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让我从孩子眼中的“虚弱妈妈”重回“星光妈妈”

 为什么73 2018-05-01

   本  期  导  读    

麦子是武当太极道十二期的一位学员,因为一次意外身心遭受了打击,从前的青春阳光不再。为了还孩子一个星光妈妈,她下定决心让自己好起来,从中医调理到武当太极拳的锻炼,麦子超越了从前的自己,带领全家人一起实践学习武当太极的精髓,开启健康积极的生活~




一份属于全家人的荣耀


12期武当太极课程毕业表演的那天早上,先生和儿子小牛将麦子送到学院门口,比划了一个加油的手势:“妈妈,不要紧张,你一定能做到的”。


儿子临行前的鼓励给了麦子莫大的信心,她冲着两位至爱的人许诺:


“如果今天妈妈能毕业,一定会在毕业证上写下你们的名字,这份荣耀是属于我们一家人的。”



或许在常人看来,这一幕并没有什么特别,只有熟知麦子的人才知道,这几个月以来,她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转变。


开端,发愿改变


把时针往回拔转至五年前,因为一场意外,麦子的身体和精神遭受了双重打击,在医院住院半年后,她拖着虚弱的身体回到家中,究竟身体虚弱到什么程度?麦子给我们描述了下面这个场景:


“一次雨后送孩子踢球,途遇一处小水洼,儿子乐呵呵地蹦达了过去,扭头让我也跟着他一起跳过来。虽然只是一处很小的水洼,换做从前我早就一跃而过,但那时我连走路都在强撑,我只能和小牛说,妈妈没法跳过来,只能绕着这个水坑走过来。


起初我没太在意儿子的情绪,直到后来学校老师悄悄告诉我,小牛画了一张画,画面是我拉着他的手一边唱歌一边飞舞转圈的场景。儿子告诉老师,觉得自己的妈妈已经不在了。”



从活力四射,精神焕发的“星光妈妈”到连小水坑都无法跳跃的“虚弱妈妈”,面对孩子的伤心与失落,麦子心中万分自责与愧疚,下定决心要让自己好起来,为此她开始了一连串的中医治疗,前后大约看了数十位中医大夫,喝了近一年半的中药。


听从某位中医师的建议,麦子开始留意太极拳的学习,了解到正安正在开设太极课程,她二话不说就来报名了。


坚持,精进不休


没有任何武术根底,也没有参加过健身瑜伽的训练,身体的僵硬度让她在前面学习基本功时受累不少,加之本身的身体状态过于虚弱,她不得不一边练习一边休息,有次想尝试着强撑一下,结果晕倒在教室里,幸好妘溪老师对中医也有所了解,立马进行了急救治疗。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下蹲式拉筋时,脚跟都无法踩地的麦子,在课程学习结束后的第8个月,居然奇迹般地能将拉筋做到接近劈叉的程度。


问及决窍时,她笑眯眯地说:“其实就是一天坚持一点点,一次进步一点点就好。”



突破,排难而进


太极28式中有一段“玉女穿梭”经常让初学者头疼不已,其难点在于需要从四个不同的方位出拳,稍有闪神就会忘记自己刚才已经打过哪个角度。


“我是一个方向感和协调性都非常差的人,不仅弓部、马部分不清楚,甚至连左右也分不清楚,虽然老师和助教一直反复反复地在指导我,我却依然状况不断。”对于方向感为零的麦子来说,这一段的学习无疑充满了坎坷,但她却不从有过退怯之意。



为了让麦子不掉队,不失望,能和大家一样把这套拳学下来,只要她坚持来上课,妘溪老师都会特别安排助教对她进行一对一辅导,甚至还会每周对她加训半天。


与此同时儿子和先生也给予了麦子莫大的鼓励和支持,他们成为了麦子的“私家助教”,每当开始练习“玉女穿梭”时,先生就拿着打印好的招式名称站在一边,提示她下一个落脚点的方向,儿子则负责提醒她下一个招式的动作,或是检查当前动作是否正确。


久而久之,她开始没那么惧怕这一段的学习,状态逐渐放松下来。


转变,闪耀回归


一路这样学下来最初感受到身体的变化,是从胃口开始的。


从前的麦子是儿子的“战友”,小牛爱吃汤圆,但奶奶担心孩子脾胃受不了,总会控制数量。麦子常会瞒着奶奶,煮上一锅和儿子一起偷着吃。

但自生病以来,她胃口极差,家中有个比普通饭碗小一倍的瓷碗,是专门给她定制的,可即使是这样,她仍旧不想吃饭,喝汤也从来是一碗就好,绝对不会想再盛上一碗。


情况的转变是发生在练习太极拳后近3个月时,一次练拳结束后,她突然感到一阵饿意袭来,等不及下课,立马给家人电话,希望能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面条,还嘴馋地要附加上两个煎蛋。回家后麦子不仅连汤带面干了个精光,还主动要求再盛上一碗,让平常苦愁她吃不下饭的婆婆欣喜不已。



从那次面条事件后,麦子每顿都能吃下一大碗饭,有时还外加一碗汤。从病恹恹的饭桌旁观者,到津津有味地美食参与者,麦子的这一变化让一家人的聚餐时刻,又恢复了往日的开怀。

 

接下来恢复的是气力,麦子笑言,自己在正安学习一年通课程时,最初上课,有一半时间是睡过去的,和老师无关,只是没有力气,光是坐一个多小时,她都觉得困倦不已,只能睡觉。



最初学习太极拳也是如此,“开始上课的时候,我都不理大家,从来不和班上同学交流,不是高傲,实在是没有力气说话,一般跟着大伙练了一圈,我就要找瑜伽垫在旁边躺上一会儿。”麦子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大家也都体谅她的身体原因,直至后来慢慢透过基本功的练习和拳架的训练,她开始喜欢主动和班上同学打招呼,慢慢交流,加上学习中医后食疗养护,她逐渐可以和儿子讲故事,陪他出门运动,而不会像以前只能目送他的背影离开。



当小牛看着妈妈一天天开始好转,从能吃饭到有力气上楼,更有精神开玩笑时,他逐渐感觉到原来那个无所不能的“星光妈妈”又回来了。


“小牛现在特别开心看到我打拳,还经常监督我练习,如果看到我把太极鞋摆在门口,他就知道我要上课了,会提醒让我上课不要迟到。”麦子说到这里乐不可支,“他甚至都知道我们打拳的音乐如果进行到某处,接下来会打哪个动作,如果有时我做的不好,小牛会在结束后和我说,妈妈我觉得你这一遍拳打得不好,你的心不在拳上。”


终章,共赴武当武术季


从陌生到熟练,从无感到热爱,谁也没有想到在学习完太极拳后的大半年,麦子又应同期班上的三位好姐妹之邀,共赴武当山,进行28式的强化集训,武当太极扇、武当拂尘她都一路学了下来。



“原来我不理解先生为什么对运动有那么大的兴趣,似乎每天不出去跑两圈,或是打场球,他就心痒难耐。先生也不理解我所说的累是一种怎样的感受,那时相互都无法理解对方。”麦子颇有感慨,“自己打拳以后就能理解他的那种热爱,特别是在动作招式中,只要你用心去体会,慢慢地就能感受到身体气机的变化,这没法形容,只能自己去经验。”



如今在麦子的带领下,开始了全家武术季,酷爱中国功夫的小牛参加了少儿武术班,婆婆在她的指导下学会了八段锦,先生也常常和她一起练习太极基本功,为了已报名的武当太极暑期班做准备。




身体的健康往往影响心理的健康,心理的健康更不时回头左右着身体的健康。好在我们的麦子同学并没有因为身体的健康而日渐消沉,反而奋发向上找到了恢复、甚至是超越从前的健康身体的路径——太极拳。

 

太极拳,作为亘古流传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它不仅仅让我们找到身体健康的密码,更给我们带来内心的悠闲愉悦。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它能一直生生不息,吸引着我们的原因。


小编有话说




 

正安武当太极道教学团队


武当太极道教学团队由武当三丰派十五代弟子组成,团队成员为:

教学总指导——杨硕诚;

授课老师——王妘溪;

教练——柯有武、胡宇琴、黄向莹。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