉学 4B,+t ?;Jcrr

亮。南通大学楚辞研究中心讲师 226019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 益频繁,回顾楚辞在欧洲的传播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式,它与《诗经》并列为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屈原开 这不仅有利于了解欧洲的楚辞研究历史,给国内学 创的楚辞,不仅属于中国人民,而且属于全世界,是 术界提供一个参考系,一套新范式,一些新思路,而 人类精神文明的宝贵财富。苏联汉学家费德林( H(T( 且有助于中外学术对话,推动经典外译,推动中华文

化更好地走出去@e, aopeHKo19122000) 说:屈原的诗篇诞生于民族

的独特性,但具有普遍的意义而成了全人类的财 楚辞在欧洲的研究史,根据时间可以划分为三 富。0l 早在一千多年前, 楚辞就流传到东亚的朝鲜、 个阶段:二十世纪以前为早期研究,二十世纪上半叶 Et 本和越南等国,继而流传到欧洲。 为现代研究,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今为当代研究。本文 楚辞在欧洲的传播,无疑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 将追溯楚辞西译的历史,考察不同时期楚辞学的发

展特点,介绍代表性论著。的一笔重彩。我们通过调研发现,欧洲学者研究楚辞

迄今约有 400年历史, 欧洲学者译介楚辞的文献资 一、早期研究:从引用词句到翻译介绍 料有200馀种,包括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意大

利语、荷兰语、俄语、波兰语、匈牙利语、罗马尼亚语、 目前学界把楚辞的西传开始时间初步定为

捷克语在内的十几种文字。随着中外学术交流的日 世纪上半叶【2] ,然而我们从中西交通史中钩沉到更早 19

191

1/6页

欧洲楚辞研究综述

De Sanet i s) 转译成意大利语。另有比 的史料。目前所见的最早材料是葡萄牙籍耶稣会士 桑克蒂斯( Ni no

de Har l ez de Di az 利时哈力兹( Char l e s De ul i n 阳玛诺( Emmanuel Jr (,15741659) 于明朝万历 J os eph

18321899) 18921893年发表的法语长文《中国 四十三年( 1615) 在北京出版的《天问略》。 书名中

诗歌》,其中重点介绍楚辞,翻译了《大招》、《惜誓》和 二字,出自于《楚辞?天问》,且书中两处化用《天

部分《离骚》、《九歌》、《天问:》【6I 。该文选译楚辞作品的 问》成句,解答《天问》提出的问题[ 31。可证阳玛诺及其

范围较前人有很大拓展,译笔流畅,注释简练。 合作者在撰写此书时参考了《楚辞》。1616年,与阳玛 诺关

de 英语译本有庄延龄( Edwar d Pa r ker Har per ( Di ego Pant oj a 系密切的耶稣会士庞迪我

de 15711618) 、熊三拔( Sabat i no Ur si s 15751620) 18491926) 的《离别之忧——离骚》,发表于1879 了一份奏疏,提出九重天的学说中国古已有之, 《中国评论》。这篇文章没有前言、注释、评论,译文采

时,此术或已失传,故作《天问》。首言:圜则九重, 用韵诗形式,粗疏草率。另有理雅各( J ames 孰营度Le gge

”‟[ 41。此奏疏从侧面证明了《天问略》与《楚 18151897) 的《( 离骚) 及其作者》,该文分为三个部 ?天问》 的联系,并从西学视角对《天问》圜则九 分连载于1895年《英国皇家亚洲学会会报》。理雅各 重,孰营度

?作了另一番诠释。清代《楚辞》注家多 遍译儒家经典之后,直到晚年才翻译楚辞,临终前仍 引用西方传教士的九重天说,如李陈玉《楚辞笺 笔耕不辍,可惜没有全部完成,《九歌》等手稿现存于 注》、王夫之《楚辞

通释》、徐文靖《管城硕记》、蒋骥 牛津大学新波得雷安图书馆。理雅各译本考证严谨,

Al l en《山带阁注楚辞》、夏大霖《屈骚心印》、刘梦鹏《屈子 言必有据,偶有新见。 又有翟理斯( Her ber t 章句》、戴震《屈原赋注》、丁晏《楚辞天问笺》、奚禄诒 Gi l es18451935) 的《古文选珍》( 1883) ,选译了《b 《楚辞详解》、屈复《楚辞新注》等,中学与西学相互渗 居》、《渔父》和《山鬼》m。翟译富于文学色彩,其中的

Al fr ed Cran 的进程略见一斑。从以上论述可知,楚辞对欧洲的 《山鬼》吸引诗人克莱默一宾( Launeel ot 播,至迟从1615年阳玛诺《天问略》出版开始,距 met Byne18721945) 再创作成《流放之地》( The 今约

La nd of 400年历史。 Exi l e) ,收录于他的诗集《长恨歌及其他》

de Pr 6mar e ( 1902) 与《玉琵琶》( 1909) ,广为流传。 此后法国耶稣会士马若瑟( Joseph

16661735) 是较早研究且翻译楚辞的西方学者。 代表这一时期学术水平的是费茨梅尔、德理文

1728年他在广州用拉丁文写成了《汉语札记》,这是 和理雅各的译本。前两个译本的形式大致相同,开头 汉语语法研究的代表作,其中以楚辞为例介绍隐 有序言介绍作品的背景资料,然后是译文,并附有注 喻修辞方法。他称赞《离骚》通篇点缀着华美的隐喻, 释,构成了楚辞以及其他诗歌翻译的标准样式。这是 并翻译

《离骚》和《九歌》中的部分诗句I 。《汉语札记》 很长时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介绍、作品翻译与研究的有机 间未能出版,直到19世纪初才被法国学者雷 慕沙结合,方便不同文化背景读者的阅读理解。理雅各译

Pi er re Abe l ( Jean R6musa t 17881832) 重新发现。 本虽然没有脚注,但是采用钱杲之《离骚集传》之说 并在自己编写的语法书《汉文启蒙》中将该书的重要 价值公之将诗篇分为十四段,逐段串讲篇章大意,并考证疑难

于众。 词语,也起到了注释的作用。庄延龄的译本没有前

马若瑟与雷慕沙编写的汉语教材使费茨梅尔 言、注释,受到不少批评。

Pfi zmai er18081887) 在欧洲自学汉语成为 除译本之处,还有一些论著推动了楚辞研究。荷 ( August

能,他后来成为奥地利皇家科学院院士。费茨梅 兰高延( J(J (M(De Gr oot 18541921) 《中国厦门岁 尔第一次用德语完整地译出《 离骚》和《九歌》,1851 时记》对中国端午节起源的考证详实赅博,既通过实 年他在奥地利科学院哲学一历史部会议上宣读论文 地调查,描述了厦门等地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等

( 离骚) ( 九歌) ——公元前3 世纪的两篇中国诗 各种民俗活动,又追溯中国古代典籍中关于农历五 歌》,次年在维也纳《皇家科学院报告》上刊载,该文 月种种传说的记载,并与欧洲各地祭祀水神的传说 具有开创性意义。 相比较,得出端午节不是起源于纪念屈原、伍子胥等

de d' Her v ev Sai nt 法语译本有德理文( Mar qui s 历史人物,而是来源于初民在夏季祭祀掌管旱涝的 Denys 18231892) 的《离骚章句》,1870年巴黎东学 水神——龙的节日181。高延的考证视野开阔、方法新 所出版, 翻译准确,注释详赅,产生广泛影响,后被德 颖、立论谨慎,影响深远。另有英国艾约瑟(J os eph

192

2/6页

江苏社会科学2013 年第6 文艺学研究

Edki ns 18231905)( ( 战国至汉代的中国诗人研究》通 王的政治统治。此后他又翻译了《大招》( 1923) 、《招 对宋玉与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 Wi l l i am 隐士》( 1924) 、《风赋》( 1926 ) 、《神女赋》( 1928 ) 与《九 Wor

Gor don 辩》( 1935) 等;出版《中国文学》( 1922),其中介绍屈 ds wor t h17701850) 、拜伦( Ge or ge Byr on

1788 1824) 毕提( James Be at t i e17351803) 等比 较,原、宋玉、景差与贾谊等楚辞作家;发表《古代楚语》 提示了他们热爱自然、 歌颂自然、表现自然的共同 ( 1930) 、《中国古代的死神》( 1939 ) 、《屈原》( 1953) 等。 特征。这开启了将楚辞与浪漫主义文学比较的先声。 叶乃度一生用了大量时间译介楚辞,尤其是开拓宋

玉作品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堪称当时欧洲楚辞 、现代研究:从课程教学到学术争鸣 研究的标志性人物。

20世纪初,汉学专业在欧洲大学的广泛设立产 另一位鲍润生的博士学位论文是《屈原的( 了撰写中国文学史的需要,楚辞的文学特点和地 )》。该文注译了《远游》,并针对中国疑古派学者对 位开

屈原生平及其作品真实性的否定进行驳斥,主张恢 始以文学史的形式得以呈现,其代表作有英国

复屈原对《远游》的著作权。从1928年至1935年他翟理斯的《中国文学史》( 1901) 与德国顾路柏( Wi l he l m 又将《九章》各篇翻译注释。 鲍润生的翻译得到了中国 Gr ube18551908) 的《中国文学史》( 1902 )

翟理斯的《中国文学史》把楚辞放在中国诗歌的 学者张星娘、陈垣等称赞,可惜英年早逝,未能尽才。 发展历程中揭示其特点, 诗歌发轫于《诗经》,发展 叶乃度与鲍润生研究楚辞取得博士学位,标志 于《离骚》,至唐代蓬勃迸发并臻于完美。【地认为屈 楚辞学在欧洲大学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方向。欧洲 原等

楚辞研究由过去零星分散的状态进入专业化,是在 诗言志楚辞作家的诗歌创作体现了中国诗歌艺术中

诗无定法两条典律,因此在文学史 莱比锡学派的推动下实现的。1943年,苏联科学院院 上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士阿列克谢耶夫( B(M(Ane Kcees18811951) 指导费

顾路柏的《中国文学史》介绍屈原的生平和创作 德林以《屈原生平与创作》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 背景,译述《渔父》和《离骚》。与大多数楚辞译介者不 孔好古的遗稿由他的学生叶乃度和辛德勒 同,顾路柏不仅不抱怨楚辞文辞难懂,反而认为这些 ( Br uno Sehi ndl er18821964) 整理,1931年由泰东出 历史典故、象征性的比喻和生僻的表述,都体现了 版社以《中国艺术史上最古老的文献—— (天问) 》为 诗人的博学和文采,如果读者有足够的敏锐和博学以解 题出版。该书注译了《天问》,并研究《天问》与屈原讽 开这些作者奉上的谜团,那将会得到极大的满足10] 喻的关系,《天问》的顺序、形式,以及《天问》与古代 这有助于对楚辞中典故、隐喻等修辞功能的理解。 壁画、雕塑、画像、石刻的关系等。该书在汉学界引起

这两部书都是世界上最早的中国文学史,其作 了强烈反响。法兰西学院的汉语教授马伯乐同时也 者都在欧洲大学担任汉学教职,面向的主要读者群 在研究《天问》,并为授课需要撰写一部带有注释的 是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学的欧洲学生。1927年法国马 译本。孔好古译本的出版,使马伯乐觉得自己的译本 伯乐( Henr i 失去出版价值。因此他于1933年发表了一篇书Masp6ro18831945) 的《古代中国》也专

评, 列一节介绍屈原创造的辞赋新诗体。楚辞由此进入 将自己译本中较有新意的十几条注释列出,供读者

Con 比较参考。瑞典高本汉( Ber nhar d 欧洲大学课堂。 1907年,德国孔好古( Augus t Kar l gr en1889 1978 r

Ri t t er yon )、奥地利查赫( Erwi n Zach1872 1942 ) 、英 ady18641925) 开始在莱比锡大学讲授屈原的《天

问》,计划对《天问》进行全面研究,但未能完成就去 国魏理( Ar t hur Wal ey18891966) 、德国卫德明 世了,留下了12种关于《楚辞》的手稿。他培养了很 ( Hel l mut Wi l hel m 19051990) 、中国徐道邻、方志彤 多优秀人才,其中有叶乃度( Eduar d Er kes 1891 等学者,皆对孑L好古译本发表商榷意见。叶乃度分别 Xa ve r 1958) 与鲍润生( Fr anz Bi al l as18781936) 以研 1941年、1945年在《华裔学志》上撰文回应。 究楚辞取得博士学位。 这场争论廓清了孑L好古、叶乃度师徒对《天问》

叶乃度是世界上第一位以研究楚辞而取得博士 的一些误读和曲解,推动中外学者从语言学、考古 位者,他的学位论文是《 宋玉的( 招魂) 》。该文注译 学、宗教学、人类学、比较文学等角度对《天问》进行

《招魂》,认为《招魂》的作者是宋玉,其创作目的是 较为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启发后人既要从时间经度 为了召唤屈原的亡魂,同时也用隐喻的 式讽刺楚 看到它与此前的中国文学之间的联系,又要从空间

193

3/6页

欧洲楚辞研究综述

纬度看到在世界其他许多地区的宗教神话典籍与它 鲍润生与费德林以研究楚辞取得文学博士学位,说 有相似的文体或内容,使人们认清《天问》并不是一 明欧洲大学初步形成了以课堂教学与学位培养相结 篇孤立的作品,它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它 合的楚辞研究学术传承体系。第二,战争的时代背景 的一席之地。 改变了欧美楚辞研究的学术生态环境。20世纪上半

这场争论中的查赫尤为严刻,他曾撰文评论过 叶人类经历的两次世界大战,使汉学人才遭到严重 L好古的《中国艺术史上最古老的文献——( 摧残。1942年查赫乘坐的商船被13军飞机击沉;1945

)》、鲍润生的《屈原的( 远游) 》与《屈原的生平及诗 年马伯乐在德国布痕瓦尔德纳粹集中营病逝;叶乃 作》、叶乃度的《神女赋》与《古代楚语》。这些书评皆 度在希特勒统治时期被迫离开大学。人员流散,资源 刊登在荷属东印度群岛的德国侨民创办的期刊《德 被毁,社会动荡,楚辞研究在帝国主义战争和法西斯 国卫兵》 上。他又翻译《九辩》,并与叶乃度的译文作 专政的夹缝中艰难发展。汉学家们对楚辞作品的兴 比较。该文用词准确,再现原作起伏多变的情感变 趣也发生转移,其中《国殇》、《大招》一类表现战争或 化,以及参差错落的句式和抑扬顿挫的音乐美,质量 悼亡的诗歌备受关注多次适译,有些译文如德国克 很高。但是他的论文在德国受到排斥,直到1939年才 拉邦德( Kl abund18901928) 改译的《国殇》,加入

在荷属巴达维亚发表,他在文章结尾不禁抱怨道: 自己的想像以抒发对战争的哀叹。第三,各国人民 兰阁与叶乃度那个小圈子里的人仍然未懂,而且可能 间的联系与交流加强,汉学呈现联合发展的一体 永远都不会懂得翟理斯40年前给我写的那句话: 趋势,楚辞研究者之间的讨论与争鸣增多。翟理斯、 果不能发现错误,我们将永不能迅速进步11] 魏理争论《大招》翻译,查赫批评孔好古、 叶乃度与鲍

文,多位学者对某篇作品进行细致的 查赫认为争鸣是推动学术进步的动力,并引英 润生的楚辞译

国翟理斯为同调。翟理斯也经常指摘别人的错误,他 探讨,有助于取长补短,提高翻译质量。包括中国人 魏理曾围绕汉诗英译展开了一场持续三年的争 在内的众多学者对孔好古、叶乃度的《天问》研究提 论,其中焦点之一是《大招》翻译。1920年翟理斯在 出批评,不仅澄清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而且引发

Ret r ans l a 《新中国评论》第4期撰文《重译》( A 新知。上世纪20年代胡适等人掀起了一场关于屈原 t i on),批评魏理1919年出版的《续汉诗 170首》中所 生平及其作品真伪问题的论争,德国学者孔好古、叶 译的屈原《大招》过于随意, 有很大的修改余地,所以 乃度与鲍润生迅速参与讨论。林文庆曾在英国爱丁 自己予以重新翻译。此后,两人以《新中国评论》为阵 堡大学留学,1929年完成了《离骚》翻译, 并请翟理斯 地,互为攻守,又发表四篇文章讨论彼此译作中的问 与泰戈尔作序。徐仲年曾在法国里昂大学留学,1932 题。这一时期翻译《 大招》的还有叶乃度、美国弗洛伦 年出版《中国诗文选》,用法语翻译了《离骚》。英国白

Wheel ock ?艾斯珂( Fl orence 英编译的《白驹集》( 194719491960) 中的《离骚》、 Ayscough18781942 )

与德国洪涛生( Vi ncenzvon Hundhausen18781955) 《九章》与《九歌》是由中国学者俞铭传和沈有鼎翻译

的。由此可见,世界范围的楚辞研究学术圈在20 招》五个译本放在一起比较,可以看出不同译者对《大

解读的异同。此外,意大利雷永明神父( Gabr i el e 纪上半叶初步形成。

Mar i a Al l egr a19071976) 1938年在上海出版了 三、当代研究:从纪念活动到多样化研究 《离骚》译本。

此阶段有如下特点:第一,楚辞研究在欧洲大学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屈原为全世界人 教育中取得立足之地。牛津大学首任汉学教授理雅 民纪念的四大文化名人 之一。同年,中国社会各界 在教学中已有楚辞内容,当时牛津大学设立的德 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纪念屈原逝世2230周年的活动, 庇时汉学奖学金的资格考试中出现关于屈原及其作 外文出版社出版了两部英文楚辞专著:《( 离骚) 及屈 品的试题I m。汉学教学的发展引起了撰写文学史的风 原的其他诗作》 和郭沫若的《屈原:五幕剧》,皆由杨 潮,楚辞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一章,由此得以向西方 宪益、戴乃迭夫妇翻译。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立 学生普及。在汉学课堂上,莱比锡大学孔好古、法兰 即响应,纷纷译介屈原的作品。 西学院马伯乐、苏联科学院院士阿列克谢耶夫皆讲 1953年,苏联文化界在莫斯科召开了纪念屈原 授楚辞,并为授课需要撰写研究型注译本。叶乃度、 的集会,费德林院士做了《 屈原及其创作》的报告。费

194

4/6页

江苏社会科学2013年第6 文艺学研究

德林曾以研究楚辞获得博士学位,出版过《屈原诗 L6 sz l 6 原诗选》。1959年他与纳吉?拉斯洛( Nagy 集》( 19541956) 、《屈原创作起源与屈原问题》 19251978) 合著了《屈原离骚》。这些译文后被收入 ( 1986),发表过《伟大的中国词人屈原》( 1953)、《屈原 《中匈文库》再版。1959年他出版了《中国悲歌的起

题》( 1958) 、《屈原之诗》( 1972) 、《屈原辞赋垂千古》 源:屈原及其时代》,该书是一部很有理论深度的学 ( 1973)、《论屈原》( 1983)、《屈原:存在与著作权的可 术著作,着重探讨汉文化史诗不发达的原因和辞赋 性》( 1983) 、《屈原:假说与无可争论的事实》 如何发展成一种文体的过程。

( 1983)、《屈原的创新》( 1984) 等论文。费德林的研究 罗马尼亚科学院1953年也举办了屈原纪念会。 主要集中在屈原存在的历史真实性、屈原创作个性、 杰奥?博格扎( Geo Bogza19081993) 在会上宣读了 屈原诗歌分析与屈原作品译注等方面。 纪念性论文《论屈原》,该文收入他的《屈原、菲尔丁、

费德林的老师阿列克谢耶夫也很重视楚辞对中 惠特曼》( 1955) 一书。杨玲( I l eana HogeaVel i s cu国文学的影响,他翻译的《中国古典散文》( 1958) 1936) 与马尔丁诺维奇( I v Mar t i novi ei 19242005)

合译了《屈原诗》,于1974年由宇宙出版社出版。该 屈原的《卜居》、《渔父》,宋玉的《对楚王问》、《风

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作品。 译本收入《离骚》、《九歌》、《九章》和部分《天问》。杨 些译文非常出色,流传很广。阿列克谢耶夫还在苏 玲在前言中简要介绍屈原的生平和作品,并认为屈 联汉

原与古罗马诗人奥维德有许多相似之处。捷克吴和学界培养了许多人才,其中杜曼( H(RyMaH 19071979) 、艾德林( 3(3蕴皿?HH19091985) 与谢列 ( Jar oml r Vocha l a 1927) 2004年出版《楚辞》,首次

将屈原辞翻译成捷克语。布里亚科夫( E(A(Cepe 6paxoB19282013) 都进行过

屈原研究。杜曼的论文《政治家屈原及其时代》 与东欧国家相比,欧洲的英、法、德、意等文化大 ( 1955) 把屈原的政治主张与遭遇放在秦楚争霸统一 国的汉学传统相对深厚,对于楚辞的翻译和研究沿 国的历史大背景下论述。艾德林翻译过《哀郢》与 着正常的学术道路向前发展。

《国殇》,还发表过《中国的人民诗人屈原》( 1953) 英国魏理于1955年出版了《九歌:中国古代巫 《伟大的中国诗人屈原》( 1953) 等文。谢列布里亚科 术研究》,开辟了以文化人类学研究楚辞巫文化的新 发表过《屈原和楚辞》( 1969) ,论述楚辞产生的历 途径。在他的引导下,霍克思( Davi d Hawkes 1923 史条件,并分析它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谢列布里 2009) 1955年完成博士论文《楚辞的年代与作者 亚科夫

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修订出版了《楚辞:南方之歌》 的弟子克拉芙佐娃( M(E(Kpa BuOBa1953) 版过《中国古代诗歌:文化逻辑学试析及译文选》 ( 19591985) ,为西方读者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权威的 ( 1994),通过对《诗经》与《楚辞》的分析揭示中国诗 参考译本。

歌传统的源头及特点,很有创见。收录屈原作品较多 法国也出版了楚辞的全译本,即马迪厄( R6mi 的俄译本还有费德林主编的《屈原诗集》( 1956) 与格 Ma t hi eu) 的《楚辞》( 2004) 。该书翻译谨严,注解详细, 利欣科夫主编的《屈原》( 2000),但至今尚无全译本。 吸收了学术界很多最新成果。又有让一弗朗索瓦?

波兰赫米耶莱夫斯基Janusz Chmi el ews ki Rol l i n1943) 的《九歌、离骚与天 ( JeanFr ancoi s

19161998) 等在1954年出版了《纪念屈原会议论文 问》( 1990) ,译文富有诗歌特色,对《九歌》 部分

篇章

还特别加上男唱”“女唱以区分宾主彼我之辞。 集》,收录赫米耶莱夫斯基、邓布尼茨基( Al eks ego Debni cki

Jabl ofi ski 19011957) ego) 夏白龙( Wi t ol d 奥地利施瓦茨( Ernst J os ef Schwar z1916 2003)

Adr i an 与沃伊塔谢维奇( Ol gi er d 的博士学位论文《屈原问题研究》( 1965) 探讨屈原的 Woj t as i ewi cz1916

1995) 等研究屈原及其作品的论文。1958年,赫米耶 生平、楚国神话与端午节等问题。 莱夫斯基等出版了《屈原楚辞》,翻译屈原名下的诗 德国彼得?韦伯一舍费尔( Pet er Webe r SchMe r 歌。该书较多参考中国学者郭沫若、陆侃如、文怀沙、 1935) 的《中国赞美诗》( 1967) 选译了《九歌》、《天 杨宪益等在50年代的新作,可见当时两国文化交流 问》、《招魂》、《大招》、《远游》、《离骚》等,语言平

实,多 之畅通。 参考英国魏理与霍克思的成果。坎多尔芙?丽达

匈牙利杜克义( T6kei Fe r enc19302000) 与吴洛 ( Ri t a Kei ndor f ) 的博士论文《( 楚辞) 中的神秘旅游》于( Wet i r es S6ndor 19131989) 1954年合著了《屈 1992年通过答辩,1999年在德国亚琛Shaker 出版社

____—— ——195 ___

5/6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