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作狂警惕能量(心身)耗竭综合征

 昵称35405363 2018-05-01

云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叶教授为大家讲解什么是能量(心身)耗竭综合征,有哪些症状表现,症状的易感人群有哪些,这些易感人群有什么特点。

1、2015年3月,中山大学毕业生,刚刚加入百度才四个月的程序师林涛海因为连续工作48小时,而猝死在睡梦中,再也没有醒过来。

2、2015年11月10日,河南南阳发生一起悲剧事件,15岁男孩云博猝死课堂,待120赶到时已无生命体征。此前做作业至凌晨1点,早上6点多钟起床。据悉,云博是一个学习勤奋努力的男孩,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

3、2016年6月,天涯的副主编金波猝死在地铁里;同月,前阿里巴巴集团数据技术及产品部(DT)总监欧吉良猝死,年仅34岁。

4、2016年10月5日晚,春雨医生创始人兼CEO张锐先生,因突发心肌梗塞,在北京去世,享年44岁。

一、什么是能量(心身)耗竭综合征(巴乌特症候群)

能量耗竭综合征即巴乌特症候群,我们过去把它叫做猝死症,是心理学上的一个理论。1980年,纽约的心理学家佛洛第巴卡提出了巴乌特症候群,其定义是:如果总是在拼命工作,很可能有一天,就象马达烧坏了一样,失去了动力,焦虑、健忘、与他人的情感投入低......陷于动弹不得的状态,这是现代人为了求生,也就是耗尽了体力、精力的能源,精神得不到放松而导致疲倦甚至死亡的一种症状。这种情况其实也就是职场心理压力发展的表现。

二、巴乌特症候群的症状表现

1、紧张焦虑;

2、情绪低落 、忧郁;

3、失眠;

4、敏感、脆弱、心力交瘁;

5、健忘;

6、与他人的情感投入低;

7、性冷淡;

8、疲倦,体质下降;

9、后期出现各种躯体症状和疾病……

这是现代人为了求生,耗尽了体力、精力的能源,精神得不到放松而导致疲倦的一种症状。这种情况其实也就是职场心理压力发展的表现。

三、巴乌特症候群的易感人群

一般来讲能量耗竭综合征,它主要发生在脑力劳动者,像学生,还有一些科研工作者,IT工作者,教师,企业家等等之类,主要是整天都是大量的耗费脑力。一般来说,体力劳动者一般是不会出现巴乌特症候群这种症状的,体力劳动能让个体的能量,尤其心理能量,还有某些生命能量,在他的劳动锻炼过程中,可以获得后继的补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