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到巴黎不去这些咖啡馆简直就是罪过 | 生活

 dwg1028 2018-04-30

“我不是在咖啡馆,就是在去咖啡馆的路上”。毕加索、海明威、萨特、塞尚等文艺大咖是19世纪巴黎咖啡馆的常客。

他们在这里改变历史,引领思潮,构筑了一个又一个的文化高地,并为后来的客人留下了一段段耐人寻味的传奇故事,令巴黎的咖啡馆成为一个诗意的所在,一个灵感不断迸发的圣地,一个与缪斯、知己相聚的角落。

如今,这些百年老店依然高朋满座,想找到大师曾经坐过的椅子都有点困难。但精致的圆桌、小巧的咖啡杯、经典的佳肴和街角似曾相识的面孔,或许会让你有一种时空穿越的体验,走近文艺大咖的世界,思其所思,感其所感。

展开剩余93%

▲ 法国哲学家波伏娃的《第二性》创作于巴黎的花神、双叟咖啡馆

第1站 - 1686年

LE PROCOPE

普罗可布咖啡馆 ·欧洲启蒙思想之源

圣日耳曼大道后小巷中的这家咖啡厅,

外表让你很难想象它已超过300年的历史。

而如果你与店内的侍者交谈,

会惊讶地发现伏尔泰、卢梭和狄更斯

他们都曾是这里的常客,

甚至就是在这里写下了欧洲启蒙运动思想巨著。

还不止如此,

以下这些“名字”会让你相信来普罗可布喝咖啡

简直“约等于”感受法国近现代史:

法国革命三巨头罗伯斯庇尔、

丹东和马拉在这里讨论对社会变革的思考;

而当拿破仑还是年轻军官时,

因为没钱买单在这里留下了军帽作为抵押

——如今这顶帽子仍在普罗可布

成为“镇店之宝”。

普罗可布的佳肴也不容错过

酒焖仔鸡和小牛头肉

沿用了传统的法式料理,历史味儿十足,

如果还不满足,

也可以尝试一下80欧元一例的“王牌海鲜锅”,

从不同海域进口的龙虾、牡蛎、海螺

将为你的舌尖之旅带来更多不可思议的体验。

经典的法式蕃茄生牛肉也是一道不错的选择。

第2站 - 1865年

CAFE DE FLORE

巴黎花神咖啡馆 · 流动的盛宴

在巴黎,

真正能称得上“流动盛宴”的地方,

一个是莎士比亚书店,

另一个就是花神咖啡馆了。

花神咖啡馆以古罗马女神Flore为名,

自1885年创立至今,

这座位于巴黎左岸的咖啡馆

见证了历史上很多重要的时刻,

它是“存在主义”的启蒙地,

是超现实主义的诞生地,

也是波伏娃与萨特旷世奇情的见证人:

在上世纪的40年代,

哲学家萨特和女权运动创始人波伏娃,

曾在近四年的时间里,

每天都来花神咖啡馆相聚,

或一起伏案写作、或一起与朋友畅谈,

他们每天都坐同一张桌子,

点一份花神咖啡最著名的Omlete和热巧克力,

就像萨特自己说的

“花神之路我走了四年,那是一条自由之路”,

至于萨特和波伏娃是怎样的一段恋情,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部

名为《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的法国电影。

▲ 毕加索、萨特、政治人物托洛斯基都曾常聚于此。

伍迪艾伦的电影《午夜巴黎》也曾在此拍摄。

花神咖啡馆已成为巴黎文化的缩影或源泉,

并代表着左岸自由主义精神。

来到了这里,

请一定要像巴黎人那样点上一杯热巧克力。

这是一个源自二战时的温暖情结,

炉子上永远温暖着的巧克力,

成为了某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

当然,这也仅是花神咖啡传奇故事其中一幕。

第3站 - 1873年

LES DEUX MAGOTS

双叟咖啡馆 · 文艺大咖之家

又叫“两个丑八怪咖啡馆“,

离花神咖啡只有五米之远,

当之无愧地被认为是巴黎的一处文化胜地,

其声誉和传统交织。

双叟咖啡馆名字的起源有两种传说,

一是:

双叟以前是在同条街上的一间帽店,

最后被咖啡馆取而代之;

第二种是:

命名灵感源于中国清朝产品的双叟商标。

所以,直至今天,

在咖啡馆大厅中央的方柱上,

仍端坐着两尊中国清朝官吏的人像木雕,

很超现实地瞪着眼睛看着喝咖啡的人;

如果你不喜欢他们的目光,

大可搬到外面的露天咖啡馆,

来一份双叟招牌早午餐,

或者,顶级甜品Pierre Hermès 的马卡龙,

远忘着巴黎最古老的圣日耳曼教堂,

静静思考“因喝咖啡而存在”

或“因存在而喝咖啡”的“哲学”问题。

▲ 海明威与好友美国作家珍娜·福兰纳坐在双叟咖啡馆

当年的风流人物也都曾是双叟的常客。

1897年身败名裂的王尔德自我流放到巴黎,

化名梅尔诺夫,

隐居在双叟咖啡馆附近的廉价旅馆;

萨特和波伏娃经常在这里探讨“存在主义”文学;

毕加索在此与朵拉·琦尔小姐一见钟情;

1930年,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与勒·柯布西耶

在这里探讨“包豪斯”建筑体系。

他们既被“双叟”吸引,

也为它名扬四海增添了一段又一段佳话。

双叟咖啡馆也真的没有辜负那两个丑八怪,

在圣日尔曼小广场那样著名咖啡馆云集的地方,

双叟这样富有传奇色彩的咖啡馆也是屈指可数。

第4站 - 1847年

LA CLOSERIE DES LILAS

丁香园咖啡馆 · 海明威胡椒牛排

丁香咖啡馆位于巴黎蒙巴那斯大街上,

这里曾经是巴黎新思潮青年扎堆的地方,

各种思想、文学和艺术的碰撞

吸引一批批诸如左拉、塞尚等名家参与其中。

在咖啡馆长长的大师名单中,

决不可忽略海明威与哈德莉。

或许你会问,谁是哈德莉?

她就是文豪海明威的第一任妻子。

1921至1926年,

海明威在像所有青年作家一样

辞掉了本来薪水优厚的撰稿工作。

每天在丁香园咖啡馆写作......

他渴望能在名流汇集的巴黎

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可惜现实总是差强人意。

哈德莉继承的一笔遗产

是他们俩生活的唯一来源。

春天终于到来时,他决定稍稍放纵一下。

工作做完后两人去赛马场,

然后去昂贵的米肖饭店吃饭,

这让他们很兴奋。

然而海明威又不禁怀疑起来,

“自己的饥饿有多少是单纯的肚子饿?”

他意识到,

他看见的只是虚假的春天。

财富与名声似乎天生不与爱情相容。

慢慢的,海明威很少再光顾丁香园咖啡馆,

他和哈德莉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

《太阳照常升起》出版后四个月,

两人就离婚了。

原来浮世的沧桑和劳顿,

尽融化在巴黎街头的一杯咖啡里。

丁香园咖啡馆的一个角落,

至今还保留着一张“海明威之椅”。

咖啡馆还有一道名菜,

叫“海明威胡椒牛排”,

据说美国人在巴黎旅游时

一定会来这里尝尝这道菜。

第5站 - 1911年

LA ROTONDE

圆亭咖啡馆 · 政治家的摇篮

在黄金年代,

生活在巴黎的年轻人并不总是很富有,

《午夜巴黎》更多是在讲

所有人成名和成功以后的故事,

但坐落在蒙帕纳斯大道与拉斯帕伊大道交界路口西北角的圆亭咖啡馆

目睹了文人墨客们成名前的心酸。

维克托·利比罗在1911年开了这间咖啡馆,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达到繁荣的顶峰。

流亡法国的列宁靠当侍者维生,

同样来自俄罗斯的画家苏丁(Soutine)

用一杯牛奶咖啡换一堂法语课;

莫迪利亚尼守着咖啡馆的长凳,

用一张速写换半瓶红酒一杯热咖啡;

毕加索、画家斯林格、演员怕莱特常相约于此。

一些贫穷的文人和艺术家

可以用自己的作品来付账,

使得连菜单封面也出自于那个时期的画作,

让我们不难想象迭戈·里维拉、爱伦堡、

藤田嗣治、海明威、菲茨杰拉德在这里,

或者寻觅伯乐,或者消磨时光。

圆亭这里除了一次世界大战前列宁、

托洛斯基在这里驻足政商,

改写了世界历史之外,

餐厅里提供的海鲜拼盘也都是非常出名的,

会让你的感官之旅在舌尖戛然而止。

▲ 4月23日,法国第一轮大选胜出的总统候选人马克龙,在园亭咖啡与功臣们谋划着5月7日的终极PK。

法国文豪巴尔扎克曾写道:“咖啡馆的柜台就是民众的议会厅”。法国著名的革命运动、文化思潮都是从咖啡馆走向社会的。

在巴黎寻找历史遗迹、文化地标并不难,也许身边其貌不扬的小咖啡馆就曾经是名人们经常光顾的地方。徜徉在巴黎的'名人咖啡馆',法国辉煌的文化、艺术与历史似乎触手可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