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呼唤的不止于高潮,而是代价。” 伊姐原创的亲子&婚姻私房话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 关注 伊姐看电影 ? 你如此特别,我又怎会失望 ? 文 | 伊 姐( 周桂伊)李艾修 最近,琼瑶的婚外情爱情故事再起波澜,继“平鑫涛是否可以被执行安乐死”与子女的风波后,88岁原配发力。 平鑫涛原配,平家三兄妹生母林婉珍又在新书《往事浮光》中diss琼瑶暗地里藏着另一副面孔:
插足别人婚姻这事儿,琼瑶曾在书中写过,她不想破坏别人的家庭,一直有些抗拒,但平鑫涛态度明确,甚至不惜要开车冲下悬崖,她才最终接受对方。
但林婉珍却说,那是无中生有,一直以来都是琼瑶投怀送抱,还不断给平鑫涛写情书。她还当着自己的面颇为挑衅地抢过平鑫涛。 有时候,因为深夜等不到丈夫回家,她鼓起勇气联系琼瑶,琼瑶的回答却是:“你来把他带回去啊(潜台词:这个男人选择了我,我也很无奈啊,是你自己没本事呀)。”
与林婉珍口径截然不同的是,琼瑶早在《我的故事》一书中便说过,她和林婉珍其实一直相处和睦,鲜有摩擦。 林婉珍却又表示,琼瑶并非那么白莲花:“我之所以会答应离婚,是因为鑫涛一直苦苦相逼;而他之所以相逼,则是因为琼瑶一直在逼他。” 由于林婉珍分级化的表述,琼瑶“小三鼻祖”、“三观不正”的标签又一次铺天盖地席卷网络。 沉默一天后,琼瑶终于发声。 PO出岳飞写的《小重山》,追悼关系亲昵的导演刘姐,但又特意标注“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这句是指平鑫涛。看得出来,去年的事她一直没有放下。
毫无意外地,这席话被外界理解成是琼瑶“以爱之名”对林婉珍的反击。
那么,这场划时代的三角恋背后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两个女孩都爱,两个都害
林婉珍出生富贵之家,自小习画,性格温婉,是标准的大家闺秀。
平鑫涛比她大三岁,婚后,他们先后生下三名子女平莹、平珩、平云。 平鑫涛、林婉珍和三个孩子
为了家庭,林婉珍放弃了自幼练习且心爱的国画,一心只负责家务,照顾孩子和丈夫的起居。 她有时候买菜能跑遍整个台北,只为满足家人的食欲,也是在这期间,练成了一手好厨艺,据别人回忆,她做一碗牛肉面,都能做出艺术感。
不仅是全职太太,还是事业最得力的帮手。 平鑫涛想创办皇冠杂志,林婉珍果断向娘家要来一笔钱资助,同时,她也是《皇冠》的第一个员工,且身兼数职。
儿子平云回忆:“就像后勤司令,包揽所有琐事。然而‘那个人’出现,她的命运开始急速转折。” 年轻时的林婉珍
那个人,自然是琼瑶。
在遇见平鑫涛之前,琼瑶其实还有两段轰轰烈烈的恋爱。
其实这两件事足以证明,琼瑶人生观从来是“恋爱大过天”的,这与她的作品和人生写照,一直契合。 因写的《情人谷》、《黑茧》、《幸运草》等中短篇小说,陆续有在皇冠杂志上发表,她收到了平鑫涛的约稿信。
不久,琼瑶以自身经历为素材的长篇小说《窗外》一经出版,便红遍整个台湾。 但跟名声并驱而来的,还有几近破裂的家庭关系。
不仅是丈夫庆筠怒斥:
她的父母看过电影(1965吴海蒂版)后,母亲更是气到绝食,还患上了轻度精神分裂症:
为此,婚姻走到尽头,和父母的关系也降到冰点。 《在水一方》便是以和庆筠的婚姻为原型所创作
平鑫涛为了鼓励琼瑶从失败的婚姻中站起来,建议她搬到自己对面住,用创作去忘却伤痛。 琼瑶应允了。 随手划个重点,各位,当老公觉得有老婆之外的女人需要去“照顾”,婚姻红灯已经严重亮起了。 不久,两个人关系变得相当暧昧。
平鑫涛每天下班都开车去琼瑶家串门,出国也会买一大堆衣服给琼瑶。
而琼瑶也会穿着新买的衣服,到平家问平鑫涛好不好看,搞得佣人都是一阵大白眼。有时候,她还会打电话和平鑫涛调情:“我在吃牛肉干。要不要从电话里送一点给你吃?” 没过多久,琼瑶家里的窗帘也换成了平鑫涛最爱的大红色。
当琼瑶66年写出《紫贝壳》后,平鑫涛当即就送了她一颗紫贝壳。 那几年,琼瑶的生命中发生了太多波折。 但也是那几年,她一步一步行至巅峰,从《烟雨蒙蒙》(也就是后来的《情深深雨蒙蒙》)开始,她的作品逐渐制霸了一个时代。 归亚蕾版依萍 琼瑶对爱情的需求,从来都是溺水者需要稻草,窒息者需要氧气,她对平鑫涛的爱意愈来愈浓:“我一旦动了真感情,就会把生命撞进感情里。夜深了,现在你已经躺在你的妻儿臂弯里,何奈、何奈!”
相思到极处,甚至有两女共侍一夫的打算,正所谓“薄命怜卿甘做妾”。
或许是因为三段多舛的感情,她的爱情观同时期也渐渐偏离常理,变得异常偏执。 这在她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特征中,有直接体现。
其实,琼瑶自己也说过:“(在和平鑫涛秘密恋爱时)我应该满足了,可是,心底仍然酸酸涩涩,常常陷入突然的痛楚里。还好,我还有我的写作,那个时期,我的作品中总有自我的影子,《浪花》里的秦雨秋就是最好的例子。”
戏里戏外的写照不要太真实。 那个成功上位的小三,一直在自我开解 只不过,琼瑶不像秦雨秋般带着洒脱,而是如《情深深雨蒙蒙》中的如萍那样柔弱、无助。
平鑫涛、林婉珍、琼瑶之间纠缠长达十几年的三角关系,最终于1976年落幕,平鑫涛和林婉珍签署离婚协议。
1979年,41岁的琼瑶和52岁的平鑫涛低调地举行了婚礼。 关于平鑫涛,琼瑶小说中的男主角,或多或少都折射着与他相关的灵魂印记,《浪花》里的贺俊之是其一。
《情深深雨蒙蒙》中的何书桓也是其一,这边,和依萍你侬我侬,爱得轰轰烈烈,那边,却又不自觉地牵引着如萍的心。 何书桓摇摆不定的伪善,是琼瑶对现实生活中感情的无奈。 而那句“我不是天下唯一一个为两个女人动心的男人吧”看似琼瑶看透男人后的叹息,却也能将其理解为是她借着何书桓之口以无奈为前提在自我开解。 但她忽略了一个既定事实。
一个男人在已婚情况下,还当着妻子的面出入自己家门,勾搭自己,而随后更十几年不离婚,这已经说明太多东西。
其实,从功利的角度出发,平鑫涛将琼瑶当成摇钱树的可疑性也相当高。
毕竟那时的皇冠杂志由于经营不善,面临倒闭风险,琼瑶的出现,《窗外》的成功,无异于杨枝甘露。 平鑫涛之所以无微不至地关怀、照顾她,甚至于玩暧昧,很大程度上是希望她为自己创造价值——那段时期,平鑫涛也确实希望过琼瑶一个月能同时写两篇小说。 就结果论而言,琼瑶带给皇冠杂志的价值总之不可估量,说她一个人盘活了整个皇冠都不过分。 其实一直以来都有一种声音,平鑫涛之所以跟林婉珍离婚,也是因为琼瑶的商业价值太过耀眼。 但谁让琼瑶爱一个人,爱得就跟诗歌《致橡树》那般心甘情愿,无畏付出。 欲望呼唤的不止高潮,而是代价 不管怎么说,琼瑶追求到了她想要的极致爱情。 只不过却也将无数眼泪、困苦、情伤永远留给了林婉珍。 林婉珍想过自杀,但是想到尚有三名子女,才勉强撑过来。 其实,纵观林婉珍大半辈子,她本可以早早走出不幸的婚姻,当丈夫出轨的那一刻,便该终止这段感情,而不是拖拖拉拉十几年。 离婚后的林婉珍过得更好。 离婚后,她重拾画笔,不仅获得金狮艺文奖,作品更多次参与海峡两岸文化交流。而且也寻找到了新的伴侣,说来也巧,大她12岁的丈夫王子平晚年也失智,而她选择了不离不弃照顾到最后一刻。
其实琼瑶也好,林婉珍也好,换个机遇和场合,都是睿智的女人,如今一副“死不瞑目的恨”,也应了那句流行歌词:两个女孩都爱,就是两个都害。 林婉珍与平鑫涛(左) 琼瑶与平鑫涛(右) 平鑫涛也付出代价,如今在医院生不如死,一生恩怨结算中,爱过的人都分崩离析,渐行渐远。 琼瑶和平鑫涛已经拿到婚外情最好的样子,至少她们相伴的四十年,是岁月静好的。 我曾写过《婚外情里,到底有没有真爱?》,今天的我更了解人性了,我更不愿意道德审判,但有一句话我依然是坚信的—— 婚外情的真爱就是承担后果:双方家庭毁灭的伤痛,孩子童年不可逆的阴影,重组家庭要面临的种种怨恨。 琼瑶事件不会结束,后面还有更现实的问题:养老决定权,身后能不能被孩子们允许合葬都是具体问题。 其实我们要感谢琼瑶,她是前卫而勇敢的。只不过,她也用事实展现了成年人如何为选择买单,以及如何稍有不慎毁于一旦,毕竟,我最喜欢说的一句话从来都是—— 欲望呼唤的不止于高潮,而是代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