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产这次玩的有点大,惊动了国家电影局!

 心中有爱春常在 2018-04-30


3亿票房、退票、水军、黄牛、刷票软件、资本阴谋论、猫眼操控......

《后来的我们》退票事件,再次让我们聚焦网络水军,深挖这一经久不衰甚至愈发壮大的黑产组织......


《后来的我们》退票事件


考虑到整个事件的复杂性,Magiccc将《后来的我们》刷票事件做了整理:




1

刷票房,媒体说是机器,猫眼说是人


事件回顾:“五一档”电影《后来的我们》在预售阶段票房就已突破一亿大关,因此在上映首日顺利拿到电影院近50%的排片率,首日票房高到2.88亿。


这一数据是同在“五一档”第二名《幕后玩家》的近7倍,“五一档”所有影片的4倍,更是与国产片工作日单日最高票房纪录《战狼2》的2.92亿近乎持平。

网传票房造假流程


其实,电影票房的造假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当年叶问3自掏腰包打造了10亿票房的“壮举”。事后,该片被查实的“午夜幽灵场”、“冥币特惠价”的场次有7600余场、涉及票房3200万元,同时总票房中含有部分自购票房,发行方认可的金额为5600万元。可以说,票房造假已成为发行方的商业手段。


只是,《后来的我们》这次玩的有点大,动了院线的利益......


4月28日晚上,一位院线内部人士在微博上爆料,《后来的我们》出现大量退票,而且退票率高达10%,这是中国电影史上从而有过的情况。随后,网络上很快有人站出来“还原”《后来的我们》票发造假的整个事件始末: 

1)刷出来的“预售火爆”,先通过刷票软件,大面积购入19.9的预售票,刷高预售票房,从而造成一种该片很火爆的现象,以此来迷惑影院和观众;

2)影院方面,根据往期经验,在五一档加大了《后来的我们》的排片量和观影场次; 

3)等预售票房上去后,购入者再于上映当日大批退票,此时票房数据已经上去,而排片率也保持在了一个较高的水平线,可谓无懈可击。



但是,根据Magiccc了解到的情况,其实退票这事儿,电影院自己也干过,因为跟本次事件无关就不作展开。但是,这次退票却是来自外部。


媒体纷纷猜测,因为猫眼购票、退票系统不完善,才会被黑产程序钻了空子。而猫眼自身却表示,这一切都是人为操作,非机器所为。



不管是机器,还是人为,截止至29日22点,受到《后来的我们》退票事件影响,猫眼APP大部分院线退改签服务仍然处于关闭状态。



另外Magiccc还发现,猫眼在登录以及订票等安全级别较高的交互环节,并没有部署相应的验证产品,如果遇到恶意流量攻击,的确存在刷票退票风险。


2

刷好评,1.5元打造豆瓣8.2高分


其实电影片方刷豆瓣好评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而根据媒体壹娱观察的报道显示,水军团队以一条1.5元的价格给《后来的我们》刷好评,并且存在规模购买豆瓣大V好评的情况,并且统一要求在上映首日发布。



而在去年1月份,《孤芳不自赏》片方更是上演水军闹剧,因为口碑过差豆瓣评分太低,所以《孤芳不自赏》请了水军去豆瓣刷五星,但因拖欠水军工资,而导致官方微博被水军围攻......



有关网络水军的具体操作,Magiccc数据造假、虚假流量“造血”上亿,网络水军正在“操控”这些企业上做过详细报道,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解一下。



3


雇佣黑产刷票刷好评,谁在幕后操控着一切


明显,这次事件是一场有组织有计划的营销行为:幕后黑手进行平台刷票,需要具备如下条件个能力;

1、首先,是对电影行业的了解,了解行业的排片习惯,知道如何通过预售来对影院的排片进行倒逼;

2、其次,是对各大院线和购票软件的退票机制了如指掌,哪些院线允许退票,是否会收取手续费,有些什么具体的操作限制等等一清二楚

3、然后,是拥有将以上所有付诸实现的技术能力的第三方资源,将其转换为程序;

4、最后,当前媒体初步列出4大嫌疑方:

1)《后来的我们》片方,作为影片票房的受益方,进行上述操作的动机不言自明;

2)售票平台猫眼, 首先猫眼在技术和操作能力上完全有能力做到,并且相比其他,作为购票平台的猫眼,完全可以凭借后台操作轻松完成,其次就是早期爆出的退票现象主要发生在猫眼渠道。并且猫眼作为该片的联合出品方以及发行方,和影片票房有着直接的利益关系,这件事一出,不少人自然会和猫眼联系起来;

3)黄牛囤票炒票,黄牛经常会抢购热门影片的优惠票,随后在其他平台进行倒卖。而在距离影片开场较近时,仍未能将票出手的话,黄牛自然会对其进行退票避免损失。这也可能是造成目前现象的原因。

4)其他未知可能,不过这件事也并不是无从查起,由于此次的恶意刷票退票操作都是通过售票软件,而线上支付对于资金的流动是有监控的,那么只需要查清付款来源和退款的流向,那么操作方是谁也就有据可查了。据悉,电影局目前已经开始对此事进行调查。


Magiccc也针对此事,专门咨询了圈中朋友。朋友直言没有那么玄乎,在圈中刷票房的事情真的跟玩儿似的,就是片方标配。所以,圈中出了名的鬼马导演陆川,也曾在《王的盛宴》动用网络舆情维护团队,只是钱少了点,只有5万块。



4


利益驱动下,黑产近乎癫狂


资本惧怕没有利润或利润过于微小的情况,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


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

有20%,就会活泼起来;

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

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

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


票房和口碑双造假的后果显而易见:

一方面,院线经理不会再那么信任第三方售票平台提供的数据;

另一方面,观众也不会再相信所谓的“口碑传播”。


不管最终国家电影局调查的幕后操控者是谁,这场闹剧最后也将是一个没有赢家的局面。不对,赢家还是有的,至少黑产肯定赚了不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