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侯德榜先生制碱法之前,人们怎么“取碱”

 徒步者的收藏 2018-04-30

纯碱碳酸钠(Na2CO3)在食品工业、玻璃工业、造纸工业中不可或缺,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工业原料。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在制碱大师索尔维的基础上,研制了新的制碱方法,高效利用了食盐,充分利用了副产品氯化铵,称之为著名侯氏制碱法。

(侯德榜制备纯碱原理)

1926年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已经享誉全球,获得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

(纪念侯德榜先生诞辰100周年邮票)

但在1850年以前,索尔维制碱法也并没有被发现。而当时对碳酸钠的需求量也很大,那么这些纯碱是从哪儿如何得到的呢?在18世纪以前,人们主要使用的是天然碱,当时世界上最大最有名的天然碱产地,就位于我国内蒙古地区。

(结冰的碱湖泊)

但是你会发现,当地民间企业一般都是在每年的十月到四月才会去取碱。内蒙每年十月份气温已经很低,甚至下雪。什么原因呢,原来在低温下,天然碱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随着温度的急剧降低,溶解度会减小。到了大冬天,大碱块就结晶析出,人们把表面一层厚厚的冰破除后皆可以提出碱块。当然,随着夏天气温的升高,碱会溶解在水中,又要等半年后才能开采了。

感谢您关注化学大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